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这个史官是武神
第六十五章 险局(旧版)

老雪糕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距离议事堂越来越近。

程咬金等人推门而入,神色也是同样凝重:“秦王,我们来了!”

此时,李渊的圣旨在长孙无忌手上。

就像是一座无法撼动的高山。

若是不领,则是抗命不尊。

若是领下,便是自寻死路。

房玄龄沉默了许久道:“殿下,梁师都虽是庸主,但其身后有突厥的支撑。”

“如今,颉利已经得知了五陇坂的来龙去脉,对我大唐更是仇视了几分,只是碍于新修的盟约,才不得南下,但若是我军入侵梁师都,则给了突厥口实,给了突厥难下的借口,到时候恐怕我军不敌还是小事,大唐存亡可是大事!”

杜如晦也点头赞同:“此诏,无论是为了殿下自己,还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都不能接!”

长孙无忌把诏书丢到了地上:“不错。明日朝会,我便替秦王在殿上申明厉害,请圣上收回成命!”

“不可!”

突然,一道淡淡的声音从众人身后传来。

“子清!”李世民紧张的神色舒缓了几分。

“殿下,此诏不可拒绝。”

“为何?”长孙无忌不解的看向宁寒。

“如今秦王在百姓的眼中是大唐的中流砥柱,是战无不胜的战神。此为民心。”

“纵然百姓的崇仰之中有些夸大其词,有些过于理想,但真相就是如今百姓眼中的秦王的确是如此的。”

“圣上此诏,最厉害的地方,不在于利用突厥对秦王造成沉重的打击,而是让秦王去完成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圣上不是为了让殿下接诏,而是为了让陛下知难而退。”

长孙无忌听到宁寒的话,心中有些恍惚:“陛下这么做,是为何?”

“因为殿下想让全朝文武,天下百姓知道,他们所崇仰的战无不胜的秦王,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也是一个贪生怕死知难而退的普通人罢了。”

议事堂中众人都是深吸一口冷气,他们只从表面的利弊分析问题,却没有更深层次的去考虑,如今听了宁寒的话,这才如梦初醒。

李世民此时也被一语惊醒:“所以,即便是此战不可能成功,我也要应召。可以输,可以一败涂地,但绝不能知难而退,停步不前!是这个意思吗,子清?”

宁寒看着李世民笑道:“虽然做最坏的打算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但殿下何不向好的方向想一想呢?”

“若此战胜了,殿下功名威震四海,突厥南下之要塞,被殿下夺回,此举几乎可奠定大唐数百年的安康稳定,可谓是名垂千古的功绩。”

李世民深感意外:“区区一个梁国,便有如此重要?”

宁寒笑道:“夏州或许许多地方都可有可无,关键的只在雕阴郡。”

指着地图上的梁国都城。

“雕阴向西是绵延数千里的贺兰山脉,向东是连向幽州的阴山山脉,两侧盘山,如隔绝南北的天然屏障。”

宁寒指向漠北,接着道:“若梁国不灭,则突厥从雕阴南下,过弘化,破泾阳,可一日直逼长安!但若是我大唐在雕阴设立关隘,则突厥南下只能绕道阴山从幽州入侵,然幽州关隘冲冲,易守难攻,突厥铁骑便无法侵入我大唐疆土。”

一番指引,让李世民都茅塞顿开!

“子清见识和能力,我自愧不如,看来这诏,我是不能不接了!”

李世民捡起诏书,心情沉重。

然而下一秒,宁寒走道李世民身旁将,诏书拿了过去:“殿下,长安此时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一步错,则满盘皆输,无论如何,殿下不能离开长安,攻梁之战,我替殿下去做。”

李世民看着宁寒,脸上有几分凝重:“子清。”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纷纷跪在地上,此重礼让宁寒都有些承受不住:“子清厚恩,秦王府诸位幕僚,铭记在心!”

“各位快请起!”宁寒则是笑道:“殿下有诸位忠义之士辅佐,我也能放心,长安这边,便交给各位了。”

“定不负子清厚望!”

李世民惶惶然的看向宁寒,这心中的激动和失落如同潮汐一般时涨时落。

宁寒已经转身出府,长孙无忌这才急忙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殿下,怎么了?”

“你有没有觉得,宁寒和元霸很像。”

长孙无忌思索了半晌,摇了摇头:“样貌截然不同,何处像了?”

“除了样貌,一切皆像。”

此时,

宁寒走在朱雀大街之上,看着一片祥和的长安。

“兄长,我能做的便只有这些了,剩下的路,只能靠你自己了。”

“希望我再回来之时,长安便尘埃落定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