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第167章 王政君(旧版)

叶还生

军事 |  人文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话说啊,乌孙这地儿有个肥王叫翁归靡,这哥们儿跟匈奴的老婆生了个儿子,名叫乌就屠。

有一天狂王受了伤,乌就屠这心里就哆嗦了,跟着那帮翎侯哥们儿,一溜烟儿地跑进了北边的山里。

他还吹牛逼说他娘家匈奴要发兵来救援,结果乌孙的老百姓们一听,哗啦啦地全跑去跟他混了。

后来呢,这乌就屠看准机会,把狂王一锅端了,自己就坐上了大王的宝座。

汉朝那边儿一听这事儿,火冒三丈,马上派了个叫辛武贤的破羌将军,领着一万五千兵马直扑敦煌。

这帮人又是清理河道,又是囤粮食,一副要干架的架势,准备去找乌就屠的茬儿。

这里得提一个妞儿,她就是刘解忧的侍女冯,这妞儿可是个才女啊,啥都能写能算,对汉朝和西域的那些事儿门儿清。

她以前带着汉朝的符节为公主出使,走到哪儿都受人尊敬和信任,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冯夫人。

顺便说一句,她还是乌孙右大将的老婆呢。

这右大将跟乌就屠关系挺铁的,所以都护郑吉就派冯去忽悠乌就屠:你看啊,汉朝大军就要杀过来了,你们乌孙这帮人肯定挡不住,还是乖乖投降吧。

乌就屠一听这话,心里就慌了,忙说:“哎呀妈呀,只要汉朝能封我个小王当当,我就阿弥陀佛了。

汉宣帝听说了这事儿,赶紧把冯叫到京城来,亲自问她乌孙那边儿的情况。

然后呢,他给冯整了辆豪车,带着皇帝的符节,让她当上了正使,又给她配了两个副使,一起护送冯回乌孙去传达皇帝的旨意。

皇帝让乌就屠去赤谷城见长罗侯常惠,还立了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都给了他们印信和绶带。

结果呢,那个破羌将军辛武贤还没出塞呢,就带着兵马打道回府了。

后来啊,乌就屠这厮不肯把那些翎侯的部下都还回去,汉朝这边儿又派长罗侯常惠带了三支军校的兵去赤谷城屯兵,帮乌孙分人口和地盘。

大昆弥管了六万多户,小昆弥管了四万多户。

说起来都好笑,乌孙的老百姓啊,心里都向着那个小昆弥呢,这可真是“人心向背,可见一斑”啊!

汉宣帝甘露二年,春风得意正月天,咱们的皇上大手一挥,就给皇子刘嚣封了个定陶王。

哎呦喂,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儿啊!

然后呢,汉宣帝还高兴地宣布,天下大赦,老百姓的人头税也砍了三十钱。

哈哈,这皇上可真是体贴民心,给百姓减减负!

不过啊,珠崖郡那边儿可是闹起了小脾气,居然造反了。

等到夏天四月,汉宣帝就派了护军都尉张禄这哥们儿,领兵去给他们点儿颜色看看。

哎呀,说到杜延年这老头子,因为一把年纪还多病,就被皇上炒鱿鱼了。

五月初一那天,廷尉于定国这小伙子可是走了狗屎运,一下子就被提拔为御史大夫,这可是个大官儿啊!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

等到秋天七月,汉宣帝又乐呵呵地给皇子刘宇封了个东平王,这可真是好事成双啊!

到了冬天十二月,汉宣帝还悠哉游哉地巡游了阳宫、属玉观,这生活可真是滋润啊!

这一年呢,营平侯赵充国老先生也驾鹤西去了。

说起来,他之前因为年老体衰请求退休,汉宣帝就大发慈悲,赐给他安车、四匹马和黄金,让他回家好好享清福。

不过啊,这老头子也真是闲不住,每当朝廷有大事儿商议的时候,他还是会蹦出来参与议定战略,给朝廷出谋划策。

还有啊,匈奴的呼韩邪单于也屁颠屁颠地抵达了五原边塞,表示愿意献上他们国家的珍宝,还在甘露三年正月来长安拜访了汉宣帝。

哎呀,这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儿啊!汉宣帝就赶紧下诏让主管官员们商议朝见仪式。

丞相、御史大夫们都说:“按照古代圣王的制度啊,先京师而后诸侯,先诸侯而后夷狄。

这匈奴单于来朝贺啊,得按诸侯王的礼仪来。

”可太子太傅萧望之这哥们儿却有不同看法:“单于他本来就没把咱们汉朝的正朔放在眼里嘛,也不算咱们的臣子。

所以啊,咱们应该把他当国宾对待,让他的位次排在诸侯王之上,这才显出咱们大国的范儿。

汉宣帝一听,觉得萧望之说得有道理啊,就采纳了他的意见。

下诏说:“匈奴单于自称是咱们北方的藩属国,明年正月初一要来朝见。

咱们得以国宾之礼相待啊,让他的位次在诸侯王之上。

他拜谒的时候就喊声‘臣’就行了,名字都不用提。

”哎呀,这事儿啊,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荀悦这老哥儿们,拿着那本《春秋》就说了,这君王嘛,可是不分什么内外,反正就得一统江山,把天下都管起来。

你说那些戎狄外族啊,离咱们远得要命,跟咱们这边儿都快成两个世界了。

所以啊,咱们大中华的“正朔”都传不过去,礼义教化也碰不到他们一根毛,这可不是看不起他们哦,实在是距离产生美啊,哈哈!《诗经》上都说了:“氐族、羌族都得乖乖来,谁敢不来拜见天子试试看。

”意思就是说,哪怕你躲到天涯海角,是个君主就得向天子朝贡。

要是不来,那咱们可就不客气了,直接开骂,命令他们麻溜儿地滚过来。

可不能把他们当平等的国家看待,那哪儿行啊!

然后啊,那个萧望之,这哥们儿也挺有想法的,居然想让这些外族不以臣属的礼节来对待,还想让他们排在王公之上,这可是要翻天了啊!这简直就是捣乱制度、无视秩序、把天理纲常都搅得一团糟,简直就是违背了礼法啊!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这只是他一时兴起,耍个小聪明,那倒也可以原谅他一回。

接下来呢,汉宣帝就下令了,派了个叫韩昌的车骑都尉去迎接单于。

这还不够呢,他还特地从沿途的七个郡征调了二千名骑兵,在道路两旁一字排开,那场面啊,简直就是燃到爆!

再到汉宣帝甘露三年,春季正月的时候,汉宣帝还亲自去了甘泉,在那个叫泰的地方祭祀天神,祈求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这可真是件大事儿啊,连皇帝都亲自出马了,可见有多重视。

这一年啊,汉朝可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全都是天神的眷顾啊!

这回咱们得聊聊那位呼韩邪单于,这哥们儿可真是有魄力,不远万里跑到汉朝来拜见汉宣帝,这份诚意可不小啊!他倒是挺会来事儿的,自称藩臣,连名字都不敢提,可见他对汉朝的敬畏之心。

汉宣帝呢,也是个聪明人,一看这单于这么给面子,立马就送了他一大堆好东西:冠带、官服、黄金印玺,还有啥绿色绶带、宝剑、佩刀,甚至连弓箭、长戟都备齐了。

哎呀,这单于可真是赚翻了啊!不仅如此,还有马车、马鞍马辔,马匹、黄金、钱财,连衣服被褥、锦锈绸缎都没少给。

这单于一趟汉朝之行,可真是收获满满啊!

朝会一结束,汉宣帝就先让单于去长平阪歇个脚,自己也跟着去了池阳宫放松放松。

等到汉宣帝登上长平阪,大手一挥,下诏说单于不用行礼了,直接让那些单于的大臣们列队观瞻,这可真是给足了单于面子。

那时候啊,各国的国君、诸侯王、列侯等好几万人,全都跑到渭桥下迎接,简直就是一场盛大的狂欢啊!汉宣帝一上渭桥,那场面可就热闹了,众人高呼万岁,把气氛推向了高潮!

后来单于还到了长安住下,汉宣帝在建章宫设宴款待他,还让他看了不少珍宝,这单于可真是开了眼界了。

转眼到了二月,单于要回国了,他自个儿请求留在光禄塞下,说是有紧急情况可以退到汉受降城去。

汉宣帝一听这话,立马就派了长乐卫尉高昌侯董忠、车骑都尉韩昌带着一万六千骑兵去送他,这排场可真是不小啊!

不仅如此,汉宣帝还从边疆各郡征发了好多士兵和马匹,一直送到朔方郡的鸡鹿塞,确保单于的安全。

同时下诏让董忠他们留下保护单于,帮他去打那些不听他话的匈奴人。

哎呀,这汉朝皇帝可真是贴心啊!

还有更厉害的呢!汉宣帝还从边疆运来了三万四千斛的谷米干粮给匈奴人吃,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以前啊从乌孙一直到安息那些靠近匈奴的西域国家都怕匈奴看不起汉朝。

可自从呼韩邪单于来汉朝拜见后他们全都听汉朝的话了。

这事儿啊可真是让汉朝长了不少脸面!看来这呼韩邪单于的拜访还真是收获了不少人心啊!

这回咱们来聊聊汉宣帝那时候的趣事儿。

话说啊,汉宣帝时期,四方戎狄都服服帖帖地臣服了,汉宣帝这一高兴啊,就想起了身边那些得力的大臣们,寻思着得好好犒劳犒劳他们。

于是呢,他就下令在麒麟阁上给这帮大臣们画像。

哎,这画像可不仅仅是画个像那么简单,还得把他们那帅气的脸庞、威武的气势都画出来,顺便再把他们的官爵和姓名也给注上。

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霍光的画像下头啊,连个名字都没写,就写了“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这可真是低调奢华有内涵啊!接下来呢,就是张安世、韩增这帮人,一共有十一位功臣,他们可都是为国立过大功的,那时候可都是名声响当当的人物。

汉宣帝这么一表彰,就是想告诉大伙儿,这帮人对中兴汉朝的贡献,那可不是盖的,跟古代的方叔、召虎、仲山甫可是有得一拼!

哎呀,说到吉祥话儿,那时候新蔡县还出现了凤凰飞集的现象,这可是大吉大利的好兆头啊!可惜啊,好景不长,三月己巳那天,建成侯黄霸就驾鹤西去了。

然后呢,到了五月甲午,于定国这哥们儿就被封为丞相,还捞了个西平侯的爵位。

太仆沛郡的陈万年也升了官,当上了御史大夫,这可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汉宣帝还觉得不过瘾,又下诏让那些儒家学者们一起讲解五经,说说他们对五经的理解有啥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这事儿就由萧望之等人负责记录并上奏,最后还得由汉宣帝亲自来裁决。

经过一番讨论啊,最后大家决定用梁丘贺注解的《易经》、夏侯胜和夏侯建注解的《尚书》,还有梁赤注解的《春秋》作为标准本,还分别设置了博士。

这可真是文化人儿的大事儿啊!

那时候啊,乌孙国的大昆弥元贵靡和鸱靡俩人都病死了,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啊!公主刘解忧就趁机给汉宣帝上书说:“哎呀,我老了,特别想念家乡,您能不能让我回到汉朝啊,我死后也想葬在汉朝的土地上。

”汉宣帝一听这话,顿时心生怜悯,就派人把她给接回了汉朝。

冬天的时候,刘解忧回到了长安,那接待她的礼仪啊,简直跟真正的公主没两样!可惜啊,她回来后两年就驾鹤西游了,真是人生如梦啊!

这回咱们来聊聊乌孙国那边的八卦。

你知道吗,元贵靡的儿子星靡这小伙子,接了他爹的班儿,当上了乌孙大昆弥。

别看这小伙子年纪轻轻,可也是个“大王”了呢!这时候,冯这哥们儿就上书给汉宣帝说:“皇上啊,我愿意跑一趟乌孙,去给这位小鲜肉大昆弥镇镇场子。

”汉宣帝一听,觉得这主意挺靠谱,就批准了。

接下来呢,都护韩宣也给汉宣帝上书了,说:“乌孙那些大臣们,咱们可以给他们送点儿黄金印信、紫色绶带啥的,让他们对新上任的大昆弥放尊重点儿,好好辅佐他。

”汉宣帝一听,也觉得很有道理,就答应了。

再后来呢,段会宗这哥们儿当上了都护,帮着乌孙把那些流亡叛逃的乌孙人都给找回来,让整个乌孙国都安定了下来。

可惜啊,星靡这小子命不长,没多久就去见阎王了,他的儿子雌栗靡就顺理成章地接了他的班儿。

咱们再来说说汉朝皇宫里的趣事儿。

皇太子刘宠爱的一个妃子叫司马良娣,这妃子病得快不行了,临死前跟太子说:“我可不是因为寿命到了才死的,而是被其他妃子们诅咒死的哦。

”太子一听,深信不疑。

司马良娣死后,太子悲伤得生病了,整天愁眉苦脸的。

汉宣帝看着太子这样儿,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儿啊,就命令皇后在后宫里挑些能让太子开心的女子。

结果呢,就挑中了元城的王政君,这王政君可是前绣衣御史王贺的宝贝孙女哦。

太子一见到王政君,哎呦喂,不得了了,一见钟情啊!一经宠幸,王政君就怀上了龙种。

这一年,王政君在甲馆画堂生下了汉成帝。

因为是嫡皇孙啊,汉宣帝疼得跟心肝宝贝似的,亲自给他取名叫刘骜、字大孙,还常常把他带在身边炫耀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