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三千年
三十一、公元前770年(3)(旧版)

懒也要努力

军事 |  历史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没过多久,姬宜臼在申国,姬余臣在镐京,两人几乎同时登基继位周天子。

不过相同的是,七岁的姬宜臼和三岁的姬余臣,都是傀儡而已。两方摄政大臣,分别是申国国君申侯、虢国国君姬翰。

申侯一方势力,主要是申国、缯国、许国和犬戎。另外,鲁、秦、卫、晋、郑等势力,也先后表态支持。

而姬翰一方势力,主要是周国世家权贵,加上两个虢国(东虢国和西虢国)和虞国。周国虽然遭受了一场劫难,实力受损严重,但只要世家权贵能联合起来,还是不可小觑的。

依纸面上的实力来比,申侯一方占了上方。

但,申侯一方内部并不团结。

鲁、秦、卫、晋、郑等国只是表态支持姬宜臼继位,并不会支持申侯与姬翰对战,更不会派兵相助。

至于姜姓诸侯中,西申国要防备犬戎,齐国不支持申侯发动内战。

所以,申侯虽然明面上占优,但也奈何不了姬翰一方。

同样,姬翰一方也无力征伐申侯一方。

虽然,双方都默许了对方的存在,并且默契地选择了不动用武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但,嘴仗还是要打的。为了维护自身的正统,必须要驳斥对方的假冒身份。

申侯一方,说姬宜臼是嫡长子,是太子,继承周天子,那是名正言顺。还有,周幽王之所以要废黜姬宜臼,那是受到了褒姒的蛊惑,失去了理智。周宣王四十年发生的事情,大家都还记得吧。“天再旦”的出现,是上天在向世人警示,警示会有祸国殃民的女妖精出现。而褒姒就是女妖精所化,她是祸害周幽王和镐京人的元凶。至于申侯举兵,那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维护周王室的正统,是维护天下安宁。

姬翰一方,则说姬宜臼是被周幽王废黜了太子的身份,没有资格继承周天子。再说,周幽王有些做法不对,作为臣子,也要恪守本分,忠心劝谏,才是人臣之道。而申侯却勾结外族犬戎,举兵造反,杀害周天子,屠杀镐京人,简直是罪大恶极,人神共愤。申侯狼子野心,路人皆知,他之所以扶持姬宜臼,是为了谋权篡位。所有姬姓诸侯,理应站出来,团结起来,匡扶以姬余臣为天子的周室,剿灭申侯等叛贼,还天下一个天平世界。

就这样,双方开始了持续多年的骂战。骂战升级,便是战争,这是后话。

大部分诸侯都采取了看戏的态度,只有少部分选择了战队的诸侯,互相攻讦、攻伐。

再看申侯这边,他扶持姬宜臼继位周天子,只是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嘛,他得想法设法,送姬宜臼母子去周国境内上位,尽量争取周国世家权贵的支持。去周国哪座城池呢,只有成周(洛邑)最为合适。因为成周是周朝的东都,无伦是建筑规模、经济、人口、军队,都跟镐京城不相上下。更为关键的是,成周城距离申国很近,距离镐京城就远了。

趁着成周城世家权贵们还在观望犹豫之际,申侯相信可以争取到他们的支持。有了他们的支持,姬宜臼母子能入主成周城,就有了与镐京分庭抗礼的资格了。

这第三步嘛,便是设立朝廷,分设官职,笼络成周权贵和各方诸侯,形成利益联盟,达到王权巩固的目的。

申国距离成周不远,迁都不是难事。但,成周城内世家权贵的态度,很重要。他们如果不支持姬宜臼,那此事就无法顺利。

所以,申侯分别给鲁、郑、卫、晋等姬姓诸侯写信,希望他们能一同派兵相助,护送姬宜臼入驻成周。

只要鲁、郑、卫、晋等姬姓诸侯出面,成周世家权贵,就不会反对。

而对于护送姬宜臼入驻成周之事,鲁、郑、卫、晋等诸侯却有不同的反应。

其中,郑侯姬掘突最为积极。他不仅亲自动身,还说服秦伯赢世叔,一起带兵,为姬宜臼保驾护航。

自然,对于姬掘突这种化敌为友的做法,郑国权贵开始是很不理解的,很不支持的。

但,经过声情并茂的表演,姬掘突成功说服了他们。他的理由有三点:一,姬宜臼是周太子,继位周天子,名正言顺;二,姬宜臼有姜姓诸侯支持,而姬姓诸侯内部并不团结,无法与姜姓诸侯抗衡,郑国支持姬宜臼,是顺势而为;三,郑国东迁之后,要发展扩张,势必与东虢国、郐国等诸侯国产生纷争,届时需要姬宜臼的支持。

总之,一切为了郑国大利,父仇之恨可以放在一边。姬掘突的政治智慧和优秀表演,折服了郑国权贵,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至于,秦地赢世叔,他之所以会被郑侯姬掘突说动,主要是为了受封侯爵之事。在成周,由天子亲自册封,这是必要的程序。不然,就会名不正言不顺,不被其他诸侯承认。

当然,这还要申侯一方势力能消灭姬翰一方势力。最终,由姬宜臼成为周朝唯一的天子。如此,嬴世叔这诸侯的名份,才能流传下去。

若是姬翰这一方最后成功,那赢世叔就成了乱臣贼子,秦国估计也就要被消灭了。不过,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几乎为零。

所以,赢世叔才下定决心,亲自带兵,走一趟成周。

还有鲁国,国君姬称病重,由世子姬弗湟带兵,前往。

卫国和晋国,则各自派出一位大将,率兵前往护送。

也就是说,这几个诸侯国,都表态支持。只是,郑、秦、鲁三国,给出了最高的诚意。而卫、晋两国,则有诚意,但也留了退路。

虢侯姬翰得知郑侯姬掘突、秦伯赢世叔要带兵支持姬宜臼的消息,是勃然大怒,当即表示要领兵,对其阻击。

镐京权贵们极力劝谏,说镐京城破坏严重,民心不稳,此时姬翰带兵去阻击郑侯、秦伯,是极为不利的。况且,他们的敌人是申侯和姬宜臼,不是郑侯、秦伯。不能主次不分,凭空惹出几股强敌来。那样的话,真是自寻死路了。

姬翰终于被说动了,放弃对郑侯、秦伯的阻击。可是,他又不甘心申侯迁都成周。

姬翰说:“诸位大夫,你们既然不同意阻击郑侯、秦伯。那么,我们也不能坐视申侯、姬宜臼迁都成周不管。寡人以为,可以派人去联络成周世家权贵。只要他们能支持我们,不承认姬宜臼的天子之位,反对其迁都成周。那将是对申侯的巨大打击。”

于是,姬翰不仅派出使者去成周联络,还发动镐京世家权贵派人去成周联络亲友。

结果,姬宜臼母子在申、缯、许、鲁、郑、卫、晋、秦等诸侯联军的护送下,顺利入主成周城。

其实,成周世家权贵大部分是中立派的,有一部分选择支持姬翰一派,也有一部分选择支持申侯一派。

但有了鲁、郑、卫、晋等诸侯的游说,一些中立派就倒向了申侯一派。结果,支持申侯一派的,就压倒了支持姬翰一派的。

因为鲁、卫势力毕竟就在中原,在成周有他们不少的支持者。还有申、缯、许就不用说了,一直在中原腹地发展,人脉资源肯定是丰富的。

相比于远在陕西镐京的虢侯和世家权贵,大部分成周世家权贵肯定会选择亲近邻居申侯一派,支持姬宜臼。这是必然的结果,因为远亲不如近邻嘛。

姬宜臼母子入主成周后,在申侯的操作下,设立朝廷,分派官职,笼络各方利益。其中,获益最大的自然是成周世家权贵,几乎每一个家族都得到了卿或者士的官职。

其次,是申侯、缯子、许侯等元老从龙功臣,功成名就,总揽朝政大权。

再次,是郑侯姬掘突和秦伯赢世叔,一个继承其父姬友在朝廷的高官之职位,得到了中原的一块封国,一个被册封为侯爵,正式步入诸侯之列。

当然,鲁、卫、晋等国国君,也得到了相应的奖赏,应该也获得了朝廷卿大夫的官职。具体如何,史书没有记载,也就无法说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