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大唐多妩媚
第四十五章 对答如流,以货比人(下)(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当然了,契苾部落是死是活,其实和程处默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他也完全没有必要冒着得罪满朝文武的风险,去帮他们说好话。

可能够重活一世,谁又愿意看着这个伟大的帝国,再度走上它原本的老路呢?

别说是现在,哪怕是后世,人们也不止畅想过一次,倘若能够返回到梦幻般的大唐,自己应该如何如何...

有些人或许会说这是矫情,但只有穿越者和重生者才知道,这其实是一种情怀。

然则,李二陛下从心中的畅想中回过神来后,没好气的骂道:“混小子,休得左顾言他,朕是问你倘若契苾部落谋反当如何,而不是在询你这些军政大事,就算真的征服了这些胡人,也自有政事堂的宰辅去伤脑筋,还用不着你一个黄口孺子置喙。”

尽管程处默描述的画面很美好,差点让他也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可李二陛下终归不是常人,比起心中的幻想,他更愿意这些画面变成现实。

当然,他也一口吃不成大胖子,这些事情还需要一件一件的去谋划,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契苾部落。

嘶...程处默有些牙酸,心说,得,自己搁这儿说了大半天,算是对牛弹琴了。

神他么谋反当如何?

谋反了肯定是立马发兵去平叛啊,难不成还要放任自流,令其演变为一场类似于‘安史之乱’那样的国难不成?

还有你这什么态度,要人的时候就求我,不要人的时候就骂我,也就你李二是皇帝,还是一个牢牢掌权了军权的皇帝,不然看我不学魏征老头儿那样,喷你一脸的唾沫星子。

想我堂堂程大少爷,无论是游学清河,还是守孝终南,那些大儒和牛鼻子,谁对我不是客客气气的,什么时候敢让我受这种委屈!

是可忍,孰不可忍!

嗯....程处默怒极之下,掂量了一下自己和李二的身份,想了想,忍住了。

没办法,忍不住他拿李二也没招啊,秦琼和尉迟恭两个门神往这儿一座,再加上自个儿的老爹,以及秦怀道一干后起之秀。

他就算想学聂政、荆轲,也打不过这一堆现在和未来的猛将啊。

胳膊拧不过大腿,无法,他只得继续说道:“陛下,对内附之胡人,严令各方官府在安置他们的时候,尽量将不同族群的胡人编于一地,在派遣一批书生去教导这些胡人读书明理。”

“如此,臣敢保证,不需二十年,这些胡人便会成为帝国最忠诚的战士!”

打散、分化、洗脑,这是程处默的心目中,最附和如今大唐局势的处理办法了。

至于其他的办法嘛,这倒也不能说没有,哪怕他想不到,但满清不就是个好榜样嘛。

拉拢胡人的上层贵族,对底层实行抽丁法和喇嘛教,什么苍鹰、孤狼、战勇,统统都得变成软脚蟹。

想那曾经纵横欧亚大陆,让无数民族惶恐战栗,建立了一个恐怖帝国的蒙古勇士,在这一套组合拳之下,从明末的一千万,到清末的不足五十万,差一点就被这不见血的软刀子给灭掉。

也不知道成吉思汗若是知晓这一切,会不会从坟墓里爬起来把所有的女真人都给杀光。

那既然这个方法那么好,为什么程处默却不采用呢?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价格太大了。

抽丁法,抽取胡人青壮组成一支军队,这费用谁出?朝廷吗?

现在大唐用的可是府兵制,所以想都别想。

让那些胡人自费就更别想了,一个个穷的叮当响,指望他们,还不如改变大唐军制来的简单。

喇嘛教,严令胡人家庭里,多出的男丁必须到庙宇里去当喇嘛。

这更不可能了,大唐年间宗教盛行,道观庙宇遍地都是,此举本就引起了士林渔轮和民间百姓的不满,这要是朝堂在出钱去帮胡人修建庙宇,那些缓则和腐儒们,怕是能够把朝廷和李二陛下给黑得底朝天。

要知道,文人杀人,只需一支笔,一张嘴,成本比刀枪剑戟要低多了。

即使杀不死人,也能恶心人。

况且,现如今的大唐虽然底蕴深厚,但还远远没有成长到最巅峰的时期。

想要用这种软刀子来杀人,实在是有些力有不逮。

“陛下,无论汉胡,其实都是人心隔肚皮。”想清楚了这其中的关联,程处默一脸自信的说道:“您若非要问我叛乱怎么办,那草民也只能说一句,发兵平叛,擒敌于塞,斩贼酋头颅悬于城楼之上,以震天下不臣之人。”

“某相信,诸夏锐卒们很愿意用手中的刀枪剑戟,去教那些不服王化的野心贼子什么叫做忠君。”

这句话刚刚落下,李二陛下抚须一笑,正想说话,程咬金他们三个老辈儿,秦怀道他们三个小辈儿,就忍不住率先开口了:

“说的好!”

“陛下,吾儿此言甚是有理!”

“没错,陛下只需予我一万铁骑,我便能为陛下踏平一切阴谋叛乱的贼子!”

“臣秦怀道可挡大军先锋!”

“还有臣尉迟宝琳.....”

谁叛乱,就杀谁!

别说是程咬金他们这些战场上的杀星了,就连李二陛下对这个回答也是极为满意。

对啊。

自己纠结那么多干啥,汉人叛乱,自己要发兵平叛,难不成胡人反叛就不发兵了不成。

天底下可没这个道理。

真要从实际情况上来说,胡人反叛被平定后,下场可比汉人反叛要凄惨的多。

起码大部分汉人的叛乱事件,朝廷都是以安抚为主,只诛其首恶,但胡人的话....

呵呵,其他的不需要多说什么,你只要知道,自商鞅这货搞出了军功后,哪怕是宋明时期,胡人的脑袋也是和军功挂钩的就成了。

程处默见李二和老爹他们终于是从死胡同里走了出来,心中也是有些高兴,感叹自己的一番功夫,总算是没有做一些无用功,当下对着李二陛下挤眉弄眼的说道:

“而且陛下,接收契苾部落,还有一个好处便是他们手中的牲畜。”

“草民想着,陛下虽然泽被苍生,但契苾部落的内附,朝廷始终是要进行一番资源上的倾斜,若是无偿给予的话,恐怕会让内外夷狄轻视大唐,认为陛下是一个软心肠的大好人。”

“当然,草民也知道,长途跋涉之下,这些牲畜可能瘦骨嶙峋,数量稀少,但铁勒人极为擅长养马养羊,想来明年就能有一大批牲畜崽子出窝。”

“故此,草民敢请陛下,将契苾部落所有的牲畜划拨到内宫局账上,交由一位心腹带为打理。”

“还请陛下圣裁。”

说完,程处默对着李二陛下深深一拜......

PS:白天停网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