三国:开局吕布,武破诸天
第8章 乱世出英雄(旧版)

素笔书生

军事 |  三国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哈哈~老夫的无双虎将来了。”

德阳殿外,董卓那无比豪迈的笑声,蓦然响起。

然后,在西凉诸将有些破防,乃至有些愤恨嫉妒的目光下。

他们的主公董卓,直接笑眯眯的上前,迎接前来参加宴会的吕布。

此时的董卓,完全就是摆出来了一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明主之色。

不仅亲下台阶,无比眼热的,看着眼前到来的吕布。

甚至直言,吕布就是他的无双虎将。

而且,他还真不是胡扯。

心中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董卓双眸之中,不加遮掩的闪烁着浓郁的炽热欲火。

这是一种贪婪的渴望。

一种对于文臣武将极端的渴求。

可能,这就是每一个枭雄人物,在有了更进一步的可能之后,都会有的某种集邮情绪。

就类似于历史上的魏武曹操那样,爱才如命。

想要最聪慧的文臣。

最强悍的武将。

最精锐的军队。

说起来,董卓这家伙在年轻的时候,曾是汉朝在西凉的一员猛将。

虎背熊腰,骁勇善战。

只是随着年岁渐大,加上这段时间里面步入洛阳以后开始养尊处优,身子有些发福起来。

饶是如此,也是膘肥体壮。

某种意义上来说,吕布、董卓所在的并、凉二州,在东汉后期,既是“羌患”蔓延的主要区域,又是对羌战争的主要战场。

在并州的境内,原本有许多内徙的匈奴人,后来又涌入大量羌胡。

羌胡与汉人长期杂居。

所以,董卓及凉州将,因而“习于夷风”。

而吕布一班并州将领,亦是与之类似。

他们两个人,同样“寡于学术”。

都是曾以骁武闻名乡里。

最初,又都是担任低级军职起家。

可以说,早年经历十分相近。

董卓觉得吕布与他气味相投,自然就不是偶然了。

再看吕布,头戴紫金冠,腰系蛮丝带。

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桀骜不驯,狂放霸道的气息。

此时,正从金銮殿内侧面的玉道上,登上了高台。

“董公。”

随着对董卓的拱手行礼,吕布身上洋溢着的那股桀骜不驯,狂放霸道的气息,才在瞬间收敛。

这个时候,董卓与吕布之间的关系,还处于蜜月期之间。

董卓还需要靠吕布的武力,去震慑朝中一些不死心的所谓帝党。

所以,现在的他,看吕布那叫一个顺眼。

之前,董卓与丁原交战的时候,麾下部将无一人可以敌过吕布。

他自己亲自上阵,更是发现吕布勇猛过人,是大将之才。

在如今各方势力,即将逐鹿天下的乱世。

可不是越老实听话的人,才越被人重视。

一味的阿谀奉承的舔狗行为,虽然会让上位者感到舒服。

但是,也只会被真正的枭雄,认为是胸无大志、没出息的表现。

相反,只要能显露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

哪怕是喜怒无常,性格方面有着各种缺陷的人,别人也要捏着鼻子出言招揽。

当然了,毋庸置疑的一点就是,对于任何一个有野心也有能力的主公来说。

对于自己不能够掌控的事物,多少也会有着一定的忌惮。

如此一来,哪怕对于吕布的武勇很是喜爱,但同样的,董卓心中多少也有几分忌惮的。

尤其是,在吕布本身就是殺主来投的前提下。

哪怕是迎接吕布的时候,董卓眼角深处可是下意识的闪过一道谨慎的神色的。

只不过他的脸上,能够做到没有任何变色,依然一副求贤若渴狂喜的模样。

后面,真的表示出欣赏的态度。

那也是因为,他已提前留意到了吕布的身上,确实是已完全卸下了兵刃,可谓是空无一物。

才真正放心的,敢与之亲近。

长满了钢针般络腮胡子的董卓,脸上横肉抖动,一脸粗狂的模样。

此刻,一边激动的把扶着吕布的双臂,一边嘴中,更是不断的夸奖着。

即是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又是安抚麻痹吕布之心。

毕竟,如今的吕布,仍然是直接统领并州军兵马的。

那些并州军,也并没有直接归于董卓的管制。

在董卓手下,就显得有些脱离。

可以说,对于董卓而言,个人勇武过人的吕布很重要。

执掌着并州兵马的吕布,对于董卓来说就更为重要了。

不仅是可以被他用来,去平衡麾下的西凉一系的唯一人选。

更将会是他手中最强的利剑。

董卓心知肚明,如今的他,已经是众矢之的。

树大招风,船重难行。

只不过,因为如今的朝廷,才刚刚经历过动荡。

当下这个时间点。

各方势力,明里暗里的其实都在观望相互之间的立场和态度。

重新洗牌,做出新的选择。

也都在等待手握兵权的董卓,表明态度方向。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

这可不是说那些英雄有多么高尚。

盛世的时候,默默无闻的大隐于世,乱世的时候,才跑出来拯救万民。

而是因为在乱世之中,平时拥有着绝对实力的顶尖势力。

比如皇朝,会逐渐丧失对于整个格局的掌控。

所以,说得更为通俗一点。

“乱世出英雄”的意思。

基本就相当于是“乱世好搞事”。

对于普通人来说,哪怕就算不记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不清楚“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些话。

也总还记得,那句大名鼎鼎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如今的大汉帝国,就如同一艘航行在大海里的破船。

在接踵而至的狂风暴雨之中,摇摇欲坠。

在湍急迅猛的激流急浪之中,上下翻腾。

给人一种,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会在下一秒,就将彻底倾颓,沉没在无边的波涛之中的感觉。

这段时间,无疑是非常特殊的。

因为,此时董卓麾下的军队,大致由四部分人组成。

一是跟随他进京的凉州兵马。

二是丁原旧部如今归了吕布的并州兵马。

三是何进、何苗兄弟二府(大将军、车骑将军府)之兵。

最后,才是进京后,陆续招纳、补充之兵。

董卓他在关西的声望和影响,与在关东地区的时候,其实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加上董卓入关以后的做法,引起了京都的那些党人名士的警觉和反感。

毕竟,哪怕汉末党人名士进行的清议运动,虽然表达了对当时腐败政治的不满,但直言批评东汉皇帝的人,却并不多见。

董卓倒好,不仅提出和帝以下诸帝“功德无殊,而有过差”,又公开贬去他们的庙号。

加上废帝立新的非常之举,直接就被党人名士视为否定东汉皇统,乃至“废汉自立”的先兆。

可以说,从废帝开始,就已经意味着董卓正式站上了所谓清流的对立面。

而那些所谓的党人名士们,一旦确认董卓“篡逆已兆”,就会迅速行动起来,携手捍卫汉帝法统与汉家社稷。

在此形势下,反对董卓的密谋,便也是一下子接踵而至、纷至沓来了。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董卓在面临关东诸军的压力时,会下意识的就选择迁都长安的方案。

便是因为董卓他想要期待着,能够重新以关陇为依托,实现与其凉州旧部的会合,从关中乃至凉州本土方面,能够直接获得兵源。

所以,这个时期的,董卓能够做到毫无波澜的“宽容”。

也愿意无条件的大度。

甚至可以供吕布,去允索允取的提条件。

可等过了这段时间,那吕布手中的兵马,就会首当其冲的,非常的让董卓感到敏感!

毕竟,谁都容不得自家院子里面,埋有一颗锋利的“钉子”的存在。

这一点,吕布同样心知肚明。

不过,既然对方现在还没有出招,吕布也不着急。

他就索性装作不知道的样子。

等着看对方今天到底能演一出怎样的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端午节赠粽子活动
活动以单次实际到账的VIP点为准;以点券的形式赠送VIP点,充值额越高点券到期时间越长。如:充值:500元赠送7500VIP点、充值:1000元赠送15000VIP点
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立即充值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