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本闲王,竟为万世开太平
第三十七章 国库缺钱啊!【求鲜花!求评价票!】(旧版)

筋饼豆腐脑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啪!”

老张头激动拍了下自己的大腿。

“小皇孙,真是聪慧过人!”

“竟把这么精妙地图纸,翻书时看过就记了下来。”

老张头这真诚的夸赞弄得朱瞻墡有点汗颜。

倒是一直在旁边的“弟吹”朱瞻基接话道。

“我这小弟,自小就聪慧的很,说话认字都要比别人快。”

介绍完了图纸,兄弟俩也不好多待。

朱瞻墡明显能感受到。

这老张头跟他们两个皇孙同处一室的紧张。

毕竟是让人家发挥所长造脱粒机的。

即使朱瞻墡对大明的制造水平,颇为好奇。

也不好再留下去。

还是被自家大哥给拉走了。

其实,朱瞻墡不想走还有一个目的。

这工部虞衡清吏司下辖的军器局。

负责咱大明武器的制造工作,尤其是火器。

昨晚系统的送的奖励《古今中外武器大全》。

朱瞻墡是真的想把一张张图纸变为具体实物啊!

就要看咱制造技术到底如何了。

不过日久天长,也不急在一时。

他一个五短身,萌孩子样,总是能跟老张头混熟的。

专注的时候。

时辰过的最快。

等到朱瞻墡兄弟俩出了工部的时候。

已经是近晌午了。

俩人从承天门回了宫里。

到了奉天殿广场时,反而停住了脚步。

“大哥,怎么不走了?”

“咱不是说好要去蹭爷爷的饭吗?”

“小弟,我忽然想起来。”

“我有点事,得先回去找娘一趟。”

“之后还要准备下午的武课。”

“今日,就劳烦小弟代为兄尽孝了。”

朱瞻基话音未落,就一转身大步往东走了。

啧啧!

“春天”到了,大地复苏。

又到了小动物们找伴儿的季节。

这兄弟俩。

实在是演绎了一出“各奔东西”。

朱瞻墡到武英殿时发现。

此时的武英门内比自己印象中要热闹一点。

仔细一看,原来是日常跟着太子爹朱高炽的小内侍候在了廊下。

说实在的。

他现在也想回宫找大哥。

很是担心今日爷爷这里的膳食了。

“都到了,怎么还一直徘徊在殿门外不进来?”

朱瞻墡头脑风暴之际。

正殿中的皇爷朱棣喊了声迟迟没有动作的小孙子。

“爷爷,我回来了。”

“爹,今儿您也在。”

朱瞻墡喊完了人,行过了礼。

只见胖爹朱高炽还一直往他身后瞧。

“爹,您别往后看了。”

“我大哥他一早就回了春和宫了。”

“呦,咱家大孙子是长大了啊!”

朱棣倒是在旁边抚须自得,颇有些想要看好戏的意思。

“你个熊孩子!”

“就你爱编排你大哥。”

朱高炽跟着笑骂了一句。

朱瞻墡被内侍安排在了他专用的高椅上。

“菜心炒香菇。”

“醋溜萝卜皮。”

“……”

“爷爷,您真是绝世好爹!”

“竟然愿意陪我爹吃素!”

朱瞻墡见了这一桌菜色。

瞬间就有了跳下椅子的冲动。

“那你也当个绝世好儿子!”

“快点吃吧。”

胖爹朱高炽同志。

火眼金睛。

一眼就识破了朱瞻墡的心理。

得!

就当吃素清肠了。

老朱家的饭桌上。

总是不会“食不言,寝不语”的。

“老大,吏部负责开海的人选呈上来了吗?”

“尚未。”

“不过户部尚书夏大人提了一嘴。”

“说是想学赵宋的‘招标制’,也给出海公凭设个底价。”

“想要获得公凭出海的商家,直接写好价格投入锁好的箱子里。”

“价高者得,待十一月份直接出发。”

这?

谁出价高,谁得!

不摆明了,这出海贸易就是给那些大商人准备的了吗。

这与不改革,任其发展。

最后皆控制于官商紧密勾结的财团,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那沿海的普通百姓还能有啥奔头。

只能甘愿去给那些大商人“打工”了。

即使朝廷只捞这第一笔。

最后公凭符合条件即可申请。

那最初的市场,海外的关系。

也都被这第一批吃螃蟹的占了先机。

因此,朱瞻墡一时忘记了装孩童的日常“表演”。

直接问了出来。

“爹,这么搞。”

“那以后岂不是为了搞到公凭都得花一笔大钱?”

朱高炽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

朱瞻墡自小就表现出了不同于一般孩子的聪慧。

所以自家爷爷,胖爹都愿意给他解释听听。

“也不是一直都如此。”

“这算是让第一波拿到出海资格的商人付个‘尝鲜儿’的费用。”

朱高炽眼珠接着隐晦地往朱棣身上转了转。

“你也知道。”

“今年你爷爷命宋礼去疏浚会通河,可想而知是个大工程。”

“明年还计划在武当山顶,修建建筑群以谢天念亲。”

“国库缺钱啊!”

朱高炽说完,又下意识地挠了挠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