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本闲王,竟为万世开太平
第三十六章 大明未来的机械大师出现了!(旧版)

筋饼豆腐脑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朱瞻墡兄弟随着虞衡清吏司郎中,一路往工部后院走去。

没遇上什么其他人。

不过沿路经过的一些屋舍内。

倒是不时传来一些叮叮咣咣的声响。

想是郎中已经提前往里传了话。

他们到达后院时,已有一位老汉在候着了。

“老张头,两位皇孙亲自画了图纸,要做物什。”

“你且给伺候好了!”

这郎中真是“两面派”的典范。

对这老匠人竟如此的呼来喝去的。

没准这老张头就是自元朝一直留在工部的老手艺人呢。

不过,这也倒是确实证明了一件事儿。

匠人的地位确实低啊。

原以为明朝多位以“匠人入仕”的名臣。

匠人起码可以获得一点尊重的。

哎!

这最难改变的就是“观念”!

朱瞻墡也懒得再理那郎中了。

“老丈,我们屋里说话吧。”

“回皇孙,小人当不起您一声‘老丈’。”

“您就唤我老张头吧。”

老张头引着朱瞻墡兄弟俩进了屋舍里。

那郎中到还想跟着。

被朱瞻基一个眼神给斥退了出去。

“那我就称呼您老张头了。”

“小人配不上称‘您’的,小皇孙太让小人惶恐了。”

老张头说完竟还想跪地称罪。

被朱瞻墡给扶住了。

穿越前多年的教育。

让朱瞻墡对老张头这种有资历的技术型人才非常尊敬。

这要搁他那时候。

不是个相关专业的大学教授,就是大企业里面的正高级工程师级别的。

咱大明不重视技术,就要落后。

落后可是要挨打的啊!

“老张头,我们得来了一张图纸。”

“想请你们给做出来。”

朱瞻墡自怀中掏出画了好半响的图纸递了过去。

“您先看看。”

老张头接过去看看。

他还是很好奇。

这两位皇孙一早就过来是要做成什么东西。

“这是何用处?小人有点看不太明白。”

朱瞻墡这才意识到。

老张头是完全不知道这是要做什么的。

朱瞻墡连忙示意亲卫将玉米模型拿出来。

哎,想到这个朱瞻墡就想叹气。

昨儿好说歹说。

想跟五爷爷申请带出一穗玉米当道具。

然而老爷子就是不同意。

说担心最后用完也会进了自己哥俩儿的肚子里。

只得求察哈智连夜用木头给雕了个类似的。

“你看,这是咱大明朝新产出的一种作物,叫做玉米。”

“这棒子上突起的籽粒可以食用。”

老张头的表情很是惊诧。

原来是为了新的农作物啊,那可得用心研究。

“这个图纸中的工具,就是为了给这个作物脱粒的。”

“是我在前人的笔记中发现的图纸。”

“原是这样啊,小皇孙,小人明白了。”

“这个设计倒是挺巧妙的,每个关卡都恰好的吻合。”

老张头在制造方面,是个行家里手。

很快就看出问题所在。

“不过,这个图纸上的几个构件,小人从未见过。”

“如要制作,怕是要重新开模的。”

“这时间上……”

“你预计要多长时间?”

老张头眉头皱起,咬了咬牙道。

“既然两位皇孙是为了民生经济,小人也就是拼了命也得紧着做。”

“十五天!”

这已是老张头尽可能压缩后需要的时间了。

十五天倒也还行。

先让皇庄那边两穗玉米对搓也是可以的。

朱瞻墡还记得穿越前看农业频道,农村小能手那剥玉米粒的速度那是刷刷的。

“行!”

“那还请小皇孙,给小人讲讲这脱粒器的具体操作。”

朱瞻墡一边回忆着中学时候的物理知识,一边试着用大明的词汇给表达清楚。

天知道!

他一个文科生。

那点物理早就还给体育老师了。

“这个脱粒器的主要构件是一个内有凸牙。”

“由弹簧控制可以开合。”

“弹簧?”

这倒是老张头没有听过的物件。

“我也觉得写那本笔记的作者,一定是个奇人。”

“这个弹簧真是个好设计。”

“小人觉得,这个‘弹簧’倒是和咱常见的‘弓和弩’有点异曲同工之处。”

这个老张头还真是很厉害啊。

一眼就看出来弹簧的原理。

“小皇孙,小人制作这个弹簧的模具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

“你尽快就是,这弹簧做出来,可不仅仅是能用在咱这脱粒机上。”

“咱们接着说。”

“把玉米棒子小头朝下,放入这个上大下小的圆筒内。”

“用手摇连着圆筒的摇柄。”

朱瞻墡一手拿着玉米模型,一手指着图纸。

好一顿比划。

“摇柄便带动圆筒内的拨动装置让玉米棒子旋转着下行。”

“下行的过程中。”

“圆筒内的那些凸牙便会把棒子上的玉米粒‘啃’下来了。”

“这是个精巧的设计!”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