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与国同休
第十二章 告别(旧版)

白苍柔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二百万贯对于市舶司来说并不是难事,重点是需要陛下同意让商船出海,建设海军,以及开设盐场。”

虽然于昭阳画的饼很香,但朱元璋要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别说海军了,就是现在的大明水师,也是只吞金兽,朱元璋早就有意削减水师开支了。

“咱之后会找些人合计合计的。今天就到这吧,日后标儿要是有何想问的,就自己去问吧。”

朱标点头称是,于昭阳也行了一礼告辞了。

朱元璋并没有当场答应于昭阳开海的提议,这也在于昭阳的预料之中。毕竟在朱元璋一统江南的过程中,他的对手不是私盐贩就是走私犯。背后的势力不乏有海上经商的世家地主。若是开海如此轻易,于昭阳反而到怀疑朱元璋想给自己挖坑。

出了皇宫后于昭阳被侍卫带着到朱元璋赏赐给他的小院。院子不大,一个正对门会客的大厅,后面是卧室与书房。两面有两间厢房和一间厨房。虽然寒酸,但于昭阳也很知足了。能从老朱手里抠点东西是真不容易啊。

院外进来一个小旗官对于昭阳拱手:“在下刘介夫,奉指挥使令前来保护大人,任凭大人差遣。”

或许是老朱不放心,又或许是老朱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直接派了一旗护卫放在于昭阳身边。

于昭阳看着来人说:“刘小旗,以后就请多多关照啦。”

“多谢大人抬爱,下官不过奉命行事。”

“行了,别整那么死板,自在点,我这没什么要求。我接下来要去刘府,还请刘小旗找几个弟兄一道,帮我去拿点东西。”

“是!”

这就是古代啊,公器私用的感觉好爽。于昭阳感觉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

来到刘府后于昭阳向刘基说明了情况,刘基说:“老夫也快要回乡下去了,趁着这段时间,先生还有什么需要,尽管和老夫说了吧。老夫尽力而为。”

于昭阳靠近刘基耳边低声说:“我在杭州道观有一师兄,道号观灵。他与我匪浅,我在他那留了几本书。他已时日无多!待他死后,你派人去他墓前把书拿走!”

刘基闭眼不语,于昭阳站直了又说:“你年岁也不小了,日后安安心心做个富家翁。且活吧!”

“老夫走后,先生也要顾好自己。要不要老夫帮先生寻些人来?光是农庄学堂那几个人,怕也不够先生使唤的。”

“我这人自在惯了,不需要什么人伺候。不过刘老您人脉广,要是能寻到几个能工巧匠或是名医,那再好不过了。”

“放心,老夫这点面子还是有的。这事老夫一定办到。”刘基伸手握住了于昭阳胳膊,诚恳说到。

于昭阳这才和刘基别过,和刘介夫回到宅子。

之后的日子于昭阳又把注意力放在学堂,自己日后不管是办工厂还是搞科研,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和工人,现在多培养些能识字会算数的,日后行事也方便许多。这期间翰林院倒是派了两个侍书来学习于昭阳的识字方法,看来是准备编纂字典了。不过于昭阳挺担心这些文人,自己本意是想让百姓靠着字典识字的,这翰林院要是编出一堆之乎者也出来,怕是一点用也没有。但于昭阳也没开口,不想和这些夫子们起什么矛盾。

慢慢的时间来到三月,刘基登门拜访。

“刘老,这是准备归乡了?”于昭阳出门迎接,扶着刘基往里走。

“是啊,马上开春了。老夫在临走前来看看你。”

“寒舍简陋,勿怪勿怪啊。”

于昭阳一个人住也没怎么装扮,也只是在前几天往院子角落里移栽了棵梨树树苗。整个院子仍然透露着荒凉感觉。

“说来惭愧,要不是去年因为老夫,先生如今想必仍然可以云游四海,修身问道。可惜啊……”

“嗨,我本来就是个漂浮不定,居无定所的人。这些年若不是战乱四起,我早想去云游四方了。

如今也挺好的,在杭州我也一样是在授课,到了应天,还平白得了一处宅子。比在道观的生活要热闹些。”

于昭阳反正看开了,欲速则不达,自己只要不作死怎么说也还能活二百多呢。

“白乐天曾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先生为了老夫留在应天,这恩情无以为报。老夫马上就要走了,再为先生帮衬些吧。”

于昭阳不反对,自己这四十余年也只存下了一千多贯。维持生活自然是够的,但要是想折腾出来些名堂。估计这一千多贯顶多也就够听个响。

刘基指了指厅外,陪同的下人中走出一位女子。

“至正十二年,老夫在离开杭州的途中救下一孕妇。可惜那妇人没熬过来,难产死了。留下这一女童。

说来到与你有些干系。那年,若不是先生的建议,老夫也不会那么快离开杭州,自然也救不下这女娃。此女自幼在老夫身边长大,日后,就请先生多带带他了。”

女子对着于昭阳行礼:“奴家宁氏见过先生。”

于昭阳算算时间,这宁氏差不多16岁了。

“免礼吧,既然刘老这么说,你我二人也算有缘。可会写字?日后帮着我记些东西也好。”

“奴家学过《女诫》。”

刘基开口说:“放心,她的字我看过,写的是极好的。”

于昭阳也不再问了:“行了,院内还有空房,你自行收拾去吧。”

又对着众人说:“你们也退下吧,我和刘老说会话。”

等众人散去,刘基这才开口:“老夫本想让这世上少些压迫。陛下请老夫出山之时,老夫也只是觉得辅佐这么一位布衣当了皇帝,那世间百姓或许会少受些苦。

奈何这朝堂关系错综复杂,就连老夫也被浙东众人架了上去。去年陛下曾问过老夫,何时继位才算妥当。老夫那时才发现,陛下的心,也变了。

若是继位一事能再推迟些时日,哪怕将都城定到北方,远离这江南士绅。老夫也有把握把这些个士绅往下压一压。可惜啊……”

于昭阳安慰道:“士绅势大,自宋时就已成气候了。岂非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我当日提出让我来接你的班,也是存了和他们打持久战的意思。放心回家吧,我这人别的不说,比耐心还是比得过别人的。”

“在杭州时先生可曾与别人说过你的那些理论?”刘基想问自己是否是于昭阳那些书籍唯一的保管者。

“自然还有其他人,不过声名不显罢了。你就安心养老吧。再嘱咐你一句,要注意安全!日后不论朝堂发生何事,一定不要出山!”于昭阳郑重其事的说道。历史上刘基就是接到任命后被胡惟庸毒死了。

刘基想了想,把这句话记住了。

……

于昭阳把刘基送到门外,嘱咐刘琏一定要照顾好刘基,看着刘基等人慢慢远去了……

正阳门外,刘基回头看了眼皇宫方向,不胜唏嘘。

这朝堂啊,再也不想回来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