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焰
第1回 完颜卫请令剿匪 边士宁丧子投军(旧版)

李心寒

军事 |  历史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宋高宗绍兴三十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因得国不正,意使太子光英纳太祖完颜阿骨打幼弟郓王完颜昂之孙、安化军节度使完颜郑家奴之女完颜卫为太子妃,以巩固皇权,瓦解熙宗一族势力,因使尚书右丞李通为冰人,前往郓王府做媒。完颜昂、完颜郑家奴大喜,举宴庆贺。完颜卫英姿绝伦,颇通武艺,颇有男儿之风。得知将为太子之妃,完颜卫面生春风,一时得意。郓王完颜昂抚完颜卫背曰:“我已老矣,你阿玛粗识文武,光大我府门楣的重任就在你身上了。今赵宋未灭、李夏仍存,你当勤练武功,熟识兵法,吞宋灭夏,绝杀残辽,则丰功伟绩如殷高宗武丁王后妇好般彪炳千秋,胜誉天下。”完颜卫叉手,“谨遵祖父教诲,卫儿定不负祖父厚望。”

练武场上,完颜卫奔马运枪,弯弓放箭。观望的完颜郑家奴对其妻郑氏云卿曰:“汝女将为太子妃,前途无量。”云卿道:“狼主篡逆得国,暴虐无道,你莫以此为幸。”完颜郑家奴冷哼:“你只会败吾兴致!”云卿久无语。完颜郑家奴又曰:“吾女气力不凡,然刀法尚欠火候。你当加指教,使吾女于青史用骁勇无敌誉之。”云卿道:“项王之武勇,天下无二,结果如何?冉闵之雄烈,五胡畏之,做何下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完颜郑家奴长言:“志向不同,莫可与语。”

完颜郑家奴时镇青州,治下残虐,百姓不堪,遂有壮士开赵、明椿、刘异、李机、李仔、郑云等于仰天山以义旗聚众,攻掠官府,畅议南归。完颜郑家奴闻之大怒:“不绝刁民,国事不宁。”当即招集燕云十八刀等将佐,商议灭剿。完颜卫请缨做战。完颜郑家奴以完颜卫年轻女流,未尝经阵,不许其请。完颜卫曰:“霍骠骑十八岁从卫青大将军征匈奴,卫儿年已二十有四。凡事有一,依次递增。卫儿熟识兵书,早当于行伍之中历练,也好铸就壮举,效力狼主,尽忠大金。”完颜郑家奴曰:“刁民奸狡,事当三思。”完颜卫大喜,叉手而出,率骁勇八百上马。临行,完颜郑家奴再次嘱咐,眼光充满担忧,表情呈现慈爱。完颜卫道:“阿玛放心。卫儿知刁民奸滑,必料天兵来剿,而设伏于道。卫儿使老弱在前,只要贼兵一出,便率精劲合围,尽行歼之。”

开赵、明椿等闻之,欲与完颜卫见阵,有义士王世隆曰:“金狗精锐,所以二帝蒙尘,江山沦丧太半。今我等还当置身岩穴,引诱金狗辗转山林之间。待其身疲体乏,奋力击之,可获一胜。”开赵等大喜,于是举众奉王世隆为青州都统制。王世隆道:“我等运筹,与金狗斗智斗勇,待得壮大,遂占山东。朝廷知晓,必遣重兵策应,于是恢复中原有望,逐灭金狗之日不远。”与众盟誓,随即放出细作,侦知完颜卫兵情。

完颜卫前锋已至,未遇大敌,只三名猎手边发箭边走,引那老弱残兵及八百精勇半日间登山涉水,攀岩附壁。王世隆麾众四出,呈合围之势:枪快如白虹贯日,刀滚如飞雪寒冬。汗透铠甲,惫怠不堪的金兵如何抵挡?顷刻间,横尸石上、断首崖间者逾百人。生者不顾将令,伤狐惊兔般争先而走。未出半里,开赵、郑云等出,两下夹击。完颜卫奋勇,来敌二人。二人不敌,明椿、刘异、李仔皆来相助。五人合围之下,斗有百余合的完颜卫声肩中流矢,不敢恋战,在亲兵卫下,带残兵败将窜下山来。王世隆随后掩杀。于是,八百精锐亡丧殆尽,只九人随完颜卫狼狈逃回。

完颜卫来见完颜郑家奴,称:“土民极为嚣张,卫儿血战不敌,身负六伤。”郑家奴踱步而言:“非敌嚣张,是你临敌不能生变。人力有限,转战山间,教那土民以逸待劳。另者,你武艺还未登峰造极。你额娘走山过涧,如履平地。且先向你额娘学了武艺,再行剿匪立功。”完颜卫要去,被完颜郑家奴叫住。郑家奴细看女儿伤口,问:“痛否?”眼光中,关爱与伤心同现,呵护与怜惜并生。

当晚,完颜卫求母亲云卿教授武艺。云卿只言:“正义无敌。”再无别语,入内去了。完颜卫又见完颜郑家奴。完颜郑家奴道:“你额娘菩萨心肠,终不肯大开杀戮。然不流血牺牲,如何开疆拓土?你额娘不愿你独立功劳。”令燕云十八刀前往。完颜卫则潜心习书。其弟六岁的完颜国走过,“姐姐,何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完颜卫曰:“宁愿昂首而死,不愿屈辱而生!”点头的完颜国随玩耍姐姐胸前弯月形玉项坠。项坠:色泽淡绿,纹理细腻。完颜卫看弟弟喜欢,取下项坠给弟弟戴上,依旧习书,直到月上中天。

燕云十八刀各负轻功绝艺,于风高月黑之夜潜上仰天山,摸入义军营寨,顺风放火。风纵火势,火助风威,烧得大寨火红。义军慌乱之际,十八刀各舞利刃,绝命东西,隳突南北……王世隆等三百义士丧身火海之中、利刃之下,开赵、明椿、刘异、李机、李仔、郑云六人为燕云十八刀所擒,逸得性命者不过二十几人。完颜郑家奴大喜,赞十八人乃虎狼之将,实关羽、张飞之亚匹,大赏金资,随将开赵等投入铁牢。

临安刑部铁牢,典狱官高呼:“边士宁。”里重最为阴暗的囚牢中,一根重铁链桎梏自由的囚犯睁开了眼睛。此人面凶如猛虎,发立犹雄狮。虽然被缚,锐气不减。典狱官并数十精兵卫护下的黄门太监快步到其牢前。太监指问:“此人就是边士宁?”典狱官道:“正是。此人顽固不化,十八年来,恁般刑罚竟不能屈其一语。”太监冷笑,“至刚则折,至柔则靡。边士宁,咱家奉上意,送你上路。”同牢之人闻之,哀望士宁,莫不失泪。士宁豪笑,“如此最好,再不受汝等这些小人鸟气。十八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追随岳爷爷再世真身迎二帝,杀金狗。”十二狱吏来押士宁。士宁向左右囚人道声,“珍重!”昂首而行。背后哭声顿起。士宁并不回望,直出铁门。紧随其后的太监摆了摆手,狱吏打开铁链,踹得士宁仆倒在地。太监阴曰:“皇上英明,怜你抗过金人,放你一条生路。此去,莫再为恶。”转身去了。士宁趴地许久,忽的起身,捷如脱兔,势同奔马,来到岳坟前,拜祭岳飞父子,涕泪齐下,悲哀几绝……

边士宁本山东好汉,完颜金侵占河北、山东,士宁率所部义军被金人战败,于绍兴四年归来,隶于岳飞所部抗金。岳飞父子遇害,士宁也被下入死囚,于今放出。踉踉跄跄的士宁回到乡间,依稀辨得自家门前,眼望其家:断壁残垣之中,门窗破败;庭院杂草之内,道路无寻。士宁不觉低叫:“捍儿?捍儿何在?”有老者疑问:“足下可是边将军?”士宁视之疑问:“林禁卫?”老者点头,“十数年未见,你还活着?”士宁曰:“马踏阏氏血,枪挑胡虏头——昔年壮志未能酬!”林禁卫一叹:“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万丈雄心,奸桧斩断。如今老矣,唯待死尔!”垂泪须间。士宁道:“宁国军承宣使牛皋牛将军呢?某下狱时,闻禁卫效力牛将军麾下,牛将军也有岳少保壮志,当时若何?”龙禁卫复长息:“奸桧使都统制田师中大会诸将,牛将军遇毒被害。临终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马革裹尸,顾死牖下耳!”士宁切齿,“秦桧!”也叹息,问:“禁卫可知吾子何往?”林禁卫道:“牛将军死后,老朽去职。回时,闻将军之子已然遇害!”士宁闻之,口眼发呆,面色凄冷。林禁卫接曰:“将军下狱,奸桧使人看守将军家门,令子不得出,活活饿死,埋尸房内!”泪聚成珠的士宁冲入庭院,撞断房门,抢进屋内。屋中景象被嵩草所掩,坍塌土坟有鼠迹可寻。士宁悲叫:“捍儿!”心血搅闹,泪水纵横。以头碰墙,墙倒;以拳击柱,柱折。是墙柱腐朽,还是士宁悲愤至极,作者不得而知。林禁卫等众邻急劝,又有人置办菜饭,请边士宁、林禁卫等酌酒。士宁起杯叹曰:“大丈夫上不能保国,下不能全家。”仰对苍天,“贤妻,我无颜生于天地之间。”倾杯于地。众人又劝。

当晚,林禁卫又请士宁饮。士宁称:“醉。”摇晃而去。林禁卫找寻许久无果。士宁悲岳飞父子至忠而受戮、哀其子边舒捍幼弱而就死,胸中郁结,意冷心灰,遂于老林择歪脖之树,悬挂腰带,打下死结。立于石上的士宁伸首于腰带之内,远望苍天,“贤妻,你若在世,士宁先去;你若不幸,在天等我。”合了两眼,脚下用力。石头滚开,士宁已悬树上。也许士宁命不该绝,或是苦未受尽。中书舍人虞允文经此,救下士宁。士宁奋力吵闹,“尔休多事,吾唯死而已。”虞允文冷哼:“是为英雄,休如李心寒般有此儿女情长之态;是为俗子,生死自便。”士宁哀叹:“生无希望。”允文问:“父母在否?”士宁摇头。允文问:“妻儿呢?”士宁曰:“长子已丧十八年,拙荆生死未卜。”允文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今金人虽与我大宋讲和,然其狼性,向有反复之举,必然渝盟。阁下若有壮志,当效力边陲。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壮士三思。”士宁思良久,道:“世间还有韩世忠、岳飞般誓杀北虏,志复中原的名将么?”允文曰:“岳少保部将、现驻扎江阴,任浙西马步军副总管李宝有讨虏之志,壮士若能追随,必建千秋万代之功。”士宁沉吟:“李宝!”允文手书一封,曰:“壮士以此见李大人,必见重待。”取铜钱五百贯送了士宁。士宁谢过允文,拱手告别。虞允文曰:“壮士衣衫破旧,帽带简陋,当换身行头。”士宁曰:“但凡英雄,皆不会以貌取人。”踏步而去。此正是:一言惊醒龙与虎,壮志澎湃血与风。

且说对金怀切齿之恨的边士宁携一腔报国之心,火速赶往江阴。天似不许,连下七日大雨,浇得千疮万孔的士宁衣衫贴凉肉体,浸得千包万裹的允文之信字迹将没。虽然如此,并不能阻士宁热情。待雨放晴,士宁依旧疾行。非止一日,达于江阴。访到李宝军营前的士宁问守门将士,“马步军副总管李宝可在此间?”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