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大唐多妩媚
第四十三章 对答如流,以货比人(上)(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陛下博闻广记,草民佩服。”程处默笑嘻嘻的又送上了一记不大不小的马屁,迎着众人疑惑不解的目光,这才解释道:“舜帝执干戚舞,修德三年,这才令得有苗臣服。”

“论文教,陛下修德五载,比舜帝还多了两岁,论武功,陛下只花四年便荡平大漠,而今契苾部落率众归降,正是陛下德治与武功最有力的证明。”

“且夫,草民自读书以来,无论是上古圣贤之作,还是今朝大儒之文,都从未有一本书写过,面对内附胡族,君王应当拒绝之语、之篇、之章、之书!”

“恰恰相反,无论是《诗》,还是《书》,在面对胡族番邦内附一事上,都是极为赞同君王将之收入麾下,成为一个光荣的,沐浴在诸夏光耀之中的诸夏子民。”

其实先贤们对于胡族内附之事,何止是极为赞同啊,简直是恨不得穷尽所有赞美之词,将这件事给载入史册,宣扬得满天下都知道。

在这一点上,汉室做得最为极端。

最为典型的一个人就是冠军侯霍去病,他在征讨匈奴的过程中,皆是一边打,一边将沿途遇见的所有异族青年编入军中,这其中不仅仅有匈奴人,更有乌桓人、羌人、丁零人、东胡人、月氏人,并指挥着他们对昔日的同族挥起屠刀。

战后,无论是出塞的汉军,还是中途投靠的异族,军功照算,编制保留,汉室还将水草最为肥美的漠南,赐予他们的家人,以及那些投降汉室的部落,让他们给老刘家养马、养牛、养羊。

最终,在一代代的洗脑之下,在王莽篡汉后,当老刘家那些诸侯王当起了缩头乌龟之时,却是这些胡人的后代,以及他们部落内的贵族,为了一个汉室印玺,就敢和当时如日中天的王莽别苗头。

金日磾这个休屠王的太子,更是为汉家江山的稳固,流尽了自己的最后一滴血。

“先贤为何著书以续写其篇章?”

程处默说话越发自信,目光炯炯的望向众人,整个人隐隐散发出一种绝世名臣的风采:“草民窃以为,此乃诸夏远胜胡族最为有力的证明,也是一位君王向天下人展现自己博大胸怀的最好时机!”

说到兴头上,程处默走出椅子,对着李二陛下俯身拜道:“陛下,天子者,代天牧狩,承养万民,陛下富有四海,纵横八荒,手握乾坤社稷,脚履阴阳造化,博爱万物,泽被苍生,难道连给胡人一个沐浴王化的机会都不行吗?”

嘶~

他这句话一出,在场的人有一个算一个,皆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尼玛,明明就是一个契苾部落内附的事情,怎么在这小子的嘴中,就上升到了先王,诸夏,天子向天下汉人,六合八荒的胡人,展现自己胸怀的高度去了。

照他的说法,好像拒绝接收契苾部落的那人,都将会成为诸夏的罪人一样。

这个罪名可不小,没人担得起。

可偏偏他们又拿不出一个反驳的话语来,因为仔细想想,确实是没有一本书上写着,君王面对内附胡人,应当拒之门外。

想要反驳,却找不到根据,这让一直秉持拒绝态度的程咬金等人,心中郁闷的差点吐血。

李二陛下也被程处默给绕晕了过去,猛然间听闻他的询问,下意识的摆摆手说道:“朕自然不会吝啬到如此程度。”

然而,这句话音刚刚落下,李二陛下就清醒了,指着程处默哭笑不得的开口道:“混小子伶牙俐齿,巧言令色,朕都差点被你给绕晕了,诗书礼乐,先贤言行,虽然没有让君王拒绝胡人内附,但古时的情况,又怎么能和现如今比呢?”

到底是皇帝,思维灵敏,一句话就点出了程处默话语中的漏洞。

秦琼等人也是纷纷恍然大悟,心说,对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你小子虽然开口先贤,闭口诗书,语带先王,话含圣贤,但古时的情况,又怎么能和现如今的大唐相比呢?

不由得,他们又扭头看向程处默,想看看他准备怎么回答。

李二陛下说完后也是有些紧张,因为程处默接下来要是唯唯诺诺的说不上一句话,那就证明这混球也是一个光说不练的假把式,不堪大用。

相反,若是对方应对得体,那就证明这混球虽然平素没个正形,但却像是璞玉,只需稍加雕琢,就能委以重任。

只是,或许连他们自己都没有发现的是,现如今他们已经将刚才的看法抛在了脑后,反倒是对于这场问答报以极为严肃的态度。

一个皇帝,三个当朝国公,竟然都在等候一个黄口孺子的回答,这一幕若是被外人看见,怕是会在整个长安的权贵圈子里,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陛下慧眼如炬,那草民就不托古了,和陛下掰扯掰扯现如今。”

程处默倒是不知道众人复杂的心理活动,或者说他知道了也不介意,想要自个儿去当官,下辈子吧。

年轻人有什么想不开的,非要步入朝堂去和那些老狐狸争斗啊,老老实实等待老爹两腿一伸,继承爵位,当个清闲国公才是正道。

对着李二陛下微微拱手,程处默笑着说道:“陛下和朝廷诸公的顾虑,要是草民猜的不错,应当在于粮食、农具、房屋、以及在哪个州划拨土地给予契苾部落休养生息,以及这些铁勒人是不是心怀不轨等问题吧。”

“没错。”李二陛下还没说话,秦琼就说道:“处默,契苾部落始终是突厥麾下势力之一,朝廷怕的就是引狼入室,并让散播于我大唐境内的各地胡人,产生什么不好的坏心思。”

秦琼说这话的时候,不断的给程处默使眼色,示意他不要乱说话,一定要慎重。

程处默眨眨眼,表示收到,然后才说道:“陛下,无论如何,朝廷的担忧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可在草民看来,这却是荒谬至极。”

“哦,何解?”李二陛下心中一奇,急忙问道。

身为当朝天子,他知晓的情况要比程处默和秦琼都多。

其实自大唐成立以来,其实不单单有一个契苾部落请求内附大唐,特别是前两年的攻克突厥战争过后,内附的胡人数量,攀升到了一个巅峰。

这已经引起了整个朝廷,无论是关陇门阀,山东集团、江南士绅集团、五姓七宗等汉人集团,还是那些胡人集团,哪怕是军方,对此都是颇有微词。

汉人集团的想法很简单,胡人内附,必然会玷污汉人血统,让堂堂正正的汉家天下,变成一片腥膻的胡人之地。

这一点在唐律中尤为显著,对于胡人的言行举止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不仅规定“回纥诸胡在京师者,各服其服,不得效华人”,在诏令中还严厉禁止胡人“诱聚”汉人妇女为妻妾,或者以任何方式冒充汉人!

若是汉人妇女嫁于胡人,两夫妻更是会被官府流放两千里。

所以,后世的李唐胡化论,其实是一个极为错误的观点。

真要说起来,李唐只是更喜欢胡人的奢侈品而已,正如后世华夏人都喜欢倭岛的汽车,鬼佬的高科技,但却绝对不会将自己的生活也变成他们那样。

在汉人的眼中,以货比人,胡人永远也无法和他们生产出来的奢侈品相提并论。

最为有力的证据就是,魏征能在谏书里直书夷狄贱种,高仙芝那等为大唐抛头颅洒热血的名将,更是被骂做高句骊贱种,仅仅是因为一次战败,士林渔轮便大肆抨击,唐玄宗更是偏听偏信,将之冤杀。

所以,大唐对于胡人来说,其实并没有后世宣传的那么美好......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