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吕布,武破诸天
第7章 宴请德阳(大章,求收藏推荐)(旧版)

素笔书生

军事 |  三国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董卓召开举办宴会的地方,也是非常的有意思。

因为,董卓那家伙,直接就是拿着文武百官上朝的地方,德阳殿来作为进行举办的场所!

要知道,那里可是北宫里面,最大的宫殿!

非大事,不可轻启。

如此一来,董卓他拿这个地方,来宴请麾下的诸将。

其中蕴含着的意思,可就变得有些玩味了起来。

吕布虽说是这一次,宴席召开名义上的主角。

但是,他的心里,也是门清的很。

董卓那边,估计是想要借题来发挥些什么。

不过,如此一来。

他倒也不用担心,会是什么鸿门宴了。

既然董卓选择了,要大费周章的对他进行招揽。

“自己”的投名状,又已奉上。

对方也断无自断未来臂膀,冒着失信天下、使得后来者再无人敢投之的风险,没来由的以“莫须有”的罪名,除掉自己。

不仅如此,如果没有猜错的话。

恐怕到时候,对方估计还要下一番大功夫,来拉拢自己。

要是糖衣炮弹的话。

糖衣收下,炮弹挡着就行。

至于说董卓究竟想要借题发挥什么,自己也只需要做到冷眼旁观即可。

有着如此心态的吕布,反倒是轻松惬意不少。

索性,就抱着欣赏古代京都繁华的念头,东看看西看看的,逛了起来。

有汉一朝,一般来说,都是由光禄勋负责掌宿卫宫殿门户。

洛阳十二城门,每一城门处,就会设一城门门候。

一城门候,负责把守各个城门,领兵数百不等。

不过,如今的这些京畿持戟驻军,都已经被董卓收纳,自然不会对他的人予以阻拦。

吕布也不着急。

甚至还让引路的人,放慢脚步。

他自己则是沿途,慢慢欣赏着风景起来。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宫殿,才叫真正的宫廷。

可不是后世那些电视剧里面,小打小闹的场面。

富丽堂皇,绚丽多彩。

已经不是用一般言语,就能够表达描述出来的了。

正如古人所言那样:开三阶而参会,错金银于两楹。

画屋朱梁,玉阶金柱。

刻缕作宫掖之好,厕以青翁翠。

尤其是当吕布他正式步入宫殿之后,就会发现,四处都是亭阁遍布。

远远的,还有一座高楼,立在门前。

朱红的柱子高高耸立。

楼殿如山峰高峻一般,甚至还有若隐若现的白云缭绕。

宫殿的大门上,也缕刻着青色的华丽图纹。

堂前廊屋,庄严雄伟。

回廊飞檐,触目所见,皆以清香名贵的木兰为栋椽。

以纹理雅致的杏木,作为梁柱。

屋顶椽头,敷有金箔。

门面,则是镶有图案各异的玉饰。

其上所雕刻着的各种动物,同样美观而奇特。

完美的文饰,加上繁密的雕刻工艺。

富丽堂皇的景象,足以让第一次入内的人,有一种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的震撼感。

即便是吕布,也是一样的被震撼吸引住了眼球。

哪怕是后世,想要见到这样的景区,可都得花费不少的开销。

甚至有些地方,估计都不对外开放的。

所以,吕布他还是真的抱着,有多少赶紧看的态度来欣赏的。

毕竟,这个时候,也只有他一个人清楚。

眼前这个诺大的宫殿,辉煌的皇宫,没多久就要付之一炬,毁于一旦了。

吕布可是清楚知道,原本应该发生的既定的历史。

董卓那个家伙,在后面因为扛不住十八路诸侯的压力,可是玩了一手迁都。

硬生生的,把所有洛阳的人口,全部一股脑的迁移到长安。

一路上,据说是“伏尸盈野”,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甚至最后,一不做二不休,这家伙还直接一把大火烧掉洛阳。

全城都几乎焚烧殆尽了。

到时候,此时的豪华景象,可统统都没了。

继续步入深宫。

所见之景色,也更加的显得高大雄伟起来。

街宽十数丈。

一主两辅三道,可并行数十辆马车。

殿外,则是兵马肃穆。

负责护卫的禁卫,一个个披甲执锐,气势彪炳。

大量的仆人侍女,则是顺着台阶进进出出,把各式各样的菜肴,干果糕点,酒水果汁,以及牛羊肉,流水线一般的端进去。

不用说,这些都是等会儿他们宴会的时候,可以享用的美食。

汉代,其实是一个非常讲究礼仪对等的时代。

什么样的地方,就应该对应什么样的人物和规格。

在以国家皇权为中心的古代社会,饮食文化的主要成果,也往往被社会上层所享用,而宴飨则是饮食文化特色的集中反映和体现。

汉代官方宴飨的类型,也是较为丰富多样的。

依据举办时间、场所的不同和参与者的不同,可以进行不同划分。

依据参与人员的不同,和宴飨的性质,往往是会将汉代官方宴飨,给划分为国家大宴、君臣共宴和君民宴飨三大类。

以德阳殿作为宴会场所,估计在此之前,都是汉朝历代的皇帝们才有资格进行的。

而按照正常情况来说。

作为臣子的董卓,这么做的话,根本不符合礼制。

严格来说,是要被以犯上为名,杀头株连的。

但是,如今都已经到这个时候了。

自然,也已经没有人在意这个了。

自古君强则臣弱,君弱则臣强。

现在的大汉天子,都是刚刚被董卓扶持上位的“幼帝”。

所以,根本就没有人,能够对如今的董卓进行胁桎。

膨胀之后的董卓,摆出来的堂而皇之的架势,简直就是无法无天。

不过,董卓也确实是春风得意。

毕竟,在消灭了丁原之后,又陆续的收拢了原本逗留在宫中的西园兵马。

加上他后续,从凉州方面调入京来的人马。

此时的董卓,可以说是拥军十几万。

真真正正的,成为了当今天下军事实力最强的诸侯。

此时,天下的强军。

首屈一指的,当属凉州,并州,幽州三处边军。

西凉铁骑。

并州狼骑。

以及,白马义从!

除此之外,步兵方面有飞熊军,与孙坚所带领的丹阳兵。

如今,诺大的西凉军团,可以说已经是被董卓给打造得坚固无比。

以西凉本地精装士兵为主体骨架,加上收降的羌人胡人为辅兵。

层层叠叠,逐级安排。

更为别致的一点在于。

董卓对于西凉军方面的军事管理的特殊性。

每一个阶级的西凉军士兵。

倘若要是在战场上死去,便会由下一个层级的军士,自动晋升替补。

如此一来,反倒是充分的确保了。

在西凉军中,一旦要是有军令下达的时候,就能够做到令行禁止,贯彻如一。

具备超强的执行力。

也正是如此,董卓对于能够以少数兵力对战他西凉诸军,不落下风的并州兵马,很是看重。

也非常迫切的,想要将之彻底掌握在手中。

毕竟,一旦处理好了这个问题,董卓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将自身势力,迅速扩展膨胀到最大程度。

到时候,手握天下雄兵,持握天子,卧据关中,董卓说不得还真能成一方之气。

事实上,历史上的董卓,还曾经真的有机会成功的。

通过不断削弱侵吞敌对势力,使自身的势力迅速的膨胀起来。

只需要他能够做到在堆砌的那些矛盾,彻底爆发出来之前,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压制住,来换取生存空间。

就不会出现弊端反噬的恶果。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只要董卓抓住机会,把天下反对他的势力,进行分而化之,远交近攻。

虽然说不一定,能够全部都摆平掉。

但是,至少也应该能够干掉大部分。

到时候,剩下的那些边边角角,就不足为虑了。

只不过,董卓并没有抓住机会。

要知道,东汉末年,本来就是皇权威严日薄西山,诸侯们逐渐开始变得各怀鬼胎的时代。

董卓身居中央把控朝堂,不但不借机拉拢安抚诸侯稳固自己的统治。

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了各路诸侯讨伐自己的口实。

一方面,废立皇帝的做法,虽然短时间让他树立了威信。

却同样的让他天然的有了一个被人攻击的把柄。

当然了,客观来说。

这一步,其实也不能完全说走错了。

因为,董卓的目标,从一开始,就在于逼迫何太后放弃临朝。

而且,仅仅做到这一步,也并不能完全排除其隐患。

因为接替何太后权力的少帝刘辩,正是何太后亲生的,要是让他得以登位,哪怕何太后归政之后,仍然可以通过刘辩,对朝政造成影响,使董卓难于真正操纵皇权。

更严重的是,董卓如果杀死何太后,又将同刘辩天然的结下深仇。

所以,董卓对于刘辩这个潜在的敌人,不得不有所防范。

董卓藉于太后之策,行废立之事,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获得了合法的名义的。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袁绍想要立刘虞为帝,就遭到曹操的坚决反对。

说明即便是董卓的政敌们,也并未抓住任何抨击,乃至颠覆刘协法统的口实。

董卓假手何太后废少立献,在策略上是成功的。

但是,之后为了拉拢世家,把大量的诸侯,给分封出去了的做法,就无异于是一步绝对的臭棋了。

不过,这其中也是有着那些世家大族的“功劳”在里面。

导致董卓硬生生的,把一手好牌,给打得稀烂。

如此一来,反而暴露了董卓存在有的一个非常大的弊端。

那就是根基不稳定。

只要是,但凡在走向最终成功的过程当中,稍有不慎,便会内忧外患同时爆发,内外矛盾一齐迸发。

导致自身势力,一朝就足以如同冰雪消融一般迅速崩溃。

历史上的董卓,就是如此失事之后,麾下势力最快的速度就土崩瓦解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端午节赠粽子活动
活动以单次实际到账的VIP点为准;以点券的形式赠送VIP点,充值额越高点券到期时间越长。如:充值:500元赠送7500VIP点、充值:1000元赠送15000VIP点
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立即充值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