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宿舍怪谈
同仁堂与康熙(旧版)

郭筱棠

恐怖 |  恐怖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山色晴岚景物佳,暖烘回雁起平沙。

东郊渐觉花供眼,南陌依稀草吐芽。

堤上柳,未藏鸦,寻芳趁步到山家。

陇头几树红梅落,红杏枝头未着花

这么几句定场诗,咱们书接前文,上文书说道,丁公怕叶生误了考试时期,劝叶生回家,叶生却露出凄惨不悦之色,丁公叮嘱儿子丁再昌。到京城参加会试之时,一定要为叶生纳个监生.

丁公子在京城参加会试,由于叶生教导,丁公子一举考中了进士,被授部中主政。上任时带着叶生,并送他进太学国子监读书,与他早晚在一起。又过了一年,叶生参加顺天府乡试,终于拨云见日、苦尽甘来考中了举人。倒是无巧不成书、正遇上丁公子奉派主管南河公务,他就对恩师叶生说:“此去离恩师您的家乡不远。恩师已经功成名就,衣锦还乡该何等令人高兴。”道是金榜题名、登科之喜、叶生也很喜悦。他们择定吉日上路。到了淮阳县界,丁公子派仆人用马车护送叶生回了家。

叶生到家下车,看见自己的门户枯树斜倚、荒草萋萋、门厅萧索、心里非常难过。他慢慢地走到院子里。妻子正好拿着簸箕从屋里出来,猛然看到叶生,吓得扔了簸箕就走。叶生好生奇怪凄惨地说:“我现在已经中了举人了。才三四年不见,怎么竟不认识我了?”妻子仍惶恐不已站在远处对他说:“您死了已经很久了,怎么又说显贵了呢?之所以一直停放着您的棺木没有埋葬,是因为家里贫穷和儿子太小的缘故。如今儿子阿大已经成人,正要选择墓地为您安葬。请不要作怪来惊吓我们孤儿寡母。”

叶生听完这些话,显得非常伤感和懊恼。他慢慢进了屋,只见果真又一副棺木停放、他伸手正欲推开棺木之际、手一摸到棺盖、说是迟那那是快、整个人就如同空气一样人间蒸发了、地上只留下一堆衣服鞋袜、妻子目睹一切、悲痛之极、抱起地上的衣服大哭起来、,儿子从学堂中回来,看见门前拴着马车。他问明赶车人的来历,不禁惶恐异常急忙跑去告诉母亲、。母亲便流着眼泪把见到的情景告诉了儿子。娘俩又仔细询问了护送叶生的仆人,才得知事情的始末。

仆人返回,如实报告了主人。丁公子听说之后不禁潸然泪下、泪水浸湿了胸前的衣服。他立即乘着马车哭奔到叶生的灵堂祭拜;出钱修墓为恩师办理丧事,用举人的葬礼规格安葬了恩师叶生。又送了很多钱财给恩师的遗孀和儿子,并为他请了老师教读。后来丁公子向学使推荐,使叶生的儿子第二年入县学成了秀才

我掏出一根烟,静静点上,见我不再说话,知道故事说完了,勇哥十分好奇,阿亮、故事里那个叶生已经病死,那么教公子读书的是他的灵魂吗,被这么一问,我皱了下眉,嗯故事里,没交代,不过我想啊,这叶生文章词赋太过出类拔萃,却屡试不中,心中怨念积聚死不瞑目啊,三人一听点点头。

推哥说道,好一个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多少读书人为科举熬白了头,科举害人果真不假,阿亮古代读书人除了中举做官和落榜教书,似乎也没有别的出路了,我微微一笑,推哥有的,可以去做买卖的地方当账房先生,也有去衙门里做主簿的。

包公案里的公孙先生就是屡试不中,由高僧推荐做了包龙图的主簿,实在混的没饭仄了只能去街上卖字画了,三人点点头。

我抽了口烟、哦对了,还有些考不中的也会去学些岐黄之术当郎中(医生),那创办同仁堂的就是这样。说起来里面还有一段故事呢,

推哥一看手表才十点二十,说道阿亮快讲,才十点二十,勇哥拿出一只南京递给我,这是刚才那两个故事的奖励再讲一个叫老推也发支给你,

我说道这是干嘛,咱哥几个还客气说着嬉皮笑脸将红南京拿在手中,我抽了口烟说道。。。

十字街头铺席开,牛溲马勃尽收来。

等闲落在名医手,贵贱无非是药材。

康熙皇帝得了一种怪病,宫中御医把所有的名贵药材都用遍了,就是不见病情好转,康熙皇帝一怒之下停止了用药。

这天,康熙独自出宫微服夜游,来到一条街上,发现有一个小药铺。此时,已然是夜深人静,小药铺里却灯火通明,还听到那里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康熙心想,宫中御医不过是一些庸才,没有什么真本事,真正的人才还是在民间。自古道:小药铺内有人参。我何不进去看看?于是,康熙便上前敲门。

进屋后,康熙见一个四十多岁的人正在秉烛夜读,猜想,他一定是这小药铺的郎中了。郎中见有来客夜访,便问:“阁下深夜造访有何见教?”

康熙说:“深夜登门,多有冒昧。只因我得一怪病,浑身发痒,遍体起红点子。不知是何原因?请了好多名医,都没有治好,先生能不能给看一看?”

郎中说:“好,请你脱去上衣,让我看一看。”

康熙脱去上衣,郎中只看了一眼便说:“阁下不必担心,你得的不是什么大病。只是你平日吃山珍海味太多了,再加上长期吃人参,火气上攻,因此起了红点子,以致发痒。”

康熙问:“此病能根治吗?”

郎中很肯定地说:“不难。只要用些药就会好的。”

说着,便伸手抱起木架子上的一个罐子,铺开一个包袱,把罐子里的药全部倒出来,足有七八斤重。康熙不觉一愣,说:“先生,这么多药,我一次要吃多少才行?”

郎中笑道:“这是大黄,不是让你吃的。你拿回家去,用这八斤大黄,煮水百斤,放入缸内,等水温适中,便入缸洗浴,少则三次,多则五次,即可痊愈。”

康熙心想:宫中御医那么多奇方妙药都不管事,难道他这不值钱的大黄能治好我的病?郎中见康熙面有疑色,便笑着说:“阁下请放心,我决不会讹你钱财,这药你先拿去一用,治不好病,我分文不收。”康熙说:“好,若能治好我的病,定有重谢。”康熙回到宫中,按郎中所嘱,如法洗浴。果然,他下到浴缸中,就顿时觉得浑身清爽、舒服,妙不可言。

连洗三遍之后,竟然全身不痒,再一细看,身上的红点子一个也没有了。康熙十分高兴,第四天又微服来到小药铺。

郎中一见康熙面带笑容便知他的病全好了,于是故意说:“阁下今天是送药钱来的?”

康熙说:“正是。先生,你说要多少钱?”

郎中哈哈大笑:“见笑了,那天晚上见你半信半疑,我才故意说治不好病分文不收,如今病好了还是分文不收。我见你气宇非凡,只想跟你交个朋友罢了,请问,阁下尊姓大名?”

康熙微微一笑:“学生姓黄,字天星,一介书生。”

郎中一听高兴地说道:“我叫赵桂堂,也是一个穷书生。

父亲立志让我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可谁知天不遂人愿,屡试不第、多次名落孙山,如今只好在京城开一个小药铺,一面行医,一面攻读,希望有朝一日能来个鱼跃龙门。”

康熙说道:“赵兄,常言说,榜上无名,脚下有路。依你高超的医术,我可以力荐你进宫担任御医,岂不是鱼跃龙门了吗?”赵桂堂笑了笑说:

“你错了。我以为,行医者应为普天下百姓着想,为他们排忧解难。普救含灵之苦、进皇宫当御医,尽管享尽荣华富贵,可不能为天下老百姓治病,非我所愿,医有何益?”

康熙一听,不禁说:“赵兄的德才令我佩服之至。仁兄,请恕我直言,既然你屡考不中,何不安下心在医道上大展前程?”

赵桂堂说:“我也是这么想呀,只是行医也非易事,我没有这么多的本钱,空有凌云之志,也难有大的发展前程。老兄,你若日后发了大财,资助我一把,帮我建一座大药堂,也算我没有白给你看一次病。”

康熙一听毫不犹豫地说:“若真要建药堂,叫什么名字好呢?就叫同仁堂吧,你看此名如何?

赵桂堂见他当真,便笑着说:“刚才我只是一举戏言、你莫当真。再说,建大药堂需一大笔钱,谁知道你何时才能发大财呢?这是云彩边上的事,远着哩。”康熙说:“眼下不妨试试。”

这赵桂堂能否如愿以偿呢、预知后事如何、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