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易讲
第一章 学而篇(旧版)

合易

短篇 |  杂文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学而篇

(讲个人作学问的内在修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时常

习——温习

说——通悦,喜悦,愉悦

译:学习了新知识而时常温故知新,不也很愉悦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知己,或者朋友,亦或是志同道合之人

远方——不一定指很远的地方,有时候也是近在迟尺的

译:有懂你的知己来了,不也很高兴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心生怨恨

译:别人不了解你而不心生怨恨,不就是君子吗?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孝弟——孝,指对待长辈孝顺,弟,指对待亲朋好友真心

犯上——作奸犯科,或者不译

译:君子做人谨遵孝弟而喜欢作奸犯科,是基本没有的。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译:不作奸犯科而喜欢作乱犯恶的,至今没有啊。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务本——致力于根本

译:君子做事致力于根本,根本立住了自然有准则了。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谨遵孝弟原则的人,他为人处事以仁为根本。

“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花言巧语

令色——姿态做作

译:花言巧语姿态做作,很少有人是仁义的。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我每天对自己反省数次,为别人做事是否不合乎忠义?与朋友交往是否不合乎诚信?学到的知识是否不温习?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道——领导

千乘之国——国家,地区,单位等,泛指一个地方

时——时机

译:领导一个地方时,做事要恭敬认真从而下属信赖,使用物品节约而且还爱属下,使用人时要把握时机。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贤贤——看到一个贤人很好

易色——改变态度——肃然起敬

译:看到一个贤人很好就肃然起敬;为父母做事,能竭尽全力;为领导谋事,能致力于自身该做的事情;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虽然没上过学,我也肯定认为这是一个有学问的人。

.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重——自重

无友不如己——没有人不如自己

惮改——害怕改正

译: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威严,所学的也不坚固。主事忠诚守信,认为没有人不如自己,有过失不要害怕改变。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追远——害怕结果就要去追求初因

(菩萨畏因,凡人畏果)

译:害怕结果就要去追求初因,民德自然归于醇厚了。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子禽向子贡问:“老师来到邦国,必定去了解这个国家的政事,是求官呢,还是向这个邦国提建议呢?”子贡说:“老师是温、良、恭、俭、让以得之的。老师的追求不是普通人所追求的,怎么能与普通人的追求相提并论呢?”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父母健在,看这个人言行举止是否合乎孝道;

父母亡,看这个是否不改初心,言行一致;多年对于父母不改初心,可以称之为孝了。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先王之道——列祖列宗的文化,古人文化,天朝文化

知和而和——知道了和便持有一定尺度去调和

译:有子说:“礼节的用处是以和为贵。先王的准则是以美为主,小大准则都是由此而来。有不行的准则,知道了和便持有一定尺度去调和,不去用礼节去处理中和也是不可行的。”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信——信用,诚信

义——义者宜也。恰到好处之谓宜,义便是礼的中和。也包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之心,忠义之气。

复——恢复,兑现

译:讲究诚信合乎于义,说的话可以兑现。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恭——态度恭敬

礼——礼数,礼貌,规矩

译:做人态度恭敬合乎于礼数规矩,便会远离无谓的耻辱。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因——动机,天朝文化

亲——亲亲,仁民爱物

宗——宗仰(推崇,景仰)

译:动机不失去仁民爱物,就可以推崇。

延伸——普通人绝对无私是做不到的。

(道家佛家的大爱,大公无私,以及如今的功利主义

都是极端无私和自私的。也就是圣人和小人)

如今的大部分普通人都是有私心的,儒家文化便是教导普通人的。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敏——勤快

译:孔子曰:“君子饮食不求饱腹,居所不求安定,做事勤快而谨言慎行,就有道而正其身。可以说是好学问的修养。”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子贡说:“贫穷而不去献媚,富裕而不骄横,怎么样?”

孔子曰:“还可以。不如安贫乐道,富贵而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里说:做学问还要像玉一样地切磋琢磨我懂了。”孔子说:“赐(子贡的名字)啊,现在可以开始读书了,也可以开始读诗了,(因为我刚刚提示了你一个道理),你自己就能够另外推演出别的道理来。”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不害怕别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