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桃花扇桃花笑春风
第一二四章 史可法的故事——宿命(旧版)

萧永日

军事 |  人文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1643年10月,在左良玉南京就粮的消息传出后,南京政府组织召开一次紧急常委非正式扩大会议。

参会人员中有两位大佬:史可法与马士英。

史可法与马士英二人在《桃花扇》中一正一邪,出镜率较高,在此着重介绍一下。

史可法当时的身份是南京兵部部长,马士英的身份是大明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兼凤阳军区司令。

根据惯例,从职务上看,史可法和马士英同为局级干部。

事实上史可法却是妥妥的部级干部——他的南京兵部并不是南京市下属的局级单位,而是朝廷真正的兵部——北京兵部外的又一兵部。

一国双兵部?这与明朝的两京制脱不了干系。前面讲过,明朝除了临时的北都洛阳、中都凤阳外,真正的都城有两个:顺天府北京和应天府南京。

与其它朝代不同的是,北南二京并非一首都、一陪都的主辅关系,而是一京都、一留都的并列关系,也就是说,北京是万城之首妥妥的老大,而南京不是老二,而是另起一行并列第一。

两京制最明显的标志是各设一套小朝廷,都有自己的三省、六部、都察院、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总之北京有的南京全有。

好家伙,这三省六部一下子成了六省十二部,大明的管理能力翻倍了,还真是个天才主意。

忽然无厘头想起了一首诗超过了杜甫的《绝句》一倍:四个黄鹂鸣翠柳,两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也罢了,最奇妙的是两京干部同职同级,谁见了谁也不用磕头,互相抱拳行礼便可。

当然了,两京只有一帝,南京政府不会闲着无聊另起山头自己推出一个皇帝。

这时再回头想想三百年前的朱棣迁都。别人迁都是整体搬迁,朱棣却是另起炉灶,其中的意思太明白了:此去风险重重,得在南京留个备份,万一北京朝廷遭到了团灭,南京随时可以启用,丝滑对接,有备无患。

此举说明朱棣是一位卓越的战略大师,是一位极富创新精神的高管,是一位勇猛的战士,是一位优秀的预言家,也是个让人讨厌的乌鸦嘴。

两京的机构重叠并不代表职能重叠。为避免管理混乱政出多门,皇帝明确了南京的分管范围:江苏、安徽、上海全境及浙江、湖广部分县市。

不恰当比喻一下,南北两京的关系可参考现在的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的关系。

两京干部同职同级也为皇帝的干部管理开了一扇方便之门,当皇帝想重用一位臣子、但北京编制已满时,往往会将其安排到南京的同级单位侯补,排排座吃果果,把级别搞上来同时实习熟悉岗位,以备随时启用。

同时皇帝看谁不顺眼、但又不是特别反感时,也往往会束之高阁敬而远之,将其调到南京,给足对方面子,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也就是说,在干部管理方面,南京有两个作用:一是后备干部库;二是鸡肋保鲜库。

南京政府官员中,其中三个官位比较打眼:

一是户部尚书。户部管财税,而南京片区是鱼米之乡,又是织造之乡,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在这里嗖嗖地猛长,南京户部可谓富得流油。

二是兵部尚书。此岗位统管大明的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绝对的实权岗位,在乱世更是地位凸现。

三是礼部尚书。此岗位无实权,但却是进入内阁的最佳跳板,前程远大。

我们马上要请进的史可法,正是南京政府的二号人物——兵部尚书。

史可法是大忠臣,能与其并列的只有屈原、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寥寥数人。

史可法的老家是河南开封——也就是朱元璋时期的北京——感觉有点乱。

由于史可法的形象太过优秀,事迹太过突出,大家对其都有一定了解,本文首先介绍一下史可法的野史。

圣人云:不凡之子,必异之生;大德之人,必得其寿。

这句话两重意思,前半句是说优秀人物的打开方式比较新颖,后半句是说优秀人物待机时间很长。

简单介绍一下优秀人物打开时的三大特点。

一是优秀人物成孕容易。自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怀孕生子对所有家庭都是大事。而怀孕的难易程度因人而异,有些家庭太过困难,因此养活了无数的专科医院;而有些家庭怀孕则太过容易,又因此养活了无数的专科医生。优秀人物的孕育更简单,甚至可以进行单性繁殖和无丝分裂,如做了个怪梦、跟石头人结婚、踩不知名的大脚印、吞食鸟蛋等都可能成孕,任何避孕节育措施都没用,一不小心便着了道。

二是优秀人物天生异相。比如有人出生时嘴里含着石头,有人手里握着玉钩,有人腰围玉环(有人说是妊娠纹),有人头印弯月,有人双耳垂肩,有人双目四瞳,还有一出生就满嘴白牙,总之这类人大都天赋异禀,前途无量——至于出生时手里握着接产护士的戒指的婴儿属于小偷家学,不在此列。

三是优秀人物打开时动静大。天地有感,异象伴随,比如紫气东来、祥云绕第、红光满宅、电闪雷鸣等,真龙天子出生前其母常会梦见红日入怀、青龙绕屋;王侯将相出生前其母会梦见狮子老虎之类的猛兽或者乌龟麒麟之类的瑞兽。

总之名人都有来历,N世前也是名人,上应天星,下凡度劫,触发任务后回归天上,然后复盘总结,总之怎么来的和怎么没的都得整明白了。

史可法也是按模板走的,其孕育比较特殊:某天,史母梦见了文天祥,然后发现自己怀孕了。

史可法的降生也不凡:早上红日,傍晚红霞,晚上产房内红光满屋凝聚不散。

且不问这些野史对不对,只问你野不野吧。

问题来了:史母为什么会梦见闻天祥?

唯心主义者认为梦是超时空神秘力量对未来的投影和预告,与生死轮回祸福吉凶密不可分,因此他们认为史母梦文天祥是昊天上帝在冥冥中安排。

这种说法有趣但不靠谱,有点牵强附会。史可法的一生确实是文天祥的翻版:生于末世,成绩优异,德才兼备,官至宰相,大战异族,回天无力,英勇就义。但他不可能是上天安排文天祥再次转世,因为总感觉上天这是解恨和惩罚文天祥,一次不解恨再来一次,一世一解恨再来一世——上天不至于这点格局,非逮着一个好人祸祸。

而科学研究者认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体内外各种刺激影响大脑皮层弥散性抑制状况下抑制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他们认为史母梦见文天祥只是因为近期在看《宋史》《文天祥传》之类的历史读物。

这种说法无趣但有道理,这给备孕夫妇提了个醒:想要生出一个优秀的宝宝,科学胎教很有必要,翻阅名人传记是个不错的选项。如果经常刷流量视频、追修仙小说甚至刷一些三俗的东西,生下来的孩子怎么样还真难说。

野史说明一个问题:优秀是上天安排,成功是命中注定。

命运天定的典型是丑小鸭。丑小鸭的故事不是童话,而是现实:丑小鸭好吃懒做不务正业长大后仍是天鹅,时间到了便会飞向蓝天;那些真正的鸭子无论多么勤劳勇敢坚强高尚,其最高成就无非是一只优秀的鸭子,要么下蛋要么进烤箱。

按照宿命论说法,我们的努力只能帮我们超过不不努力的自己,努力过才知道先天的差距无法弥补,当我们努力跑向终点时,只会悲哀地发现有些人出生在我们的终点。

史可法成才过程中还有个故事让人津津乐道:19岁这年,史可法参加高考,为节省住宿费,寄宿于一所荒山古寺,读书困乏,不知不觉中睡着。

时任北京市教育局局长左光斗微服私访,看见案上放着刚写成的一篇文稿,闲着无聊顺手拿起来一读,非常赞赏,大呼绝妙文章,当下把自己的貂裘脱下来,盖在熟睡的史可法身上。

籍此偶遇,左光斗将史可法收作弟子,并认为史可法抱负宏大和才略超凡,“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史可法师从左光斗是真,但以上故事则不是很靠谱:史可法从小不差钱,不需要为了省两个小钱露宿荒郊野外;左光斗日理万机,不会在天气恶劣的三更半夜去一个野外破庙。

左光斗确实要求过史可法继其“志”,但我们不知左光斗的“志”是什么。如果是当道德模范精神圣贤,史可法堪担大任;如果是力挽狂澜挽救大明,左光斗看走眼了,只能是心事终虚化。

史可法的野史中充满了唯心主义宿命论,太打击我们的自信。因此我们还需研究正史,找找自信,如果读者真有慧根,能从史可法的成才轨迹中学上一星半点,也足以让作者欣慰。

第一,史可法接受了母亲方面的良好教育。一般家庭妇女看的书是《女诫》《内训》《列女传》,个别跳脱的看《西厢记》《牡丹亭》,像史母这样看史书的不多。有了这样伟大的母亲,孩子大方向上不会跑偏。

第二,史可法接受了父亲方面基因优秀。史可法父亲世袭锦衣百户,正六品,相当于现副厅级。副厅级不是很高,但绝对不低,对普通百姓来讲完全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第三,史可法接受了名师指点。史可法的导师真的是左光斗——著名革命家、文学家、东林巨子、朝廷高官,这样的大腕老师漏出来点就够一般人消化半天了。

第四,史可法后天的努力。史可法家的厅级是世袭的,不需努力便能衣食无忧,但史可法硬是凭借自身努力将厅级拔高到了部级,可见其有多卷。

优秀的基因,良好的环境,正规的教育,端正的学习态度,史可法毫无悬念地取得了好成绩:先是华南八省市状元,后来中了进士——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最高学历,如此成绩显然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能得来的。

若说是史可法的野史让我们失望,其正史更让我们绝望,对我们普通人可谓全方位碾压,找不到赶超的方向。

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寒门出贵子太难了,唯一能指望的哪天突然某血脉激活天赋觉醒,小宇宙爆发,吊打同类一切炭基生物。

若连远古的基因血脉也没有,只能比狠了,通过变态的学习来逆天改命,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三更灯火五更鸡,夜照明灯下苦功。

但不得不说,狠也是一种天赋,有的人天性散漫,有的人自控能力超强,非要因为一个指节不响而把指头撅骨折了。

并且,狠也不独属于穷人,谁说有钱人家的孩子不能努力?张溥的故事大家都还记得。

总之,史可法身上既有宿命传说,又有励志故事,但都否定后天努力,满满的负能量毒鸡汤。

宿命传说和励志故事一样违反了科学道理,但励志故事比宿命传说比更坑人:宿命传说一看就是假的,能逗人一乐,励志故事则似真实伪,套路满满,诱人徒劳无功。

因此,当我们感慨岁月匆匆而一事无成时,当我们感慨不是天生丽质倾国倾城时,当我们准备通过梭哈而暴富时,可以先问问父母我们出生时有什么异象。

如果没有,最好别跟自己和跟老天爷置气,别好高鹜远,放弃幻想,接受平凡,脚踏实地,小富即安,知足为乐。

闲庭独坐对闲花,轻煮时光慢煮茶。

不问人间烟火事,任凭岁月染霜华。

许多聪明人努力了一辈子才能发现,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人生的真谛在于混,混日子才是真正的幸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