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歌
第二十一章 公孙渊初会张心 言有误华泰遭挟(旧版)

墨染鸬鹚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许陵同广夏诸城一样,仿佛是一夜如春,昨日凛冽的寒风还如同胡乱雕琢木头的刻刀一般,今天吹拂在脸上的风已有些暖意。公孙渊一早便已起身,点齐兵马向张心大营行进。

公孙渊一行刚出许陵,便被罗网探子发现。消息报到张心手中,一旁的徐禁问道:“敌军来袭,是否整顿兵马备战?”

张心摆了摆手:“止千骑何须如此?你点出一千铁骑,随我出营相候。”

公孙渊率众一路奔袭,远远望见广夏大营之外,张心似等候多时,心中已有分寸,便离张心五丈处命骑兵停下,自己策马向前,直迎张心而去。

“汝乃何人,胆敢率部冲撞我军大营?”张心口中虽如此问,但罗网探子已将公孙渊底细打探得一清二楚,连公孙彻他都不放在眼里,等何况公孙渊呢?

“吾乃当今皇上之弟,怀威王公孙渊是也!”

除了广夏、云瀚双王之外,大明皇帝也可自行敕封王位,以皇亲国戚和雷殿重臣为主。但封王都遵循一个原则,便是王号只得敕封单字,是以区分双王和其他诸王的王权大小。单字王多数有名无权,甚至大多没有封地,而双王则占据广袤的国土,在势力范围之内其实与大明皇帝无异。而大明有史以来,只有一位非双王而封双字王号的人,便是万监院前院长沈芳,在平定王滚叛乱后,进帝孙兴为彰显沈芳之功,特封其为王,封号“并肩王”,除去权力之外,其地位可与皇帝比肩,不但位在二丞之上,更甚于南北双王。当时的大明流传一首童谣,“广夏望、云瀚瞧,见得沈王不入朝;烹走狗、惊弓鸟,见得沈王四散逃!”。此童谣不知从何处传起,歌中的沈王便是指沈芳,时人皆以为烹熟的走狗和惊弓的飞鸟便是对应前面的广夏和云瀚,广夏王北据孟国,立下汗马功劳却难免落得兔死狗烹,而云瀚王便如同惊弓之鸟一般率众四散奔逃,因此便认为这是朝廷要削去双王封号,实现国土真正一统,也被多数人认为是双王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

“怀威王……”张心自言自语,后突然拔剑指向公孙渊。

“你是什么东西,也配用双字王封号!”说罢一夹马肚,挥剑直取公孙渊,公孙渊未料到张心会突然发难,连忙俯身从得胜钩内抽出兵器。公孙渊善使一杆钩镰枪,神出鬼没,有万夫不当之勇。张心挟剑袭来,被公孙渊闪身躲过,正欲再刺,却被公孙渊抓住空档挺枪直刺左肋,角度刁钻已是避无可避。不承想张心是长短双剑齐握,见钩镰枪刺来,急忙将短剑分至左手,阴手式持剑架住倒钩处,以防钩镰枪进一步前刺。公孙渊见未得手,枪身一转,甩开短剑,抽枪出了圈子。

“本王无心与你厮斗,若广夏王能退兵听从大周管控,广夏全境仍在你手,雷殿占据的燕南燕中各城也如数奉还!”公孙渊讲道。

张心没有答话,他仍在回味刚刚的交手,公孙渊其人张心不甚了解,只知其在双王之乱时战功颇多,晋升极快,原以为他是个酒囊饭袋,不过是依靠身为太师的公孙会才得以平步青云,今日得以交手,方知其功非虚也。

过了好一会儿,张心才开口讲道:“本王提领雄兵南下,岂是你只言片语便劝回去的?”说罢收剑回鞘,转身回营。

“北境铁骑会踏破许陵的城门,准备好赴死吧!”

张心的一番话并没有让公孙渊产生丝毫恐惧抑或是愤怒的情绪,反倒令他有些高兴。回城的路上,公孙渊已基本想到战胜张心之法,进得许陵,张坤问公孙渊:

“王爷,此行可有斩获?”

“不过是打了个照面,互相试探两手罢了,不过确实有所斩获。”二人入得府中,下人帮公孙渊卸下战甲,公孙渊转了转手腕,便坐下休息。张坤又再追问,公孙渊才开口讲道:

“我率骑兵急行,可到敌营时,见张心已是等候多时,因而沿途必定是布满探子,说不定这城中也有,只是未曾发觉,我等一言一行都别广夏王尽收眼底了。”

“这应该不太可能吧……”张坤苦笑道。

“不过今日见了张心,武功确实不错,但为人狂傲自大,没有稳坐王位的命。”公孙渊看向张坤,张坤此时已是冷汗直流。正在这时公孙渊突然按住张坤的肩膀,重重地捏了几下。

“所以我认为,就算因为城内的细作通风报信导致我军战败,张心暴戾的品性也会驱使他想对待刘茂一样对待这些人的。”

张坤深知公孙渊所言何意,也是因为张坤推断公孙渊不能击败张心而留的后手;公孙渊一席话也击穿了张坤脆弱的内心,刘茂的惨状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如今的局面,这让他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公孙渊的手离开张坤的肩膀,缓缓放下,他心知方才所讲的话已经令张坤动摇了。被公孙彻破例封为双字王,公孙渊除了屡立战功之外,权谋方面也丝毫不逊朝野大家。但就公孙彻夺权称帝一事却始终持保留意见,因此听闻公孙彻派自己北上抵御广夏大军时,竟有些解脱的感觉。

“怀威王的意思在下明白了……”张坤开口讲道。如今之势,自己毕竟已经投诚大周,此时仍在城内无虞,若是叛国献城,难保张心如何处置自己。

“好了张太守,帮我把华泰将军喊来。”公孙渊讲道。

华泰入得府内,公孙渊讲道:“华将军,明日我欲出城与张心一战,许陵守军不可尽信,本王唯有依仗将军了。”

“左羽林军虽骁勇,然对面三十万大军,恐难抗衡。”华泰讲道。

“三十万大军,一日便要吃掉一万石粮,如今张心将粮草屯于城外大营,此乃天赐良机。”

“粮营离大营太近了,张心一旦发觉,不但袭粮军队难退,恐许陵亦失。”

公孙渊缓缓坐下,他深知自己将要说出的一番话,可能会被华泰斥责,甚至激起兵变。但张心三十万雄兵近在眼前,自己必须要下定决心。

“卒可死,城可破,只要烧尽粮营,可保飞云关外一年太平!”

华泰听罢瞪大眼睛,他不敢相信公孙渊会讲出这番话。卒死城破粮毁已是最好结果,只怕最后是战至一兵一卒也没能进到粮营。

“此事万万不可!羽林军乃是京畿卫队,不是任你肆意挥霍的赌资!左羽林军此行是为守住许陵,不是靠送死来换取片刻太平的!”

“你我仓促应敌,此乃目前能想到的最上策。只一年时间,我便能扭转局势!”公孙渊讲道。

“粮食是每年都长的,张心今年整备三十万大军,明年可能就是五十万、六十万,说不定北方的孟国都会被吞并的!”华泰急地来回踱步。

“若是守城,便只有一死,张心只损些兵将,阻止不了他继续南下。同死,何不一拼?”公孙渊讲道。

华泰犹豫不决,但仍然觉得袭营之策太过冒进,连连摆手。公孙渊轻蔑一笑:

“看来雷殿将军皆是些酒囊饭袋,朝中耀武扬威蔑视南北,真到了战场上便两股战战,畏敌为畏虎也!”

华泰被公孙渊激的大怒,骂道:“你不是沾了公孙彻谋逆的光,竟敢与本将如此讲话!”可话刚说完华泰便后悔了,直呼当朝君上大名,将公孙彻继位定性为谋逆,还是当着他弟弟的面。

公孙渊半晌不讲话,他深知朝中文武也多与华泰想法一致。思来想去,讲道:“皇兄自继位来,未加害一位忠良,马飞叛逃云瀚,皇兄也未因此事迁怒马琰。明止于慧帝,或许是大明真的气数已尽了吧”

华泰自知说错了话,此时只有他与公孙渊二人,为今之计也只能听从其袭击粮营,因而开口问道:“不知怀威王所说袭营之策,如何实施?”

“明日丑时夜袭张心大寨,左羽林军划出五万人置于后军,待我军与张心大军厮杀时,趁夜色绕路直奔粮营。”

华泰听罢,自觉不可行,但碍于把柄在他人手中,只得回去将行军之事告知左羽林军,并备好柴草,准备夜袭之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