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大唐多妩媚
第四十六章 差点贯穿历史的关陇门阀(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隔天,早朝。

太极宫,太极殿。

文官居左,武官居右,满堂朱紫贵,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漂浮于整个太极殿之中。

李二陛下无精打采的端坐在点缀有各式折枝花卉,看上去富丽堂皇的龙榻(也就是后世的龙椅)之上,用大袖遮着口鼻,一边打着哈欠,听着下边一个两鬓斑白,位列于文官首位的臣子汇报各项事务。

一边漫不经心的撇了一眼同样精神萎靡的程咬金、秦琼、尉迟恭三人,心中不禁嘀咕到:程处默那个混账东西从哪儿买的葡萄酒,这愣怂不会买到假酒了吧,怎么老子就喝了那么几腕,今日便一点精神都提不起来了呢?

李二陛下不会承认自己酒量不行,反倒是将这个锅丢到了程处默的身上。

不过要是程处默知道这事儿的话,怕是会忍不住哭出来,陛下啊,您那叫几腕吗?明明是几坛子上等的西域佳酿好不好。

没错,昨天在解决了契苾部落这块心病后,李二陛下心头爽快之下,便让程处默去买酒,这几个老酒鬼和小酒鬼坐在饭桌上,可想而知会是什么结果。

喝到最后,程处亮和秦怀道、尉迟宝琳嚷嚷着要带各自的父亲和李二陛下,去平康坊听曲儿寻乐,还是拦都拦不住的那种。

呃.....也是没谁了。

好在后面,这三货都喝趴下了,不然长安百姓怕是又得把这八卦传的满天飞。

皇帝和三个当朝国公夜宿平康坊,嘿,多稀罕,多新鲜。

最终嘛,叫嚣着‘朕要平辽东’的李二陛下,被宫中来的人,以及缇骑给接回了甘露殿。

程咬金三兄弟喝到兴头上,嚷嚷着“陛下若要征辽东,臣愿当先锋”,就为了这一个先锋官的位置,三个老杀才差点没打起来,搞得最后各家管事来领人的时候,程处默像是松瘟神一样,急忙让人将三货给抬走。

不然他怕再让三人争下去,自己的聚鲜楼非得被拆了不可。

“陛下,契苾部落首领契苾何力,又请求沙州驻军帮其上书一封,信中言明:实有诚心,若至诸夏,死而不恨。”

就在李二陛下想着昨晚尉迟恭大战程咬金,秦琼暴打这两大老粗,心头直傻乐的时候,下方一个同样位居于文官之首的中年出列拜道:“此话在臣看来,可谓是情真意切,表达了契苾部落诚心归附吾大唐的一腔赤子之心。”

“要臣说的话,陛下莫不如就允准了契苾部落的内附吧,这样也能让四方诸夷看到陛下的如王阳般的宽广胸襟。”

李二陛下听到是有关契苾部落的事,顿时双眼一亮,摇摇头,将大脑中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抛之脑后,肃然问道:“诸位爱卿,觉得辅机此言如何?”

没错,这个中年文官,就是李二陛下的大舅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长孙无忌,字辅机。

“臣觉得不妥!”

他的话音刚落,一个身形削瘦,看上去极为严肃,打扮得一丝不苟,有些苍老的文官拜道:“陛下,夷狄者,与天朝绝域异俗,非中和气所生,非礼义所能化,故不臣也。”

“如此人面兽心之辈,岂可让其内附诸夏,肆意玷污神州之荣耀?”

李二陛下看着这一脸急公好义,大谈华夷之辩,一言不合就把契苾部落开除‘人’籍,贬斥为牲畜的文官,就感觉心中一阵郁闷和不爽。

为啥?

只因这货叫魏征。

也就是那位名载青史的千古人境.....

然后因为这货都快死了还不消停,就被暴怒的李二陛下给推了墓碑....

见到魏征出列,李二陛下也不介意,因为这老货酷喜《春秋》,无论是《公羊》、《左传》,还是《谷梁》等书,他都喜欢看,堪称是中毒已深,深深觉得域外胡人都是一群两只脚走路,‘非中和气所生’的牲畜。

乃是大唐官员里面,鹰派之中的鹰派,哪怕连那些武将在仇视胡人这一件事上,都比不上他。

这样极端的一个人,在契苾部落这件事上若不出言阻止的话,那他也就不是魏征了。

李二陛下淡淡的撇了这老货一眼,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很快就会有人跳出来和魏征打擂台了。

果不其然,在话音落下的那一刻,长孙无忌就像是一只被踩住痛脚的猫咪一样,指着魏征吹胡子瞪眼的呵斥道:“秘书监,汝可是读过圣贤书的人,怎能生出如此狠辣的心肠,圣人天下大同的意愿,难道都被你吃到肚子里去了吗?”

娘咧,这老匹夫是在说尼玛呢?

他是想要与某开战吗?

啊?

难道他不知道某长孙无忌就是正儿八经的鲜卑人吗?

什么狗屁的‘非中和气所化’,这不过就是汉儒为了抱皇帝大腿,而专门搞出来的口号罢了,你他么还当真了不成?

老匹夫,不当人子的混账东西,早晚送你去归西!

长孙无忌这个关陇集团的首领都开口说话了,其他隶属于关陇集团的官员,亦是对着魏征开始了口诛笔伐:

“陛下,长孙宰辅所言甚是。”

“秘书监太过于看重华夷之辩了,毫无一点胸襟和气度,说出去也不怕人耻笑。”

“子曰,以德报怨,圣人之言胸怀何其广阔,秘书监一直沉浸在过去的仇恨之中,不讲目光看向前往,未免有些太短视了,有负圣人教诲。”

“......”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嚷嚷,面上许是痛心疾首,许是阴险冷笑,一嘴的唾沫星子都差点喷到魏征的脸上去了。

这也是关陇门阀迥异于其他政治势力的特征之一。

这个以陇右将门为骨干,发源于汉朝,由汉人和胡人组成,让皇权都极为忌惮的庞大势力,并不是太看重什么华夷之辩,汉胡大防啥的。

比如现下,在朝堂上站着的官员,起码有五层隶属于关陇门阀。

正是有着这种体格和数量,关陇门阀才能贯穿华夏一千年的历史,即使是在中晚唐时期,山东集团式微,江南士绅禁声之时,关陇门阀仍旧活跃于朝堂之中,并且身居高位。

哪怕是后面高宗借着废后的举动,压制了关陇门阀的影响力。

可,那又如何?

一朝辽东风云起,关陇权贵复归来。

错非是后世那位欺负人家孤儿寡母上位的大怂皇帝,极力打压武人的地位,把华夏的血性和脊梁骨给打断,关陇门阀或许能够贯穿整个华夏的历史也说不一定......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