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大唐多妩媚
第四十二章 借古托今,表明看法(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去岁我大唐健儿横扫草原,一扫渭水之耻,逐突厥至大漠以西,除边疆的胡蛮,净天下的膻腥酸臭,其壮举不亚于前汉冠军侯和长平烈侯攻克匈奴,影响可谓是及其深远。”

“且夫,小侄当初在崔家之时,曾读过史书,以及汉室到前隋之间的兵法书籍,里面多多少少都记叙了一些草原的风光,所以对于这契苾部落,小侄不说知道的清清楚楚,但也算是了解的七七八八。”

听见秦琼的询问,程处默想都没想就说出了这句话,说完话还扬起脑袋,一副‘夸我,夸我,快夸我’的活宝,模样,让人感到忍俊不禁。

李二陛下也是抚须一笑,浑身都飘飘然了起来,一脸的享受表情,仿佛是巴不得程处默在多说一些。

想当初,贞观元年,他刚刚登基就被南下的突厥人逼迫着,不得不选择在渭河边斩白马签署渭水盟约,奉上无数的金银珠宝和女人,以一种极为卑微的姿态,才让贪婪的突厥人退兵塞外。

然则,他只用了三年的时间积蓄,两年的时间出兵,就一举荡平了几年前骑在自己脖子上作威作福的突厥人。

比起汉室和匈奴间的百年战争,李二陛下荡平突厥这个生死仇敌的的速度,可谓是快上无数倍。

这也向来是李二陛下引以为豪,认为李唐远比汉室强大,自己远超武帝功勋的一点。

当然了,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其实这根本就是两码事。

汉室和匈奴的战争,为什么会打百年之久?

盖因为匈奴即使被汉室打败无数次,这个草原上的第一个帝国,手中也牢牢掌握着西域这个血袋,还他么能穿过西域去找康居人的麻烦,随时都能抢来无数的资源补充元气,且国内积极推行汉人的生活方式。

不然早在匈奴帝国的势力只剩下漠北那块贫瘠地域时,匈奴帝国就倒下了。

可李唐的对手突厥,准确的说东突厥,压根儿就没有西域这个血袋和漠北这个退路。

因为西域在西突厥的手里,漠北是薛延陀的地盘,这两者可都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角色,东突厥想要从他们手中抢走西域和漠北大地,不吝于是在刀尖上跳舞。

这才是为什么面对如出一辙的窘况,汉朝要花费百年的功夫才能驱逐匈奴,李唐却只花了区区几年就一扫草原的真实原因。

“混小子,说你胖,你还真喘上了。”程咬金没好气的呵斥了一句,不过他的脸上,却是流露出一副满意的表情。

嗯.....典型的口嫌体正直。

这时,李二陛下也不知是怎么想的,鬼使神差的询问道:“程处默,那你觉得朝廷应不应该接受契苾部落的内附?”

吓!

闻言,秦琼、尉迟恭、程咬金心头一惊,心说陛下这是什么意思,竟然去问一个黄口孺子对此事的看法,这事儿要是传出去,让政事堂的那些宰辅们知晓,怕是会引起对方的不快。

可偏偏皇帝亲口询问,他们也不好打断。

程咬金也只能在心头暗自祈祷,希望这个愣怂懂些分寸,说些套话就好,不然要是说错了话,怕是会让他在皇帝心中的印象降低,不利于他日后的前程。

就连一直蒙头大吃,没心没肺的程处亮、秦怀道、尉迟宝琳三人,面上也是一呆,心中羡慕之余,又有些为程处默感到担忧。

因为天子详询,既是荣耀,也是火坑,一招走错,满盘皆输。

程处默也有些傻眼儿,没想到李二会就这事儿询问自己的意见,这让他一时间有些措手不及,不过皇帝问话,他不能不答,只能在心头组织了一下措辞后,硬着头皮说道:

“草民不敢欺瞒陛下,若陛下要问草民对此事的看法,那草民的意思就是,朝廷立马派遣专员去往沙洲,接受契苾部落的内附。”

原本李二陛下在问出口的那一瞬间,他心里面也是有些后悔,可在听见程处默的话后,确实眼前一亮,说道:“哦,为何?”

其实在沙洲的奏表送至太极宫后,李二陛下也不是没有召集心腹大臣商量这事儿。

但无一例外,不论是政事堂的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当朝宰辅,还是程咬金、秦琼、李靖、李绩等武将,对于契苾部落的内附,都表示了反对的态度。

并为他列举了一项项契苾部落内附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在他面前赞同契苾部落的内附,而且说这话的人还是一个尚未及冠的少年,这让李二陛下心中升起了浓厚的兴趣。

程咬金他们却是心里一个咯噔,心说完了,完了,这混账东西瞎说些什么,不知道满朝文武都极为反对这件事情吗?

不过事已至此,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能是想着在二人的问答过后,想方设法的去补救了。

最开始的惊慌失措过后,程处默也镇定了下来,轻笑着反问道:“陛下应当知可曾听闻圣王舜帝在位时的执干戚舞一事?”

“然。”李二陛下了然的点点头,道:“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

执干戚舞这一典故,出自于《韩非子·五蠹》,比喻以美德代替武力来感化敌人,治服敌人。

李二陛下博文古今,文学素养极好,自然是知晓得一清二楚。

可令他疑惑的是,程处默没事儿提起这一茬干嘛,显摆自己的学问?

若是之前,李二陛下或许会觉得是这样,但现在他却不这么认为的,反而觉得这必然代表了什么。

这也是封建时代,君王和臣子对答时,最大的特色之一,借古托今,用上古圣王们的言行故事做开头,表明自己的立场和看法。

当然了,后世也是这样,只不过用的对象换人了而已....

程处默熟读诗书哲学,又是后世而来的人,自然知晓该用怎样的方法,去向李二这个大老板表明看法的同时,顺便将自身的风险降到最低。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