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三千年
六、三监之乱起(旧版)

懒也要努力

军事 |  历史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经过武庚的一番刺激,姬鲜暴怒之下,终于下了决定,他要带兵上京,辅佐小周王姬诵。

带兵上京,可不是小事。何况还是和平时代。

这边,邶、鄘、卫三国军队还在集结呢。那边,远在镐京朝廷的太傅姬旦就得知了消息。

姬旦坐镇朝廷,胸有成竹,丝毫不慌,他早就料定会有诸侯站出来反对他。可是,他没料到是姬鲜、姬度、姬处这三人。这三人虽没有大才,但也是可以信任的兄弟。不然,姬发也不会派他们三人去监视武庚。

姬旦恼怒道:“没想到啊,真是没想到,却是此三人要造反。真是,气煞我也。”

此时,姬奭与姜子牙已回镐京,与姬旦一同辅政。

姬奭劝道:“四哥可别气坏了身子。我想,这中间可能有所误会。要不,我写封信,问问三哥,到底是听信了谁的谗言,要污蔑三哥?”

姬旦哼道:“这背后谋划之人,定是武庚无疑。武庚此人机谋深重,复国之心不死啊。唉,看来东边要乱了,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了!”

姬奭问:“四哥,你早知道是武庚在离间三哥他们?”

姬旦说:“我若早知道,必然会出手阻止。五弟,这是我的猜测。当然,或许是三哥对我心存不满,对我不信任,我也是能理解的。不过,三哥要求我辞官赴国,将朝廷政务交给他来主持,我是万万不能答应的。因为我答应过二哥,要将天下治理好,等诵儿亲政。若是交给三哥,我不放心。五弟,你能放心吗?”

姬奭说:“四哥摄政,是二哥安排的,也是最好的安排。周朝这天下,需要四哥来管理。至于三哥,他没有在朝廷中担任过重职,恐怕无法处理好政务。”

姬旦问:“那他非要摄政,我们该怎么办?”

姬奭不愿兄弟相残,说:“要不我亲自去一趟,劝劝三哥,让他罢兵,如何?”

姬旦叹气道:“要是你能劝动他罢兵,自然是最好的。可是,三哥这人的性格,你我都是知道的。他可是认死理的人,固执得很,一旦决定了,三头牛都拉不回来。”

姬奭也叹气道:“可我总得试试吧?不然,兄弟之间兵戈相见,不仅会死很多人,还会让天下诸侯看笑话的。”

姬旦犹豫不决,问坐在一边闭目凝神的姜子牙:“姜太师,您倒是能静得下心来,听了这么多,您也说句话吧?”

姜子牙捋着长长的白胡子,笑道:“这是你们姬家的家事,我不好掺和吧?”

姬旦恼怒道:“姜太师怎能如此说呢!这不仅是姬家家事,更是天下大事!”

姜子牙赞道:“善!太傅此言大善。太傅摄政,天下大定矣。哈哈!”

“哎呀,我说姜老太师,您就别打趣我了。”

“非也,我可没打趣你。我这话是真心的。”

“好,我就算您夸我了。那么眼下,我们该怎么办呢?”

“太保的办法,可以一试。能说服管侯他们罢兵,最好。若说不服,也只能派兵平叛。这天下呀,还有一部分旧商权贵,图谋复国。正好,借着这一次机会,我们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

周公姬旦、召公姬奭两人听了,恍然大悟。要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呢。

“善!”姬奭拍手道。“那我着手准备去一趟管国,好好劝一劝三哥。”

姬旦摆手道:“五弟,你不要亲自去,派个人去吧。”

姬奭说:“四哥,你担心三哥会砍了我?我相信三哥不是那样人。”

姬旦说:“你是朝廷太保,要坐镇朝廷,安稳朝局,怎能去管国?五弟,孰轻孰重,你可要分清楚。再说了,你也明白姜太师的计谋,我们的目的是消灭更多的旧商势力,实现周朝大治。若是三哥不跳出来,这个计谋就失败了。那么,旧商势力就会慢慢发展,终将成为周朝的隐患···”

姬奭说:“四哥,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三哥他们谋反吗?这不是把他们往死路上逼吗?”

姬旦说:“只要他们不是真心谋反,我们留他们一命便是。”

姬奭想了想,说:“善!有四哥这句话,我也没意见了。”

就这样,姬旦、姬奭和姜子牙三人达成统一意见,将一场危机变成了转机。

而另一边的管国,管侯姬鲜正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畅想着兵发镐京,上朝摄政,接受姬旦等人行礼,好不快活。

三国联军集结完毕,姬度兴奋道:“三哥,我们出发吧?离开镐京快两年了,我还真有些想念了呢。呵呵。”

姬处则还想再劝劝:“三哥,要不我们还是再等等。”

对这个软性子的八弟,姬鲜很不耐烦,他不悦道:“等什么?等四弟谋权篡位,祸乱天下?还是等四弟派大军来抓我们?”

姬度看着姬处,提出质疑道:“八弟,你会出卖我们吧?”

姬处摇头道:“我怎么会出卖你们呢。我只是觉得,我们贸然出兵,恐会被诸位兄弟和天下人指责罢了。不如,我们跟四哥、五哥好好谈一谈吧。一家人,什么事情不能商量呢?三哥,您说是吧?”

姬鲜怒道:“二哥薨逝,四弟就强行阻止诸位兄弟上京拜祭,他那时可顾念兄弟手足之情吗?我看,他那时便存了篡位的心思。此时,他立足未稳,我们出兵镐京,正好可以阻止他。若是再等一年半载,我们想要阻止,也来不及了。”

姬处还想说些什么,被姬度制止了。

姬度说:“八弟,你还犹豫什么呢,我们听三哥的便是。”

姬处只好点头。

姬鲜这才满意,举手一扬,下令出发。

从管国去镐京,要经过共、于、温等诸侯国,而这些诸侯国国主却是丝毫不给姬鲜面子,不放他们通过。

都是姬姓兄弟,共、于、温等诸侯是站在姬旦这一边的,他们规劝姬鲜罢兵不成,只能出兵阻击。

真是出师不利啊。

不过,双方都很克制,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事件,只有小规模的冲突。毕竟,他们都是姬姓兄弟,还是有感情的。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耗下去,姬鲜的耐心也一天天消散。见无法劝说共、于、温等诸侯让路,只能兵戎相见。

可是,姬鲜没有多少谋略,打战只知道一窝蜂,凭着勇气和人多势众。虽然运气不错,打了几场胜仗,那是对手比他还不如。可这种群殴混战,注定无法快速结束战斗。于是,姬鲜指挥着管、邶、鄘三国联军,陷在共、于、温三国之中,进退两难。

有人说了,武庚不是怂恿姬鲜叛乱吗。那么,武庚人呢?

武庚这时候,自然也不会闲着。他也正在谋划叛乱呢。不过,他不是要进军镐京,他要带兵去东夷,与徐、奄、薄姑等方国旧商势力汇合,再攻城略地,图谋复国。

东夷距离遥远,中间还有曹、宋、徐、州来、庐等强大诸侯国,武庚贸然起事,必然要被剿杀。所以,武庚低调行事,怂恿姬鲜等人叛乱,好吸引周朝及各诸侯的目光,他趁机带兵南下,去东夷汇合。

还别说,武庚的谋划,还真成功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