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三千年
七、殷东五侯叛(旧版)

懒也要努力

军事 |  历史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姬鲜、姬度、姬处三侯举兵,打着辅佐小周王姬诵的旗号,要求姬旦退位。他们的举动,虽然令其他诸侯国震惊,一时错愕,但并没有多大的声浪。

因为大多数诸侯都不相信姬鲜他们能成事,毕竟周国大军还没出动,管、邶、鄘三国联军就陷在了共、于、温三国的泥潭之中,陷入进退两难之境地。

朝廷方面,有姜子牙、姬旦、姬奭三公坐镇,那是波澜不惊,丝毫不慌。

当然,也有大臣提议尽快出兵,歼灭管、邶、鄘三国联军,活捉姬鲜、姬度、姬处等人,好让天下太平,人民安生。

但三公态度一致,认为兄弟之间,兵戈相伐,始终是一件不祥的事情。派人劝说姬鲜等人主动罢兵,才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姜子牙、姬旦、姬奭三人只是等着武庚叛乱,才好最终出兵镇压。姬鲜、姬度、姬处这三人,他们并没有多少担心。

有些忠心王室的大臣,不懂三公的心思,批评他们尸位素餐,名不副实,是周王朝的罪人。

更多的大臣,心中忧虑,但见三公态度坚决,他们只能选择相信三公。毕竟,姜子牙、姬旦、姬奭三人确实人杰中的人杰,不仅有大功于周朝,还是文王、武王信重的大臣。

就在姜子牙、姬旦、姬奭三人,等武庚谋反的时候,武庚也在密切关注着三公的动态。

武庚明白,这三人是他复国路上最大的障碍。他必须要想办法除掉这三人,若是一时无法除掉,也要尽力迷惑住他们,让他们做出错误的判断。

武庚有不好的预感,致使他踟蹰不定,无法下定最终决心。

属下卿士谏言:“主公,不要犹豫了,姜子牙、姬旦、姬奭是人杰,他们肯定能猜出是您在离间管侯,让他谋反。此时,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反,有复国的希望;不反,只有死路一条。”

其他卿士也纷纷谏言,主张立即出兵,尽快南下,与大部队汇合。

武庚这才下定决心,南下。

武庚性格果决,既已决定,便轻装简行,昼伏夜出,以最快速度南下。

到了宋国境地,有卿士自告奋勇,去劝说宋侯微子启一同反叛。

微子启是帝辛兄长,是武庚大伯,由于对帝辛不满,联合一些反对帝辛的权贵,私下投靠周王姬昌。在牧野之战中,微子启带头反叛,临阵倒戈,才导致商军惨败,却为周军胜利立下大功,被封为宋侯。

武庚仇恨这位大伯微子启,但他没有怒斥这位卿士,反而鼓励他去做。如果能说服宋侯反叛,事成之后,就给其加官进爵。

这位卿士欣然领命。

而武庚却下令,立即改变路线,转道鲁国。

手下等人不明白,问为什么不等宋侯的消息。万一宋侯同意谋反,那在宋国起兵,那就事半功倍了。

武庚哼道:“微子启的宋侯之爵,可是背叛我父王得来的,他恨不得杀我为快,岂会同我一道叛乱。我等若不转道鲁国,必会被微子启所擒。届时,他会用我等人头,向周朝王室表功。”

“那主公为何同意去劝说宋侯谋反之事呢?”

“我明知不可能,却不得不同意。若能说服微子启反叛周朝,我们的势力可以更强。若说服不了,也能拖延微子启一段时日。如此,我等南下便可愈发顺利。”

“主公英明!我等佩服!”

果不其然,如武庚所料。微子启得知有自称是武庚卿士前来拜见,愣了好一会儿,才决定见上一见。

对这位侄子,微子启还是有些亲情的。虽然,因为他的临阵倒戈,致使帝辛败亡。但他并不后悔,反而有些喜悦。他坚信商朝灭亡是必然的,周朝兴盛也是必然的。所以,他投靠周朝,是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卿士拜见微子启后,先打感情牌,说武庚平日甚是想念他这位叔叔,盼望着有朝一日能相聚。

微子启微微一笑,表情伤感,说他也很想念武庚这位侄子。若是有机会,到镐京朝拜述职,届时能相聚,就最好了。

卿士又说,不用等到那时候,现在就有机会相聚。

微子启一愣,问什么意思。

“宋侯,实不相瞒,我家主公此时正在宋国境内。宋侯若是有心,可前往一见。”

“大胆,放肆!诸侯无诏不得离国,此乃周朝礼法。武庚到我宋国,他是想做什么?他这是造反!来人,给我将此人打入大牢!”

“宋侯饶命!我只是一个使者呀!无故杀使,与国不祥···”

“拖下去,给我打入死牢!”

微子启大怒,心道好你个武庚,胆大包天,竟然派人来劝说我造反。你这是要害死我啊。

“你既然要害我,那我也不能顾念亲情了。来人···”

微子启找来亲信大将,令他审问武庚派来的卿士,问出武庚等人的下落,再带兵去抓拿。

大将效率很快,很快问出想要的东西。

他带兵出发之前,问微子启:“主公,若是武庚不愿束手就擒,激烈反抗,我怎么办?”

微子启沉思片刻,面目阴晴不定。良久,他才看着大将,开口道:“如有可能,设法活捉。如无可能,死要见尸。”

大将拱手:“末将明白!”

大将信心满满,带兵抓拿武庚,以为是大功一件。可没想到,武庚早已跑去了鲁国。这一趟,大将注定是无功而返了。

不得不说,武庚年纪轻轻,却是十分果决,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他的果决,令他一路上,有惊无险。

疾行半个月,武庚安全到达奄国,休整一日,便与奄侯、徐侯、薄姑侯共商举兵大事。

武庚问三侯,事情准备得如何。

三侯说准备妥当,只等武庚太子一声令下。

武庚看着地图,指着奄国后方的熊国,徐国的后方盈国,问:“这两个方国不拿下,可会成为我等后方隐患,必须得想办法拿下。”

奄侯说:“此事,我等也都想到了。只是熊侯、盈侯都是夷人,与我等有灭国之仇,不会投降我等的。”

徐侯说:“太子,我等当趁着姬鲜叛乱之机,迅速出兵,一路北上,攻克中原腹地。如此,我等才能赢得更多商民的支持。”

武庚说:“非也。若是我等带兵北上,熊、盈两国乘虚而入,攻入奄侯、徐侯、薄姑三国境内。则,将士们必然无法安心随我等北上,或有哗变之危。”

奄侯疑虑:“可若一战难定熊、盈两国,我等将错失入主中原之最佳时机。”

武庚沉思片刻,说出计谋:“想必,三侯属下当中,有忠心之夷人。‘以夷制夷’,让他们联络熊、盈两国中的夷人权贵,只要制造混乱,临阵倒戈,杀了熊侯、盈侯,便支持他们做新的熊侯、盈侯。如此,我等便一战可定熊、盈两国。然后,我们五国联军,倾国北上,可成复国大业。”

“善!太子英明!”三侯佩服,拱手行礼。

在周密的部署之下,熊、盈两国顺利被拿下。

之后,在奄国举行誓师大会,推举武庚为主公,发布讨伐周国檄文。檄文大意如下:姬昌、姬武两人是商国之臣,却狼子野心,谋害商王帝辛,实乃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幸有太子武庚英明神武,不弃商民,谋划复国;值此周朝天怒人怨,即将颠覆之际,太子武庚一定能带领商民走向胜利。

五国联军,在武庚的率领下,攻破舒国、庐国,攻入州来国,气势如虹,不可阻挡,大有一副席卷天下之势。

五侯叛乱,与三监举兵,形成了鲜明对比,备受天下诸侯侧目。

与此同时,周朝大军,在太傅姬旦的率领之下,终于开拔。他此行,还带上了他的爱弟姬封,刷经验,刷功劳。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