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与国同休
第三章 有无相生(旧版)

白苍柔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于昭阳刚刚的装神弄鬼并非是心血来潮,而是详细看完了这“与国同休”称号的解释。顾名思义,于昭阳的寿元和大明绑定,如果大明按原来的历史发展的话,于昭阳便能活到276岁。那于昭阳当然是期望越活越久了,恰好老朱就在眼前。于昭阳上一世学到的第一个教训就是:机会转瞬即逝!你不抓住机会,命运就不会眷顾你!

而保底寿命276岁的于昭阳,要是出将入相人前显圣,那时日久了不得被当成唐僧肉吃了?刚刚系统整出来的动静已经吓到了朱元璋和刘基二人了,要是改天再来一次,怎么圆?没法圆!就老朱现在心里估计还在对于昭阳抱有怀疑呢!毕竟朱元璋也是混过教派的,白莲教糊弄人的把戏在老朱这就俩字:门清!

在于昭阳安慰了几句刘基之后,刘基便告辞了。厅内只剩于昭阳和朱元璋二人,二人再次坐下,朱元璋开口问道:“老子?为何先生要从老子开始讲起?”

“孔子曾问道于老子,而在老子之后,华夏才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诸子百家的时代。而不论是秦汉,还是唐宋。这历朝历代都受诸子百家的影响,甚至可以说,直至今日,先贤们治国经世之法,仍然没有超脱,甚至没有达到诸子百家的思想!”

“竟是如此说法吗?一千多年的时间,今人竟连古人都不如?这是为何?”朱元璋有些好奇。

“原因嘛,我来慢慢讲,不过殿下也请放心,我只是粗略讲讲,不会把每家都讲个几天几夜,也不会每家都讲的。当我讲完之后,相信殿下的疑问也可以消除了。”

于昭阳捧杯茶回想了一下前世所学,慢悠悠的开口说道:“老子,一提起他的思想,首先想到的便是‘无为而治’,有些官员总喜欢用这四个字来治理地方,或劝说君主。可无为而治究竟何解?无为就是不作为吗?这明显是错误的,老子能给孔子授道,那他的思想定然不是如此浅薄的。这‘无为’二字,其实是说给贵族听的。为什么要让贵族无为?这就要给殿下谈一谈春秋末期这些贵族的所为了。”

朱元璋平时也很爱读书,不然也不可能从一个乞丐跨越一层又一层阶级成为天下共主。不过朱元璋平日读的书多是兵法或者汉唐传记之类,从未想过要去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毕竟自汉独尊儒术以来,诸子百家早已销声匿迹,自然也很少有人去探究先秦时期的思想了。

“公如楚,郑伯劳于师之梁。孟僖子为介,不能相仪。及楚,不能答郊劳。贵族连表面功夫也做不好了。齐襄公的妹妹文姜嫁给了鲁桓公却和哥哥当着鲁桓公的面N……通女干,闹得世人皆知。可以说贵族们连脸面也懒得维持了。要知道老子可是周守藏室史,平日读的是先哲经典祭祀礼仪这些关乎国家大事的文献。老子又怎么看得上这群贵族呢?而这群贵族呢?除了吃喝玩乐什么都不会,以他们出手即暴政的稳定发挥,老子还能指望这群贵族治理国家吗?

再看看当时的百姓,可谓是吾日三省吾身:‘公田种了吗?城墙修了吗?兵役服了吗?’百姓已经如此劳苦了,如果再让这些贵族放飞自我,那天下大乱指日可待了。所以说,《道德经》这本书,其实是给统治者看的。毕竟当时书籍属于珍宝,老百姓们大字不识几个,给他们看书也没人看得懂。”

朱元璋点点头,对此表示认可。

“再说回老子的思想,他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有无相生’,或者称作辩证法。有无相生的概念是什么呢?我们来举个例子吧。”于昭阳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殿下在《谕中原檄》中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便是老子提出的‘名’。而这个名以有无相生的思想来看待,驱逐鞑虏是‘有’,因为殿下你是在这么做的。但这个名你做到了吗?目前还没有,所以驱逐鞑虏同时也是‘无’的状态。

老子说柔弱胜刚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因为有无相生,两者同出而异名,有和无都在发展。直至最后,殿下成功驱逐鞑虏,那之前的‘有’变成了‘无’,‘无’变成了‘有’。那时,就不会有人再记得‘驱逐鞑虏’这个名了,因为这个名在那个时候已经没有了,世界上再也没有了‘鞑虏’这个名,驱逐也就无从谈起了。这就达到了老子思想中的结果-‘无名’!

名是狭义的,殿下现在可以提名,但不能一直提这个名。殿下也知道,北方土地辽阔,即便是蒙古人也不知道北方具体有多大,他们并不是整个北方的主人。当然,我相信殿下一定能做到恢复中华的。而在老子的思想中,‘名’是狭义的,它是道的具象化。如果一直强调驱逐鞑虏的名,那便远离了平定北方的道,触发了反者道之动。而为了把名变为无名,老子告诫君主,要‘守虚’。

如果朝堂有两种声音,一种是‘我们应该恢复中华,必须要尽全力彻底消灭鞑虏’;另一种是‘我们应该就此收手,反正蒙元已不成气候’。那么殿下便该守虚。守虚不是两不相帮,也不是放任自流。老子也提出了‘渊’作为守虚的术,如果殿下帮第一种,那消灭了蒙元要继续消灭瓦剌,消灭了瓦剌要继续消灭女真。如此一来北方永远平定不了;如果殿下帮第二种,那么黄金家族会在五十一百年后重新统一草原,再次入侵中原。

而君主只要守虚,让正反两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发展,两方也会不停的精进自己的纲领,那么最后,当二者合一的时候。北方也再无鞑虏,殿下也达到了无名。”

朱元璋听完这个案例陷入沉默,于昭阳也不再言语,安静的等着朱元璋提问。

老子提出的“有无相生”概念便是古希腊所提出的“辩证法”,而辩证法直接决定了欧洲流传至今的哲学的诞生!直至后世那些传世巨作《资本论》、《矛盾论》都是在唯物辩证主义下才得以诞生!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