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与国同休
第十四章 成果(旧版)

白苍柔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于昭阳打算赶人了,“好了,诸位王子,最后在总结一句吧。书中自有黄金屋,好好学习比什么都强,别把老祖宗的东西都忘光了。”

朱樉三人感觉于昭阳讲的比那些个老夫子要有趣多了,舍不得走了。朱标也注意到弟弟们爆发的求知欲,开口问道:“先生所述种种非常有趣,不知这些学识在何处有记载?”

于昭阳回忆了一下:“去年年底刘老修改的《戊申大统历》其实就是照着郭守敬的《授时历》改的。郭守敬还著有《推步》、《立成》等书也是有关天文的。不过学习这些书籍都需要深厚的数学基础,《九章算术》都有些不够用了……不过郭守敬制作了许多仪器,应该还在元大都放着。等这次北伐攻破了元大都可要好生保管啊。

虽然蒙元残暴,但说句良心话,蒙元朝廷还是很注重专业人才的。还有位名人王祯写的《农书》,非常实用。以及蒙元朝廷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如果深入了解一下会很有趣,好了,就说这些吧。”

朱标几人听完这才起身告辞。于昭阳考虑要不要跟老朱多要点课时费,这半天一直在回忆历史,太费脑了。

自从上次建议老朱开海没了音信后,于昭阳又另辟蹊径,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导到星空之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要研究天文,必然会推动科学的进步。而科学的进步离不开经济支持,就算老朱不开海,于昭阳也可以继续苟等朱棣上位了继续蛊惑朱棣。时间在我!

……

朱标回宫后急忙去会见父亲,把今日之事完整说了一遍。朱元璋听完沉默许久,面色阴沉不定。

“这个于昭阳咱真是看不透,这等诛心之论也能堂而皇之的说出口。”

“父亲,于先生虽然屡次诋毁儒学。但儿臣觉得他提出的建议都挺有用的,这次于先生所说的郭守敬儿臣亦有耳闻,也确实是位万中无一的天才。”

“已经去世几十年的人,再惋惜能有什么用。咱不也有伯温吗?不也被他劝回老家去了?要是真爱惜人才,为何不让伯温留在朝堂?”

“这……儿臣不懂。”

“算了,标儿,爹马上就要去开封坐镇了。这于昭阳虽然有些才华,但也不可过分信重他。这些时日就不要与他来往了,爹再观察他一段时间。”

……

于昭阳这些日子在给梨花补课,自己一个人管不了太多的事情,有意让梨花分担一些。可想到古代女子最忌讳抛头露面,也不知道培养几年之后,能不能塑造一位秘书出来。

梨花在数学方面属实没有天赋,不过手倒是巧,工笔画画的不错。于昭阳也抽空教了教三视图、透视之类的技法。

这几十年于昭阳除了给人启蒙之外也注重材料的收集分类。材料学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的发展史,历史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性的以为纲目分类的材料学著作,虽然大部分是草药,但也属于是科学的萌芽了。

于昭阳至今也没有把玻璃这等赚钱与研究利器给做出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原材料的缺失。而于昭阳委托刘基帮他寻找名医,一方面是想系统性的编著医书,另一方面就是希望凭借老中医丰富的经验来扩充对各种天然材料的研究。

而物理的发展,于昭阳也没有直接讲述四大基本力之类的定律。倒是很希望有学生能自己发现,毕竟现在才13世纪末,真的不用急。于昭阳很在乎科学体系建设的完整与补充,只要能坚持发展下去,这棵小树苗一定能靠着众人的智慧开枝散叶。而不是于昭阳一枝独秀。毕竟个人崇拜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因素,要是搞不好,后人很可能走上歧途。

所以于昭阳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材料学的研究中。毕竟这玩意最耗时耗力,同时也充满了各种不确定的巧合。当初搞电灯泡也是实验了几百种材料才确定下来钨丝的。

时间来到五月,北方一场场捷报让整个应天府感受到了天下已定的喜悦。其中最开心的就是于昭阳了,因为这天杭州的故人带来了好消息!

有人把飞梭做出来了!

这可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萌芽啊!

在杭州授课时于昭阳给学生们留下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提高织布效率?又把自己对于织布机模糊的改进建议讲了讲。还留下悬赏,能将织布效率提高三倍,就可领500贯钱!

七年了,于昭阳终于觉得自己洗刷了穿越者的耻辱!感觉拉着周雄问这织布机制作过程。周雄是自己在杭州授课时的学生。

周雄看着多年不见的恩师也很激动,也把这些年的研究历程讲述了一遍。

周雄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户,平日里做点布匹补贴家用。不过手艺很好,被当地布商看中,雇佣她到坊里织布。周雄在得知于昭阳的悬赏后一有时间就陪着母亲去观摩纺织过程,记录总结了许多规律。而母亲王氏在得知周雄的想法后也很支持,看完于昭阳那些添加飞梭,直立纺锤的模糊建议后,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把新式纺织机做了出来。虽然很是简陋而且时时故障,但也是工艺问题,有很多改进的余地。就这样,效率也提升了五倍有余。

可惜周雄家里并无余财,没办法继续制作改进,这才跑到应天府拜访恩师,递交答卷。

于昭阳看着周雄所写的那本厚厚的笔记。感慨人民的力量果真无穷啊!在鼓励了周雄一番之后亲自把装着500贯钱的小袋子递给周雄。

“你做的很好,你母亲也出了很大的力气。我有意将这部织布机命名为王氏织布机,你觉得怎样?”

周雄一听,顿时眼眶一红。对着于昭阳说:“多谢恩师,当年若不是恩师教导。我也没机会如恩师所说的改变命运。这些年家母为了帮助我完成任务,可以说散尽家财,今日能以家母姓氏命名。自然再好不过了。”

“你放心,以后日子会越过越好的。我记得与你同届的李维很擅长写话本,这次回去以后嘱咐李维,让他将你与母亲的经历书写出来。我也会出资,也好让世人知晓你周家的善行。”

“恩师,我等不过升斗小民,这是不是……”

“我以前就说过,每一个劳动者都是伟大的,你不必自卑。这也是你母亲应得的。这次回去之后,你也与你母亲商议一下,如果愿意,就搬来应天府,后续也好继续改进这王氏织布机。”

周雄听完,郑重的向于昭阳行了一礼。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