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与国同休
第二十一章 刚从外公家回来抱歉抱歉(旧版)

白苍柔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沈致带着家主的手书来到应天府,寻找春锦坊的幕后老板。按着书信记载的地址一路寻访,竟然走到了一处军营辕门。看守辕门的几个士卒立即上前喊到:

“来者止步!”

沈致有些迷糊,莫非是自己走错了路?怎么跑到军营来了。

“这是我仪鸾司驻地,你干嘛来的?”

“各位军爷,误会误会。我是来寻人的!家中长辈把地址写在这,我估摸着写错了。”

沈致连忙拱手致歉,士卒们还是围了上来。其中领头的说道:“把书信拿出来给我看看。谁知道你是不是奸细。”

沈致只好把书信交出,心想着真是点背,居然被兵痞缠上了。

那官兵拆开看了一会,神色居然舒缓了下来:“哦,早说嘛,原来是来拜访于先生的。”

“莫非这于老板还是一位将领?”沈致心思复杂。

“你去一旁等候吧,等我通传。”

沈致一行人乖乖的走到一旁,众人忐忑不安的议论着。过了一会,又走出一人,正是刘介夫。

“你们来寻于先生所为何事?”

“在下沈致,受族中长辈所托,前来与于老板商谈春锦坊事宜。”

“你们赶巧了,于先生刚回家,你们随我来吧。”

沈致啧啧称奇,头一次听说有人家在军营里边的。

一行人跟着刘介夫一路七扭八拐,绕过军营走进巷道,一处略显寒酸的宅院展现在眼前。

沈致被刘介夫领进了宅院,院内只有一名侍女正在扫地,厅内有一位年轻人坐在椅子上写写画画。

“于先生,有个叫沈致的前来拜访。”

于昭阳抬起头,回想了一下:“沈致,我想起来了,沈家那个小孩啊。他小时候我还在杭州见过呢。”

挥手让沈致走上前来,看了看模样。

“真是时间飞逝啊,都长这么大了。”于昭阳有些感慨。又看着沈致局促的模样感觉有些好笑。

“不记得我啊?也正常吧,毕竟那时候你还不会说话呢。放宽心吧,这次过来有什么事吗?”

沈致这才开口:“族中长辈要和春锦坊谈生意,春锦坊的周掌柜说您才是主事的,就派我来商谈了。”

“周雄吗?要谈什么生意?他都不敢做主?”

“我们沈家想购买两架王氏纺纱机。”

于昭阳摇摇头:“这机器现在可不能出售。”

“莫非是担心我沈家出不起价钱?”

于昭阳呵呵一笑:“你爷爷那辈你沈家就已是豪富了,真不是钱的问题。

在周雄建好工坊之后,棉花就有些跟不上了。棉花价格一月三涨,我吩咐过周雄让他在松江府买地种棉,这才把价格稳固下来。现在就算把机器卖给你们,你们也没足够的原料。”

“我沈家也可以买地种棉,这些问题族中早已料到了。”沈致有些不解,觉得这个借口有些蹩脚。

“你沈家当然可以解决,可你沈家的地盘也只是江浙。这两地都是大粮仓,如今百姓大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若是任由你沈家圈地改稻为棉,怕是更多人要吃不上饭了。

你沈家财富在这大明已经算是首屈一指,何必为了这一时富贵惹恼朝廷呢?这问题我可不信你沈家想不到,回去找你父亲问问,这馊主意到底是谁出的?幕后又是谁人点拨的。”

沈致惊出一身冷汗,连忙点头称是。

于昭阳让沈致稍待,回书房写了封书信,让沈致回家带给他父亲。沈致这才告辞离去。

刘介夫颇为好奇,问道:“莫非先生当真是仙人?能够长生不老?要是按先生所说,那先生至少二十余年容貌无改了。”

于昭阳自嘲一笑:“这世上可没有仙人。那武当山的张邋遢不也活了百余年?活的久可不算神仙。”

“活的久不好吗?”

“你若是聪明点就知道了,活的久可是很痛苦的。我从元末活到现在,看了不知多少悲惨事。有心无力才是最痛苦的,而我还要继续看这世人蝇营狗苟,不得大道,你想我该有多痛苦啊。”

刘介夫也感慨了一下:“先生放宽心吧,如今已经是大明的天下。一定会比蒙元那时候好多了!”

于昭阳笑了笑:“希望如此吧。”

……

毛骧盯着刘介夫问道:“他今日就说了这些?”

“标下不敢欺瞒。”

“主上有意来年让他去大本堂给皇子们授课。你回去把这事告诉他。”

“是!”

待刘介夫走后,又进来一人。

“你去查查沈家,看看近日何人与其来往。”

“是!”

毛骧带着整理好的文书进宫,这些日子主上召见自己的次数越发频繁了。自己这帮兄弟再立些功劳,一定能有出头之日!

毛骧在宦官带领下从侧门进入御书房,将文书交给朱元璋,又把事情安排复述了一遍。

“咱有时候真看不懂这于昭阳,他若真的有匡扶天下之志,为何不愿入朝为官呢?”

毛骧并不接话,只是在一旁沉默的跪着。

“那格致院打听清楚了没?”

“刘介夫已然探明了。院内众人确实只是探讨工匠数理之道,若是有所感悟,也会书写论文交给众人探讨。于昭阳每隔几月就会择几份装订成册,大肆印刷,交于院内众人人手一册。刘介夫也得一册,已交与属下。”

“你意思是他花了近万贯养着这些人,只为了他自己所说的格物致知?”

“属下确实没发现异常之处。”

朱元璋感慨,于昭阳这人通百家之长,又善经济之道。不喜儒学又不像个道士。可他所作所为又和儒学与道家离不了干系!真不知道谁人能教出这等人才出来。可惜了,自己也不能逼着他入朝为官。既然如此,就留给标儿吧。再让他上几节课,看看成色。

“沈家之事你做的很好,切记不要打草惊蛇。先生所说不无道理,绝不能为了钱财去抢占百姓吃饭的耕地。若这事背后真有小人挑拨,咱定斩不饶!”

“属下领命!”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