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与国同休
第十九章 收工(旧版)

白苍柔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李善长一瞬间联想到了杨宪,昨日就听闻杨宪会出面主导税法。但这主意显然不是杨宪出的,莫非是陛下……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朱元璋看向杨宪,杨宪此时只能硬着头皮出列:“臣有本奏。”

“准奏。”

“臣请陛下下旨,清查南直隶人口、田亩。为新税法做准备。”

“杨宪啊,咱之前让你制定税法,目前怎么样了啊?”

“陛下,新税法工作繁杂,牵扯颇广。臣本想先在南直隶地区试行,但在未调查清楚南直隶民间情况之前,大部分税法还无法制定。目前仅粗略制定了契税。”

“那好,以后拟定好了条例也给韩国公看看。中书省的各位大人也可以帮你看看有无疏漏。”

……

朝会结束后众臣欲哭无泪,怎么这位皇帝连副业都不让搞了?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叫停了家人或手下发财的行为。

于昭阳并没有打算对大明税法进行全面优化,比如取消徭役、一条鞭法等历史上的著名经济改革于昭阳提都没提。因为对于一个封建王朝来说,并不考虑微观经济。只要保证朝堂正常运转,谁也不愿意动各方势力的蛋糕的。如今于昭阳能做的,也就是扩大税基与税率,能给老朱交差的同时也给自己创造一个宽松稳定的经商环境就好了。反正现在再怎么劳心费力,也抵不过官吏腐化的威力。

这段时间杨宪忙着在中书省和李善长等人扯皮,于昭阳也没管。只专注于培养税务人员,将复式记账法与大写数字等技巧倾囊相授。说起来大写数字这事还是老朱在郭桓案之后发明的,如今也只是提前了十几年而已。

两周后朱元璋又让杨宪这位工具人颁布了工商业牌照和商税税率。刚刚公布就有御史弹劾,商税税率居然是十抽三!于昭阳听到结果后也有些尴尬,自己明明定了十抽二,老朱怎么这么贪心啊!

至于那位御史,也在老朱在朝会上发了一通脾气之后拿下狱了。而之后将河流湖泊森林矿藏统统充公的旨意也没人反对了。

于昭阳感觉也差不多了,给老朱打了这么多补丁,也够大明太平几年了。老朱还是无时无刻不在防备自己,扩大市舶司与设立审计司的建议没被采纳。于昭阳很郁闷,自己虽然去不了美洲,那也能南下找些高产的农作物研究一下。奈何老朱就是不开这个口子。

在忙活了两个多月后,闹得满城风雨的杨宪终于消停了。因为于昭阳打算撂挑子了。今日便是进宫来给给老朱汇报的。

“先生来啦,来人,给先生赐座。”

朱元璋此时仿佛是看见了财神爷,今年老朱免除了多地的赋税,有的地方直接免税三年。可税法一出,税务司的奏折写明了仅南直隶一地就能有百万贯的税收。所以此时更显慈眉善目,关怀备至。

“陛下,这本稿子便是这些时日所制的税法内容了。至于其中细节之处,陛下可自行决断,毕竟各地民生不同,也不好一言以蔽之。”

“先生办事咱放心,这段时日辛苦先生了。不知先生想要什么赏赐,咱无有不应。”

“陛下,我这不过是帮着杨大人提供一些建议罢了。些许微薄功劳,不值一提。倒是我已经许久没有关系我的那些个研究了,还请陛下准许,让我回去打理一下。”

“你是说你那些个工坊和扫盲学堂?”朱元璋回忆了一会想起来了。

“正是,我的几位学生和那位老神医这些日子也攒下了不少问题。我也一直没时间过问,颇为心焦啊。”

老朱这才注意到,于昭阳对于扫盲学堂和惠民药局的支持一直没断过。不禁有些佩服。毕竟学堂教授的课本内容老朱也都看过,真的只是些简单的识字与算术。而滑寿也在忙着研究牛痘与编纂医书。都是利国利民的善事。

“先生连住所都是咱安排的,哪还有什么余财!有功不能不赏,先生尽管说吧。”

“确实有一事需陛下恩准。我平日里喜欢研究些小玩意,想办一座工坊。还请陛下分我些许工匠,以供工坊所需。”

“那好办,咱让工部给你安排。”

老朱很爽快的把工钱结了,双方皆大欢喜。

……

于昭阳目前的财务状况不是很乐观,松江府的纺织厂虽然已有盈利。但于昭阳还有学校和医疗研究这几个吞金兽。人才储备不足导致于昭阳在人员工资方面花费不少。好在农庄新办了养殖场,再等些时日就能开辟新财源。

与朱元璋讨要的工匠暂时不需要干活,于昭阳并不想直接搞土法炼钢或者水泥之类的工坊。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行业放后世都属于重工业,没有大量矿产的支撑根本没办法深入研究,包括玻璃也属于是高耗能的产业。另一方面还是因为于昭阳想要完善理论基础。

就算这些工匠学会了土法炼钢,那也只是照猫画虎罢了,不清楚原理,不了解材料特性。自然也不懂得如何改进技术。

所以于昭阳把这几十号工匠打发去了学堂,好好完善一下知识储备。顺便也看一下自己把数学发展到哪一步了。

……

胡惟庸再一次听完李善长的批评后退出门外。这段时间看着杨宪上蹿下跳推行税法,本想力劝恩公出手干预。可事情都快尘埃落定,连自己都损失了一位御史!恩公却无动于衷,反而怪自己行事急躁。

真的是因为自己太急躁了吗?胡惟庸第一次对恩公感到失望,好像在获封韩国公之后,恩公再也没有往日那般挥斥方遒的劲头。

放任刘基辞官,胡惟庸不反对。就算那刘伯温重回朝堂,自己也有的是办法对其压制。可刘基留下的那个年轻人,胡惟庸看不透。如今各部官员都来拜访过恩公,自己也扶持了不少人。这其中有的人求财有的人求权,可那个人为何从不露面?他又和陛下说了什么?

自己将来是要做宰相的!这种不安稳的因素,绝对不容许存在!

恩公,你老了……

既然只想安享晚年,那就把路让开,我胡惟庸自己走!

(没有存稿,半天都憋不出来半个字,悲)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