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三千年
十四、姬满伐犬戎(旧版)

懒也要努力

军事 |  历史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姬瑕死于南征路上,谥号“昭王”。

《谥法》中说,“容仪恭美曰昭,昭德有劳曰昭,圣闻周达曰昭”。昭,是美谥,称赞死者生前长得漂亮(容仪恭美),生前发扬品德、殚精竭虑,生前博闻多识、处事妥帖。

有关姬瑕的是是非非,都随着他的死亡,一同消亡。中国人向来有这样的传统,人死为大,盖棺论定。作为周朝天子,只要有优点,就可以无限放大,作为他一生的功绩。

姬瑕美仪容,南征荆楚有劳。所以,谥号“昭王”。

同年(公元前977年),太子姬满继位,史称“穆王”,又称“穆天子”。

说起这位天子,可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在位55年,北伐犬戎,西征昆仑,东攻徐国,有《穆天子传》传于后世,颇有传奇色彩。

话说昭王姬瑕率大军第三次南征荆楚,不幸遇到狂风暴雨,死于汉江。一同葬送的,还有不少周朝权贵和将士。

战争的结果就是输赢:赢了,万事好说,上下喜悦,大家一起论功行赏;输了,就会有质疑、不满和抗议,甚至是暴乱。

周朝还是有底蕴的,七八十年的长治久安,足可以支撑昭王三次南征的损耗。但,如此大的损耗,令一些权贵不满。

一些有野心的人,趁机煽风点火,想制造一些祸乱,好火中取栗,夺取最大利益。

于是,矛盾产生了,阴谋便开始了。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王道衰微,穆王闵文武之道缺,乃命伯臩(jiǒng),申诫太仆国之政,作《臩命》,复宁。

《尚书》中记载,周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作《君牙》,记载了周穆王与君牙的对话。

可以看出,有一些权贵不满昭王姬瑕南征造成的恶果,用太史劝谏昭王“王道衰微”来说事,对新王姬满提出质疑。他们认为昭王姬瑕既然是“王道衰微”,那姬满作为姬瑕的儿子,肯定也是“王道有缺”,无法继承文王、武王的治国之道,就不会是一个合适的周天子。

有人要谋权篡位,而且还是周室王族子弟。姬满不得不小心应对。

好在,穆王姬满能够隐忍,善于用人,提拔了两个重要人才,帮他稳住了局面。这两个人才就是君牙和伯臩。

君牙为大司徒,主管国家税赋,是姬满的财政大臣。《尚书》中记载了穆王姬满与君牙的对话,大致如下:

穆王说:“君牙,你的父祖,都是王室忠臣。孤继大统,也想要忠臣来辅佐,治理四方。”

君牙拜服说:“愿做王上忠臣。”

穆王说:“善!你要继承父祖的忠心,为孤做事,不要辜负你父祖的忠名。当官的正直,人民就不敢不正直。当官的想着人民的艰难,谋求使他们幸福的办法,人民才会安宁。君牙,你要奉行祖制礼法,持身公正,为国家掌管好税赋,使人民安宁,使国库丰盈。”

君牙再拜:“喏!”

穆王姬满希望君牙,既能不给老人民增加负担,又能增加国库税赋。看似自相矛盾的两个要求,君牙能做到吗?他应该是做到了。不然,后期的穆王也不能发动三次战争,又到处游玩。须知道,战争和游玩,都是要花费大量钱粮的。

那么,君牙是如何做到的呢?

史书没有记载,无从考证。我想,君牙极有可能是发展大力发展手工业和商业。

再说伯臩,被任命太仆长,仆官之长,相当于内务总管,对周天子的穿着、出行、食物等都要管。伯臩是穆王近臣,亲信中的亲信。他时常陪伴姬满左右,出谋划策。他所作的《臩命》,记载了姬满的治国言论,执政理念。可惜《臩命》没有流传下来,无法考证。

但在《尚书》中有一篇《冏命》,里面记载了穆王姬满对伯臩所说的一段话。真假难辨,姑且一读,大致如下:

穆王说:“有人怀疑孤的品德,不能继承文王、武王大统。孤年少,刚继位,没有多少权威,心中忐忑。想文王、武王,那是何等的圣明,他们的臣子也都很忠良,人民无不顺从,天下万国都臣服。孤没有好的德行,要依赖左右官员,时时提醒,匡正孤的不当之处。所以,孤任命你为太仆长,领导群仆、侍御,辅佐孤,提醒孤。你要忠心王事,做一个正值的臣子,要时常指正孤的缺点;你不能做一个谄媚之人,败坏孤的名声。不然,孤会惩罚你。”

伯臩是太仆长,时常提醒穆王姬满要小心谨慎,注重德行。在姬满有了失误之后,他又及时能站出来,委婉又恰当地解围,避免穆王姬满遭受非议。因此,穆王姬满的好德行、好名声,逐渐流传出去,获得诸侯、百官和平民的好感,以及支持。

穆王姬满励精图治,一边发展经济,一边施行德政、仁政,为他赢得了人心。有了人心,人人心向穆王,阴谋也就成了喊打的老鼠,隐藏在阴暗的角落之中。

经过几年的施政,穆王成功扭转昭王末期的经济颓势,消除遗留的隐患,恢复周朝的繁荣景象,顺利度过危机。

可是,聪明有主见的人,注定是闲不住的。穆王姬满完全掌控朝政之后,把目光放在了西北。他要发动战争,扩张领土,成就伟大的功业。

也许你会说,昭王死在汉水,因为南征荆楚而死,作为昭王的儿子穆王,难道不应该首先攻打荆楚,替父报仇吗?

穆王也想报仇,但前车之鉴,就在眼前,让穆王放弃了攻打荆楚,转而攻伐西北的野蛮部落。你可以说穆王欺软怕硬,你也可以说他理智。但穆王确实用他的行动,证明了他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周天子。

时间来到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64年),这一年,西北一个犬戎部落没有向周朝进贡特产。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遭受了灾害,可能是被其他部落攻击,可能是在半道给山贼抢了。

总之,这一年,穆王姬满没有收到犬戎部落的贡品。

穆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穆王发布诏令,征伐犬戎。大小诸侯国收到诏令,立即组织军队,前往镐京集结。

其中,大臣祭公谋父站出来,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穆王要实行德政,要以德服人,应先质问犬戎为何不来朝贡,允许犬戎辩解。若是有合理的理由,穆王应该听取,应该原谅,这才是周朝的仁政。

穆王姬满有一颗强烈的进取之心,自然不会听祭公谋父的迂腐守成之言。

大家如果没有忘记的话,前一章昭王南征时有一个先锋统帅,他是祭伯。祭伯、祭公,很有可能是父子或兄弟的关系。

一个先锋统帅跟着天子打仗,跟天子一同死了,没有被怪罪,他的家族还被重用。如此看来,周朝却是对权贵很宽容。

闲话不说,大军集结完毕,穆王下达军令,西进犬戎。这场草原战争,周军发挥了战车的优势,大败犬戎。

可惜,犬戎是游牧民族,打不过就跑,那是他们的本能。他们跑得很快,没有给周军扩大战果的机会。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穆王望着草原,兴叹苍茫之余,恼恨犬戎跑得太快,感慨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穆王回师镐京,带回了大量的牛羊、奴隶,作为战利品,赏赐给有功的将士,振奋了人心。

犬戎部落见周军走了,便又回到了他们的栖息地,继续生活。当然,他们记恨穆王,更不会给穆王朝贡。

穆王得知了犬戎还敢回来的消息,十分震怒,再次集结大军,攻伐犬戎。大有不彻底消灭犬戎部落,不罢休。

第二次征伐,穆王大获全胜之功,“广获其五王”,抓了犬戎五个王,俘虏、牛羊无数。

两次征伐犬戎,从军事上是成功的,打残了犬戎,使周朝版图成功向西北扩张。

但政治上,后世的司马迁认为,是失败的。《史记·周本纪》谓:“自始荒服者不至”,边远国家不再朝见周穆王,说明周王朝在西北游牧部落中失去了威信。

当然,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国家要扩张,战争是唯一的途径。或许,周穆王的失败,在于没有彻底消灭犬戎。导致,他的后代周幽王为了哄褒姒高兴,烽火戏诸侯,结果被犬戎趁机攻破都城,杀害。周朝自此败落,不负昔日光荣。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