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第161章 牛人赵充国(旧版)

叶还生

军事 |  人文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王吉又说:“那舜帝和商汤啊,他们可没靠关系上位哦!他们选了皋陶和伊尹这样的牛人来帮助自己。

所以啊,坏人自然就跑了。

可是现在呢?

却让那些没本事的官吏子弟,靠关系当官!

这些人啊,大多都是嚣张跋扈、什么也不懂、对百姓没好处!

咱们应该公开选拔人才才对!

废除那个靠关系当官的‘任子令’!

皇上的亲戚和朋友啊,您可以给他们钱和东西啊,但是呢?

您可千万别让他们当大官哦!

还有啊?那个‘角抵’游戏也该停停了吧?

乐府艺人也该裁减了吧?

尚方的花费也该省省了吧?

咱们得明确告诉大家要节俭才行啊!

要知道啊?

古代的工匠们,可不会把装饰做得那么细致哦!

商人们也不卖奢侈品哦!

这并不是说古代的工匠和商人们,就特别牛哦!

而是政策让他们这样的呢!”

哎呀呀,真是遗憾啊遗憾!

汉宣帝听了这番话之后啊,竟然觉得王吉是个老古董!

他根本就没把王吉的话当回事儿!

结果呢,那王吉就找了个生病的借口辞职回乡去了。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感到遗憾啊!

下面咱们聊聊义渠安国大将军。

话说啊,义渠安国大将军,这哥们儿风风火火地冲到了羌中地带,一招呼,那先零部落的三十多个酋长,就都屁颠屁颠地跑来了。

他呢,眼珠子一瞪,咔嚓咔嚓,就把那几个最调皮捣蛋的酋长给砍了,然后又带着手下的小弟们,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把先零部落打了个稀巴烂,一下子就砍了一千多个脑袋,真是比割韭菜还快!

这事儿啊,可把那些已经归顺咱们大汉的各羌人部落,还有那个叫杨玉的归义羌侯,给惹毛了。

他们觉得被汉朝给涮了一顿,再也不相信咱们了,开始欺负弱小,还打家劫舍,攻城掠地,甚至连官员都敢杀,简直就是一群无法无天的土匪啊!

义渠安国这大将军也不是吃素的,带着二千骑兵就去了浩地防范羌人。

可惜啊,还是被羌人给打了个措手不及,丢了不少车马、辎重和家伙。

他只好灰溜溜地退到令居,然后向朝廷打小报告。

这时候,咱们的赵充国老将军就闪亮登场了。

这老将军虽然七十多了,可精神还是那么好,简直就是越活越年轻啊!

皇上一听这事儿,心里就犯嘀咕:这老将军是不是年纪大了,不中用了啊?于是就派人去问谁能接替他当大将。

老将军一听,马上就急了:“谁也别想抢我饭碗,老子最合适!”

皇上又派人问他对羌人的看法,需要多少兵力。

老将军就是老将军,回答说:“你问我这么多,不如让我去看看。行兵打仗这种事儿,不是嘴上说的。我得亲自到金城去,画个地图,想个办法,再回来跟您说。”

他还说羌人就是小菜一碟,逆天而行,很快就会完蛋,让皇上放心交给他去办。

皇上听了这话,乐得合不拢嘴,说:“行!就你了!”

于是,大军就浩浩荡荡地向金城进发了。

等到六月,天上还出现了异星,就像是给老将军助威一样,预示着什么大事儿要发生。

赵充国老将军一到金城,就召集了一万名骑兵,准备渡过黄河给羌人点颜色看看。

他怕羌人半路拦截,就悄悄派了三个军校先偷渡过去,一过河就马上布阵,真是神不知鬼不觉啊!

等到天亮,大军就跟着都过河了。

羌人果然派了百来名骑兵来探风,老将军一看,说:“咱们现在人马都累了,不能硬追。这些小股骑兵都是精锐,不容易对付,别是敌人的诱饵。咱们的目标是消灭他们全部,别因小失大!”

于是下令全军按兵不动,以静制动。

他又派人去四望峡侦查敌情,发现那里并无敌兵,简直就是畅通无阻啊!

到了晚上,他带着大军穿过四望峡,一直走到落都山。

他把所有军校、司马都叫来,说:“我现在看出来了,羌人根本不懂兵法。要是他们在四望峡埋伏几千人,咱们哪进得去呢!”

老将军这一番话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

就这样,老将军凭着智谋和勇气一步步逼近了羌人的老巢。

哎呀妈呀,这老将军真是太厉害了!

话说那赵充国老将军啊,可真是个细心到不行的人,啥时候都不忘派侦察兵去远处刺探军情。

这老爷子行军时总是严阵以待,就像随时准备打群架似的,安营扎寨也是把营垒搞得跟铁桶一样坚固。

告诉你,这老将军稳重得不得了,又特别疼他手下的弟兄们。

他可不是那种轻易出手的人,每次要干架之前,都得先把计划想得透透的。

有一天啊,老将军带着弟兄们向西行进,一路杀到了西部都尉府。

他每天都拿美酒佳肴招待弟兄们,让大家吃得肚子都圆滚滚的,所以啊,这些将士们都心甘情愿为他卖命。

那羌军呢,老是来挑衅,可赵充国就是老神在在,坚守阵地,就是不出手。

汉军抓了几个羌军的俘虏,一听他们说啊,羌人各部首领都在互相推卸责任:

“早就跟你们说别搞事,现在天子派了赵将军这老江湖来,这老爷子八九十岁了还牛逼哄哄的,咱们现在想跟他干一架都难!”

当初呢,有两部首领靡当派他弟弟雕库来报信说:“先零部那帮孙子想造反。”

果然啊,没过几天先零部就真的反了。

雕库的一些亲戚也在先零部里,于是都尉就把雕库扣下来当人质。

但赵充国觉得这小伙子挺无辜的,就把他放了,还让他回去告诉羌人各部首领:

“大军来这儿,只找茬儿收拾有罪的人,你们自己掂量着,别跟有罪的一起去找死。

天子让我告诉你们,只要犯法后能主动抓捕同党,就可以免罪,还会按功劳大小发红包,把抓捕的那家伙的家当都送给你。”

赵充国的计划啊,就是先摆摆威风,招降那些被先零部胁迫的羌人部落,等他们累得够呛的时候,再一网打尽。

这时候啊,汉宣帝已经调动了内地六万大军。

酒泉太守辛武贤上书说:

“各郡的军队都窝在南山,北边的边疆空虚得跟鬼城似的,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

等到秋冬再出兵就太晚了,那是敌人玩远交近攻的套路。

现在羌人日夜骚扰,这儿冷得跟冰箱似的,汉军的马匹都过不了冬。

咱们不如在七月上旬,带上三十天的干粮,从张掖、酒泉两路出兵,一起揍鲜水之畔的羌人。

虽然不能全灭他们,但至少能抢他们的牛羊,逮他们的妻儿,然后撤兵,冬天再来收拾他们。

这样频繁出击,羌人肯定吓得尿裤子。”

汉宣帝把辛武贤的奏章给赵充国看,想听听他的意见。

赵充国说:“你想啊,每匹马得驮一个士兵三十天的粮食,那得多重啊!再加上行李、家伙什儿,马儿还怎么跑得动?

敌人肯定会算计咱们进退的时间,稍微撤退一点,找个水草丰茂的地方,躲进深山老林。

咱们要是傻乎乎地深入追击,敌人就占据险要之地,切断咱们的后路和粮草,那咱们就惨了。

这种耻辱可真是千年难报!

辛武贤说能抢羌人的牛羊、妻儿等,怕不是吹牛逼吧?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

先零部才是罪魁祸首,其他部落都是被逼的。

所以啊,我的计划是暂时放过其他部落的小过错,先集中火力灭先零部,吓唬吓唬羌人。

他们要是知道错了,咱们就放过他们,再选些了解他们风俗的好官去安抚。

这样才能既保全部队又打胜仗、确保边疆安稳。”

话说,汉宣帝把赵充国的报告,甩给了那帮公卿大臣们去瞅瞅,大臣们一瞅,哎呦喂,这先零部落的小子们挺拽啊,还有和部、部给他们撑腰,咱们不动这两部,先零那小子们还得瑟呢。

于是啊,汉宣帝就任命侍中许延寿当强弩将军,又把酒泉太守辛武贤提拔成破羌将军,还写信夸了他几句,顺带着呢,也数落了一下赵充国。

信里说啊:“你瞅瞅现在,到处都是送军粮的车队,老百姓被搅得鸡飞狗跳。

赵将军啊,你领着一万多人,秋天水草丰满的时候,不去抢羌人的牛羊和粮食,非得等冬天。

那时候羌人都囤好货了,躲山里去了,你咋办?

你的兵哥哥们,在寒风中冻得手脚都开裂了,这就是你想要的结果?

你不心疼国家的钱包,就想着拖几年再赢,哪个将军会这么玩啊?

现在我命令辛武贤他们,七月就出击羌人,你也得赶紧的,别墨迹了!”

赵充国一瞅这信,哎呦,赶紧给汉宣帝回信说:

“陛下啊,您上次说想派人去唠唠羌人,让他们知道咱们大军快来了,但并不是要削他们,这样就能拆散他们的联盟。

所以呢,我就派了羌人的头儿雕库去传话,现在羌人都知道您的好意了。

可是现在先零羌的头儿杨玉躲在山里,时不时出来撩骚咱们,羌人其实挺乖的,咱们要是放着有罪的先零不管,先去削无辜的羌人,那岂不是伤了两个部族的心?这也不合您的意思啊!

兵法说了,‘攻击力不够时,防守就绰绰有余。’

又说,‘会打仗的人,能勾引敌人,而不被敌人勾引。’

现在羌人想去削敦煌和酒泉,咱们其实应该整顿兵马,训练士兵,等他们送上门来。

这样以逸待劳,才是取胜之道。

可现在呢,咱们却怕那边兵力不够,要主动出击,这不就是被敌人勾引了吗?

我觉得这样不妥啊。

先零羌之所以想跟羌人和解,就是因为他们想反咱们汉朝。

但他们心里其实也怕咱们汉军一到,羌人就反了他们。

我猜先零羌现在肯定想先帮羌人解围,以巩固他们的联盟。

要是咱们先削羌人,先零羌肯定会来帮忙。

现在羌人的马儿肥壮,粮食充足,咱们削他们恐怕也占不到便宜。

反而可能让先零羌有机会向羌人示好,巩固他们的联盟。

要是先零羌的联盟稳固了,他们就能集结起两万精兵,再胁迫其他小部族加入他们,到时候,像莫须部这样的小部族,想退出都难了。

真要是这样,羌人的兵力会越来越多,咱们要想削他们,就得付出几倍的努力。

我担心国家的忧患将会长达十年而非两三年。

依我看啊,咱们还是应该先集中力量灭掉先零羌。

这样一来,羌人等部族不用咱们动手,就会投降。

如果灭了先零羌之后,羌人还不肯屈服的话,那咱们明年正月,再削他们也不迟啊,这样既合理又适时。

现在出兵,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好处!”

赵充国这番话啊说得是掏心掏肺、有理有据,汉宣帝一瞅,也是频频点头。

终于,在戊申这一天,赵充国把这份报告递了上去。

到了秋季七月甲寅这一天,汉宣帝就下令采纳了赵充国的建议。

哎呀,这故事说得我口都干了!

咱们接着唠啊,赵充国这老头子,率领大军直接干到了先零地区。

那些羌人啊,因为长时间蹲守,戒备心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突然间,看到汉军犹如狼入羊群一般冲过来,吓得他们赶紧扔下车马行李,想渡过湟水逃命去。

可是啊,那路窄得跟羊肠小道似的,赵充国就带着大军,像赶鸭子一样慢悠悠地追着他们。

这时候啊,有人跟赵充国说:“将军啊,咱们要想捞点战功,这速度可得提上来啊!”

赵充国听了,咧嘴一笑:“这些羌军已经是瓮中之鳖了,咱们可不能把他们逼得太紧。

咱们就慢慢地追,他们只会一个劲地逃跑,不会回头反咬一口;可要是逼得太紧,他们可就会兔子急了咬人,跟咱们拼命了。”

众位军校听了,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将军,您真是老谋深算!”

这羌人啊,被汉军吓得掉进水里,咕咚咕咚喝了好几口水,淹死了好几百,投降和被汉军砍瓜切菜般的也有五百多人。

汉军这一战,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缴获了马、牛、羊十万多头,还有四千多辆车呢!

汉军一路杀到地区,赵充国下令:“谁也不准烧羌人的村子,也不准在羌人的田地里放马。”

这消息一传出去,羌人都乐得合不拢嘴,纷纷议论:“哈哈,汉军果然不是来砸场子的啊!”

羌人的首领靡忘也听说了这事儿,赶紧派人去找赵充国求和:“将军啊,求您让我们回到原来的地方去吧。”

赵充国听了,心里琢磨着,这事儿还得问问朝廷的老大们。

可还没等朝廷回音呢,靡忘就亲自跑来投降了。

赵充国啊,也是个心胸宽广的人,赐给他吃喝,还让他回去告诉其他羌人,汉军是不会伤害他们的。

可是啊,那些护军及以下的小领导们就不高兴了:“靡忘这小子可是国家的叛徒啊,怎么能轻易放他走呢!”

赵充国一听这话就火了:“你们这些人啊,就知道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根本不为国家着想!”

话音刚落啊,朝廷的诏书就到了,让靡忘戴罪立功。

最后啊,这羌人部落啊,没用动一兵一卒就平定了。

真是兵不血刃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