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们是废物皇帝
第二十四章:士族为恶甚巨!(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旧版)

日渐消肉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朱由校正听着下方朝臣的奏折,突然就愣住了。

侍立一旁的曹化淳见状,连忙屏气凝息,不敢发出一丁点儿的声音。

同时暗示下方正宣读奏折的臣子,保持安静。

众臣见朱由校又陷入了那种缥缈的状态,知道杨凡大仙又找朱由校聊天呢,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根据以往的经验,等到朱由校这种状态过去,又会从杨凡大仙那里求到新的治国方针。

“万幸,我大明皇帝能连通天上的杨凡大仙啊!”

群里

杨凡接着说道:“天下黎民百姓自然是多过士族的。”

再问群里皇帝们,“士族和黎民百姓相比有何区别?”

这。。。群里皇帝们无言,在皇帝看来士族和百姓有区别吗?

没区别,因为都是皇帝的臣民,皇帝都能掌握他们的生杀大权,所以对于这帮皇帝来说是没区别的。

朱由校开口问起朝臣:“杨凡大仙问朕一个问题,这天下的士族和百姓有何区别?”

“这。。。”

朝臣们议论纷纷,不知道杨凡大仙此话何意?

因为他们也觉得这两者没什么区别嘛。

“启禀皇上,臣看来这士族和百姓的区别,在于读书明理。”

孙承宗排众而出,给出自己的回答。

朱由校略微沉思,便将此话发到了群里。

皇帝朱由校:“朕的老师孙承宗说,百姓和士族区别在于读书明理。”

赵佶一看眼神一亮,不能让朱由校专美于前,收起聊天群问起了大殿之中的朝臣。

“众位爱卿,士族和百姓有何区别?”

声音不温不火,却在这寂静的大殿当中变得格外洪亮。

“臣以为,士族和百姓的区别在于,百姓整日为生计奔波无法他顾,士族则读圣贤书明天下道理。所以士农工商。士族最为重要!”

蔡京身为百官的领头人,自然当仁不让站出来回答赵佶的问话。

赵佶将此话原封不动的打在了聊天群里。

杨凡说道:“对于皇帝来说,百姓相对于士族是较好控制的。”

“士族之人,本身便家境优渥衣食无忧,再进一步便是入朝当官。”

“而百姓呢?再进一步不过是想从果腹到温饱,所求的大不相同。”

“百姓所求甚微,士族所求甚巨。”

“如有士族为祸一方,便能导致一方百姓苦不堪言,最后被逼得起义造反。”

“赵佶,你那宋江起义就是如此,百姓被逼,此时若有一人高呼便能趁此起事。”

“所以士族为祸甚巨,百姓为祸甚微。”

杨凡顿了顿,等这些人消化完这段话。

这话如同晴天霹雳,劈得这些皇帝全身漆黑,头发倒竖。

大宋世界

赵佶一思此话,便觉道理深厚。

百姓不过一家几口人,几亩薄田,他们无权无势,最容易被士族们欺负。

而士族往往是管理一方的百姓,如果一方的士族如此对待百姓,必然导致一方国土不得安宁,最后甚至百姓被逼造反。

有些地方山高皇帝远,那里的士族一但为恶,便如同黑云压城惶惶不见天日。

弹簧压的越狠,反弹的就越高。

这些被压迫的百姓一但起事,所造成的后果简直是毁天灭地的。

不管哪个时代,农民起义都是这个王朝混乱的开端。

秦朝陈胜吴广起义,三国黄巾起义,北宋方腊造反等。都是王朝灭亡的开端。

“如果整个大宋的士族都是如此的话,那起义的可就不止宋江这一波了。”

赵佶联想到自家江山正有人起义造反,这么一对照,顿时觉得全天下的士族没一个好东西。

他赵佶虽然喜欢石头,但没有让你朱勔去鱼肉百姓啊。赵佶打心眼里觉得自己是一个好皇帝。

对待百姓们,他还是挺在乎的,只不过都被底下的百官士族们借机发挥,搜刮民脂民膏。

赵佶蹭的一下从龙椅站起,吓得下方百官手里的百米粥都差点撒了。引来一片幽怨的目光,这可是三天的口粮啊!

赵佶急了,连忙问道:“杨凡大仙,如何才能对百姓好点,让他们安分守己不造反?”

皇帝朱由校:“同问”

皇帝胡亥:“士族就是狗东西,不能对他们好,他们掌权了就想再进一步当皇帝。”

“那赵高就是如此,天天欺负朕。”

皇帝杨广:“此话大有道理,天下士族都该杀。”

皇帝李隆基:“对士族太好,导致尾大不掉。”

“现在要想砍掉士族的手脚,太难了,一个不好就会激起反抗。”

唐朝的乱象就是藩镇割据所导致的,这些各地方的土皇帝,从当地百姓身上搜刮钱财用来招兵买马。

唐朝皇帝们倒像削弱藩镇,奈何天下藩镇大势已成,数量太多最终也没能成功,反而导致他们越来越强大,最后直接葬送了唐朝。

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