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朱元璋造反?我也反了!
第三十六章 军中大比武(旧版)

无支祁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过年这近一个月的闲暇时光,总归是要找点儿事干的,可士卒们连着训练那么久了,总不能过年还让人家接着训练吧?

让他们闲着吧,也不合适,几万青年壮丁整天无所事事,不可能老老实实待在军营里睡大觉,总会有一些人惹出事来。

“军师啊!咱们趁着过年没事干,在军中搞一些竞技比赛怎么样?”

范息澄捻着小胡子想了想说道:“嗯,我看可行!是得消耗一下他们的气力,免得惹是生非触犯军规!”

“咱们设置些奖项,对所有军事技能都搞些比赛!”

冯定邦这是要在全军搞个大比武啊,这事的确很有必要。

平时这帮人谁都不服谁,尤其是一些基层军官将领,他们天天暗自较劲儿。

正好借这个机会让他们各自充分发挥一下才干,好好地认清自己!

冯定邦把几个将领叫过来轻松地闲聊了一下,最后列出几个大类,有徒手拳脚功夫,有兵器,有比弓弩,这些都是单兵作战技能。

另外还有团队比试,有列阵冲锋、有信号识别、有多兵种配合等等。

总之,只要是打仗能用到的,方便拿来比试的,全都设置了。

这些项目排练、比试加上颁奖,怎么着也得十来天。

冯定邦把比赛科目传到到各营,给他们三天时间报名和准备,三天之后,也就是正月初五正式开始。

最受欢迎的当然是拳脚和兵器格斗,这两个都安排在前面。

报名拳脚徒手格斗的总共有五六百人,看来自认是高手的很多嘛!

上午先来了三轮预赛,随机两两对抗,筛选后剩下六七十个。

兵器差不多是一千人,三轮筛选后剩下百十来个。

为了不让士兵凶残斗狠,比赛都制定了很多规则,还配有现场裁判。

拳脚比赛,冯定邦根据现代散打规则做了一些改动,毕竟他大学练过两年散打,相对比较了解。

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能袭击后脑、裆部和脖子,摔倒在地不能立马起来就算输了。

毕竟战场环境不是擂台赛,倒地不能马上起来那就非常危险了,很可能被对手或其队友趁势扎上几个窟窿。

兵器比赛变化有点儿大,不能真的拿铁家伙互博,全都换成了木匠做的木头家伙。

兵器主要是刀枪,也就是木刀和长棍。兵器比试时间其实很短,毕竟没人能被刀砍几下被枪矛扎几下还能继续满血战斗的。

所以只要裁判看见谁身上先挨了两下,就会判定他输。

冯定邦在场边看着这帮菜鸡互啄,感觉很有意思。这还是自我感觉良好主动报名的呢,大多数士卒还不如他们。

他看着一对一兵器格斗,也就三下五除二就结束战斗了,要是杀敌这么顺溜还行,如果是敌人杀我这么简单,那可就不好玩儿了!

他以前让木匠和皮匠制作了很多盾牌给步兵使用,但那都是些笨重大家伙,主要是用来群体作战抵御箭矢或枪矛。

其实就是队伍前边的那批人掩护后面队友用的。

关于单兵格斗使用的轻便盾牌,义军这边几乎没有,元军里面装备也不算太多。

这个有必要搞一下,关键时刻哪怕随便挡个几下,就能挽救一条义军士卒的生命啊。

用什么材料做呢?

木头最廉价易得,可做成伞状弧形很麻烦,还得拼接,非常容易散架。薄了不经砍,厚了又太重。

牛皮倒是挺好,弄个两三层不容易砍烂。可是这年头牛都稀缺,牛皮它能不稀缺吗?费尽心思,能装备两千人就不错了。

再说了,有足够的牛皮,做软甲保护全身不香吗?

冯定邦想起了《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火烧三万藤甲军的桥段。

藤条、荆条这东西,又细又长又有任性,还特别轻,最重要的是便宜易得。

这玩意儿用来做单兵手持的小盾牌,战场上肯定好用,一定能够大量减少伤亡。

想到这里,冯定邦看着擂台嘴角情不自禁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这些单兵技能的比赛,不是只设置了前三名,前十名统统有奖。

第一名奖金三十两、第二名二十两、第三名十两,后面都是六两。

冯定邦让冯云在旁边看着,这些参赛选手只要合适就全部收拢过来纳入他的亲军队伍。

他的警卫队伍始终保持在最初的两百人规模没有扩充,现在正好借此机会增加一些个人技能突出的猛人。

这倒不是什么私心,将帅的亲军护卫非常重要,别看平时跟仪仗队似的没啥用,关键时刻全指着他们保命了。

当年孙权率十万大军攻打合肥,差点儿被张辽带领八百敢死队给冲阵斩首。

主帅亲临战场可以极大地鼓舞士气,但这个做法也是双刃剑,要是被敌方把主帅当场干死或重伤,那就会全军恐慌溃败。

就算大军没溃败,可主帅被人俘虏了,那跟失败也差不多,以后是没有威信再统兵领将了。

因此,必须得有一支强悍的亲军队伍作为最后的屏障,至少兵败跑路的时候可以掩护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