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朱元璋造反?我也反了!
第三十五章 过年(求收藏、鲜花)(旧版)

无支祁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冯定邦本来是想搞点儿小动作占点小便宜的,没成想却偷鸡不成蚀把米。

“胜败乃兵家常事!”他不断地安慰自己,免得冲动失去理智犯下更大的错误。

这件事算是让他清醒地认识到了目前的现实,放弃幻想和投机取巧,脚踏实地地招兵、练兵才是正道。

无论如何,眼下这个把月是没有工夫了。一则天气实在寒冷;二则要过年了,解决几万人的过年问题可不是个容易事。

大家提溜着脑袋跟你混,关键时候总得表示一下做做样子嘛,还有比过年更好的全军同乐的机会吗?

其实刚进入腊月,冯定邦就开始着人去办了。

年货最终要的当属猪肉,他派出了五百人去办这个事情,尽量以买猪为主。

他简单算了一下,现在义军士卒和后勤、文官等等,总共人数接近六万。

每人按五斤肉算,那就是三十万斤,差不多一两千头猪,这可有点儿难办,估计附近三五十里范围都凑不够这么多猪。

先买买看吧,如果不够就再买些老牛和羊凑数。

牛和驴骡是有这么多的,但谁舍得杀了吃肉啊?就是义军现在有钱买,那也都是他辖区里的生产力,冯定邦当然舍不得!

经过一二十天的搜罗,猪和牛羊勉强凑够了,除了猪肉外,普通士卒每人再额外发三十斤粮食,算是给他们家里人的。

这算是冯定邦能尽的微薄之力,在这个魑魅魍魉妖魔鬼怪横生的时代,让他们能踏实地吃上几顿饱饭。

除了一心准备过年之外,冯定邦还命令中牟和开封城的守将,务必小心提高警惕,防止元军趁机偷袭。

没准上次郑州元军占了点儿便宜,反其道而行之,到义军领地搞个偷袭呢?

现在双方势均力敌,大行动搞不了,但是会不断搞小动作恶心膈应人,因此不得不防!

过年那天,冯定邦命令炖猪肉和牛羊,还烙了很多大饼蒸了很多馒头,让大家敞开了吃。

除此之外,他还每人给发了二斤酒。

本来他还想给他们三五斤肉脯或腊肉带给家里人吃的,但一想到猪肉紧缺,士卒也回不了家,就作罢了。

这些士卒大多就是目前义军控制区域里的百姓,离家并不算太远,如果不是战况紧张的时候,冯定邦是允许一部分人回家探亲的。

毕竟人家玩命挣军饷,不全是为了自己吃喝,很多人还有爹娘、老婆孩子要养活呢。

考虑到兵饷大多都是粮食,或者银子不一定买到粮食,毕竟战时物价极不稳定。

冯定邦想起他以前读书学历史的时候,关于银票的设计。

他设计了一种票引,士兵领饷时可以领银子或者票引,也可以用银子换票引。

义军控制区域不可能所有税粮都转运到开封来,各地会自留一部分,士兵回到家乡就可以凭借票引领取对应的粮食。

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冯定邦的义军毕竟还没那么强大,控制区域有限,当然没办法铸造发行自己的货币,毕竟百姓和其他区域的商贸交流还是很频繁的,人家未必承认你的货币。

银子虽说是硬通货,但是存有量太少,适合大宗巨额交易,普通老百姓那仨瓜俩枣的根本不适合用银子,还不够费劲分割损耗的。

因此冯定邦想到了这个办法,票引只在义军之间流通,更像是现在的专属购物券。

民间不受什么影响,一切交易仍旧如故,用银子、铜钱、或者以物易物都可以。

过年那天,冯定邦照例和大家在同一个锅里吃饭,并且还拉上了其他将领一起。

这里的饭他早就习惯了,技术啥的比较落后,加上北方物产种类贫乏,菜的种类很少,大多以炖煮为主,炒菜极少。

由于铁锅太差劲,就算是炒菜,也得放很多油,跟煎炸出来似的,冯定邦实在受不了。

地理教材上说南方物产丰富,北方是粮仓或者粮食基地。猛一看是一回事,像是再说南北都是粮食丰盛。

其实并非如此,南方物产丰富说的是物产种类多,并不是说产量多,北方产量多但是种类单一。

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嘛,北方哪怕几百里平原,能吃的东西无非就是一些谷物和少数野菜果蔬。

南方一个山头可能就有几百种能吃的东西,种类数量上完胜。

冯定邦还记得元明时期传入中国很多农作物,可仔细一打听,这时候的人就只听说过胡萝卜。

他还想雄心勃勃地在义军控制区域大量普及推广土豆、番薯、玉米啥的高产作物呢,合着以前知识点记岔劈了,这几样东西都是明清传进来的?

没文化真可怕啊,历史文化不到位更可怕!

过年之后,冯定邦一直在思考以后的走向,元末的动乱可是持续了一二十年呢,以后的路还很长,他必须得等待合适的机会。

他目前的处境像是盆里的王八,除了向上往天空发展,四面都行不通,既然如此那就没必要费劲四处扒拉做无用功了。

踏踏实实等待大雨到来,那时江海湖泊任你翻腾!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