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三千年
十五、穆王游历传(旧版)

懒也要努力

军事 |  历史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又一年,穆王姬满西征昆仑。这段历史被记录在《穆天子传》中。近代人认为《穆天子传》为战国所作,内容多不真实,但反映了当时西周与西北各方国部落往来的情况,是中原与西域进行交流的最早史料记载。

传统学者们认为,按照故事中所说的里程,西王母之国应在西亚或欧洲。但在1992年中日两国关于《穆天子传》的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指出,中国秦以前的“里”指的是“短里”,只有今77米长。因此,西王母之国应在今甘肃、新疆一带,它以西宁、兰州为前庭,以新疆为后庭,中心在敦煌、酒泉一带。???

穆王姬满如果真到过西王母之国,也就是到过如今的新疆、甘肃交界处,那他从镐京(西安市)出发,少说也走了两千公里的路程。当然,他不可能是走路过去的,作为天子,要么是骑马,要么是坐马车。总之,是当时最先进的交通工具。

穆王西征,大军所向,无不臣服。西北的游牧部族,哪里见过那么先进的战车、豪华的甲胄、强大的军队,要么纳头就拜,送美女、送牛羊,载歌载舞;要么躲得远远的,跑得快快的。

穆王此次西征,也没想到要走那么远,实在是游牧部族太弱了,一打即溃,一追即跑。追着追着,就追到了西王母之国。两人相谈甚欢,留下了一段美丽的爱情传说。

将士们风餐露宿,很辛苦。穆王很欢乐,把行军当做了游玩,所见所闻,有《穆天子传》传世。此书,应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君王传,最早的君王游记。

此书大概说了,穆天子姬满一路行军,所到之处,必有权贵或部落首领来拜见,奉上美女、宝物、宝马等贡品,表示忠心和归顺。一边登高望远、临水垂钓、狩猎异兽,一边饮酒作乐、高歌作诗,好不快活。

书中有一段说,穆天子到达犬戎部落,犬戎王设宴招待,载歌载舞,表达欢迎之情。如此看来,犬戎部落确实是被穆天子打怕了,臣服归顺了。

此次西征游玩,历时四年,对周朝国力的损耗是巨大的,引起了部分权贵的强烈不满。因为作为权贵代表的周天子,不能为权贵带来利益,反而要损害他们的利益,仅仅为了满足天子个人的私欲,这是权贵们无法容忍的。

率先发难的是徐国,徐国国君不知听信了谁的谗言,趁穆王西征之际,强势逼迫周边几个小诸侯国结成同盟,出兵作乱,攻打宗周的诸侯国。

徐国在商代就是淮夷大国,周初曾跟随武庚叛乱,周公二次东征后,徐国臣服。后,徐国与鲁国发生摩擦,小争端不断。再到穆王时期,徐国徐偃王嬴诞很厉害,一边行仁义,一边发展经济,逐渐使国力强盛起来。国力强盛之后,徐偃王就有了争霸之心(或许他早有争霸之心),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之下,周边小国纷纷认徐国为大哥,向它朝贡。

再之后,趁着穆王西征昆仑,长年不在国都坐镇之时,徐偃王发兵,先后打败宋国、卫国,攻入周国。眼看就要打到国都镐京,穆王终于率大军赶到,将徐偃王打败,避免了一场严重的危机。

据《史记·秦本纪》、《史记·赵本纪》记载,徐国趁着周穆王在外巡游时作乱,周穆王在造父的协助下日驰千里返回救乱,将事态平息下去。《后汉书·东夷列传》的记载有所不同:徐国的君长统帅九夷诸部侵扰宗周,穆王见其势大,作出妥协,让徐偃王管理东方诸侯;此后,穆王又让造父驾车赴楚国要求其攻徐,楚文王举兵,徐偃王不忍兴兵抵抗,主动撤走。诸说不同,后世亦众说纷纭。

造父,嬴姓,赵氏。伯益的后代,蜚廉六世孙,中国历史上著名善御者(飙车族的老祖宗)。传说他在桃林一带得到八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穆王。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经常外出打猎、游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而正在这时听到徐国徐偃王(嬴姓,和造父同为伯益之后,是伯益次子若木之后)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今山西洪洞)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家族称为赵氏,为赵国始祖。周孝王时,造父的后人赵非子又因养马之功被封于秦(天水),为秦国始祖。

传说就是传说,周穆王不可能听闻徐国叛乱的消息,就命令造父驾车,单独送他回国都镐京,去平乱。无论怎么说,周穆王的倚仗是他身后的周朝主力大军,他只有率领大军返回周国,才能打败徐偃王,平定叛乱。

但,造父又安全、又快地将周穆王送到镐京,这应该是事实。事后,平定徐国叛乱,造父也因功受赏,得了赵城一地。没想到,他的后代,竟然建立了赵国和秦国。更没想到的是,秦国还能统一中原,成为取代周朝的王朝。真是世事难料,盛衰无常啊。

穆王平定徐国之后,顺便东游了一番,从九江开始,一路往东、往南巡游。与西征一样,穆王通过武力威慑,使东南许多方国和部落归顺于周的统治,扩大了周王朝在东南的政治版图,对周王朝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携大胜回师,对于穆王的威望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此时的镐京,有不少权贵对穆王是不满的,骂他“穷兵黩武”,“劳民伤财”,“背弃祖宗仁德之政”,等等。但穆王大胜而归,手握军权,他们不敢明面上反对,只能私下牢骚,做做小动作。

穆王这次回王宫,总算安生了。大概是吸取了教训,不能长年出去游玩,导致朝政荒废,导致徐国叛乱。这次,穆王在镐京坐镇十六年,上朝处理政务,没有出去游玩。

你以为穆王从此改邪归正,那就大错特错了。他只是知道轻重缓急而已,稳定朝局事关重大,他不敢马虎。不然,他早就带着大军出去征伐、游玩了。

穆王三十七年,穆王大起九师,伐荆楚。

按照一师三千人的编制,九师两万七千人,还有后勤输送的民夫,按照一比一的比例,估计此次征伐,至少动员了五万四千人。出动了这么多人,穆王想必是要彻底消灭荆楚国,一替他父王报仇,二向南扩张。

结果如何呢,没有史料记载。我想,应该是不太理想。不然,如果大胜了荆楚国,或者灭了荆楚国,肯定要大书特书的。毕竟,穆王在位五十五年,西游东巡这样的事情都记录了下来,大胜或灭国,怎么会不记录呢。

但,伐荆楚之战,也没有失败,应该是小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时隔一年,穆王大会诸侯于涂山(泰山下会稽山)。

《左传·哀公七年》中有“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记载。穆王应该是仿效大禹的“涂山之会”,大会诸侯,目的是宣传他的丰功伟绩,威慑诸侯国,加强王权统治。

之后,周穆王东游,乐而忘返。

周穆王四十年孟春,穆王归于南郑(陕西省汉中市),命吕侯为司寇。

穆王为什么东游不到半年,就匆匆回国呢?穆王又为什么不回国都镐京,而在南郑停留,任命吕侯为司寇呢?

有一种最大的可能:是国都镐京有人作乱,想要另起周天子;穆王收到消息,才率兵赶回;进入周国后,听闻镐京已经平息,穆王便驻扎在南郑,任命亲信吕侯为司寇,让他去审理谋反案。

谋反案涉及的人,应该是得到了重惩。这在吕侯所做的《吕刑》,可见一二。《吕刑》中规定了墨、劓、膑、宫、大辟五种重刑,其细则达3000条之多,可谓是严刑重法了。

想象一下:

穆王问:“孤行仁德,为何还有人谋反?”

吕侯答:“此非天子之过,实乃朝廷刑罚过轻,致使贼子不尊礼制,不敬王德,见利忘义,犯上作乱。”

穆王问:“如之奈何?”

吕侯答:“对贼子施以重刑,以儆效尤,威慑宵小之辈。”

穆王说:“善!孤任命你为司寇,你用心施展,为孤惩戒谋反之人。”

总之,姬满用吕侯这把刀,对付反对他的权贵,效果很好。至少,天下又安宁了一段比较长的时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