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们是废物皇帝
第二十五章:试点对大宋朝廷的震惊(求收藏,求评价票,求鲜花)(旧版)

日渐消肉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杨凡:“百姓是最容易被满足的,也是最容易感念别人恩德的。”

士族之人锦衣玉食,胃口巨大,一点小恩惠却满足不了他们,但是百姓却不一样。

他们本来生活拮据,这个时候只要一些小恩小惠,就能让他们对皇帝感恩戴德。

杨凡:“所以,只要牢牢抓住百姓们,有此作为后盾,士族又算什么?”

“只要给天下百姓一条晋升的通道,他们就能做出巨大的成绩。”

“这些百姓都是自小苦惯了,他们不畏艰险,不怕吃苦,对人和善。”

“比那些只知道自身利益的士族们,不知道好上多少倍。”

“所以,这天下百姓才是根本,士族只不过是陪衬,如今却是反了过来,重士族而轻百姓。”

“如此本末倒置,你们的天下不亡才怪了。”

当啷~~~

大宋世界

赵佶的三天口粮,一碗白粥掉在了地上,摔得四分五裂。

他面目呆滞,口中喃喃自语“朕有天下黎民,朕还怕什么?”

“有百姓作为后盾,朕将无所畏惧!”

赵佶兴奋了,他终于知道自己应该走的道路了。

看这满朝文武,得了优待还不满足,搜刮天下百姓以富自身,导致民不聊生,民怨四起。

这些士族才是他老赵家的最大敌人啊。

下方众臣舔了舔发干的嘴唇,觉得赵佶太浪费了。他们已经大半天,就只舔了一点白粥。

赵佶十分兴奋,在杨凡的帮助下,这才知道谁对自己才重要。

看着满朝文武绿油油盯着地下洒了的白粥,赵佶的眼睛眯了起来。

群里杨凡接着说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就是特么的狗屁,只要皇帝制定好了百姓上升的通道,谁都能成为士大夫。”

赵佶连忙问道“百姓如何才能上升阶层,成为士大夫?”

杨凡:“这很简单,由皇帝的名义开办学堂,各地百姓家中的适龄儿童,都可以入学习得知识。”

“这样从小培养的天子门生,自然会对皇帝感恩戴德,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学子学了知识都拜入了朝中大臣门下,最后和皇帝对着干。”

“所以,皇帝只有让天下民心所向,才是正真的九五之尊。”

赵佶双眼放光,根据杨凡的描述,他好像看到了天下臣民拜服。

大宋朝所向披靡横扫异族,天下无敌的宏大场景。

随即赵佶就将这皇家书院的事情,告知给朝中大臣。

这一瞬间,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这一招太毒了,等于直接断绝他们这些报团当官的后路。

他蔡京为何能青云直上?还不是因为朝中有人,再加上自己能哄得皇帝开心。

如今他坐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深知朋党的重要性,蔡京门下的弟子不计其数,就连他自家的仆人都能当官,自家婢女都被封为夫人。

所以,蔡京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陛下,让天下百姓读书,开智明理自是好事,不过所耗甚巨,如今国库不甚充盈,还有那宋江带领一帮泥腿子造反,如何有多余的钱财建立书院?”

这话得到了大部分朝臣的认同,如今内有起义造反,皇帝官员生活奢靡,耗费钱财不计其数,外有金国虎视眈眈。

那里有多余的钱财去建什么书院?并且按照赵佶的意思是,这书院还不是只建立一处,还要在全国各地都建起来。

这其中所耗费的钱财有多少?

把整个大宋朝的税收全部拿来建,恐怕都不够啊。

李纲也不太同意,你这想法是好,但问题是不切实际,步子太大容易扯淡啊。

于是李纲上奏道:“陛下,这建造书院是好,不过耗费太大,恐负担不起啊。”

蔡京见到这个刚正的李纲第一次符合自己的建议,十分意外,投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却别李纲一个白眼挡了回来。

赵佶连忙求助杨凡。

杨凡:“这好办,你先在一个地方试点,效果显著再推广到全国各地。”

“这样一来对于国家财政也没有太大的压力。”

“同时将这个消息放出去,让百姓心中有所期待,感念皇帝的恩德。”

赵佶大喜,这个办法好哇,试点!

满脸兴奋洋溢,大仙不愧是大仙,在他们这些凡夫俗子看来天难地难的问题,大仙随便几句话就能解决了。

得了指点,赵佶淡定的对大臣们说道:“朕也知财政堪忧,所以此法现在一处试点,然后再行推广开来。”

李纲蔡京等人疑惑,什么叫试点?

赵佶解释道:“试点就是将一项新的政策,现在一方试行,察觉其中的问题不断改进”

“等到政策完善了,再到全国各地推广。”

李钢整个人惊骇得无以复加,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求收藏,求评价票,求鲜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