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这个史官是武神
第五十二章 岂让儒冠误此生!(旧版)

老雪糕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李玄霸死的那一年,不过十六岁。

当时李唐王朝还没有雏形,隋末的十八路反王才刚刚拉上帷幕。

李世民和李玄霸相差不过一岁。

如果单从年龄这点来看的话,宁寒和他那个弟弟倒完美契合上了。

来骁勇善战之上,李世民自认不如玄霸那小子。

在十岁以前,李世民作为一个兄长总是能出其不意的把自己那个弟弟摔一个倒栽葱,但是自从十岁之后,玄霸的身体素质就有了突飞猛进的强化,远远的把他这个兄长甩到了一旁。

十八路反王被他打的俯首称臣,一个足以让李世民引以为傲的好弟弟。

一个足以让李渊一统大唐的好儿子,却在一道惊雷之夜,消失的无影无踪。

此时李世民看着宁寒的削瘦单薄,但又犹如孤胆英雄一般的身影,和看自己那个念念不忘的弟弟何其相似。

虽然两人的样貌截然不同,但身上的气概却万分相似。

李世民想到了武德初年的瓦岗之战,想到了武德四年的虎牢关之战,想到了宁寒只身一人平复徐圆朗叛军。

顿时整个人心底的战意似乎重新燃烧了起来,从玄霸消失的那一天起,他便披上了玄霸的战甲,成为了大唐的战魂。

而如今的宁寒,无异于激发了他心中博博燃烧的不屈意志。

“玄霸?”李世民不经意间轻声念出了这个名字。

宁寒眉头微皱,没有回头只是一人一马,快马向豳州赶去。

李玄霸,遥远且陌生的名字。

宁寒穿越到大唐的时候,是武德初年,只是从他睁开眼眸,将浑身的血痂剥落之后,他便将李玄霸的名字尘封了起来,以宁寒,字子清的名和字行事。

相比于做后世书下的李元霸,他更愿做宁寒。

到了豳州。

李世民率军安营扎寨,调养生息,等待着数十里外的突厥大军来到豳州,并且争取在这短暂的时间,将十四万大军培养成为足以与突厥一战的精兵。

虽然很难做到,但他依旧要做。

至于宁寒则是做了一个让李世民完全没有想到的举动……点儒为兵!

豳州纵然民风彪悍,纵然与突厥有不世之仇。

但凡是能够参军入伍之人,皆已经入伍为兵。

换句话说,豳州的血已经流的干干净净。

此时整个豳州除了一些老弱病残之外,便只剩下一些饱读诗书的儒生。

在这个乱世之中,空有报国之心,但无报国之门。

而宁寒便是要拉着这些人上战场。

这不是胡来么?

李世民在训练将士的时候,得知这个消息的情况下,心中随即做出了这般评判。

儒生为兵,且不说满腹经纶根本用不到战场厮杀上,光是那足有十数斤重的长戈长槊便不是他们能够轻易挥舞杀敌的。

但宁寒却丝毫不介意。

远处,黑云压城,突厥举国之力三十万大军南下的消息早早的就已经传到了豳州。

整个城中早就已经是人心惶惶,即便是李世民率军前来,他们心中的惶恐依旧没有消除太多。

他们看得出来那十四万唐军,全无斗志。

这样的军队如何能打生长。

而全城的儒生得知宁寒招募儒兵,纷纷赶向城南门。

与其坐以待毙,他们更愿意上阵杀敌,哪怕死在战场上,也比屈辱的死在城中要痛快的多。

何况这些年突厥的禽兽行径,豳州中人皆是有目共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此等不共戴天之仇,他们夜夜做梦都想报!

宁寒看着南门下,两千名儒生,比看到那些十四万厌战的将士还要充满信心。

至少这些人的眼神中,皆是义愤填膺,皆是充满了浓郁的复仇之色,充满了狠厉。

纵然是儒生,依旧让人生畏。

“突厥据此不足三十里,明日天明,便可至豳州,你们可知道?”

“早已知晓!”

“如今突厥犯境,豳州、大唐危若累卵,尔等可愿死战?”

豳州上下,绝没有一个怂货,纷纷慨然应道:“我等愿以死相博,捍卫疆土!”

宁寒点了点头,心中对着两千儒生心满意足,同时随手一挥,两道长长的绢帛从城墙之上猛然展开。

白皙昂贵的绢帛上,血红一般的大字令所有儒生更是热血澎湃,一时全城为颂!

颂曰:“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

青山忠骨地,以血净胡尘!”

(老雪糕自知自己有几斤几两,也知道写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善意的批评老雪糕接受并且积极改正。

但请不要人身攻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