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与国同休
第六章 儒家(旧版)

白苍柔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等刘基走后,朱元璋指了指朱标,说:“昨日听了先生的辩证法之说,颇为有趣,今日咱把标儿也带来听听。这也没外人,先生不必拘束了。”

于昭阳也不敢真的不拘束了,还是对朱标行礼。朱标倒是尊敬,还对于昭阳点点头,算是还了一礼。

“别费那事了,赶快开始吧。”朱元璋大手一挥,催着于昭阳快点上课。

“昨日和殿下说了老子的学说,我着重讲了有无相生,但并没有讲‘道’。没办法,‘道’实在太难理解了。”

朱元璋深有同感,昨天拿着本《道德经》险些看睡着了。

“在老子的表述中,‘道’是终点,不论是无为还是守虚,都是为了追求道。既然道如此难以追求,那凡人又该怎么办?

孔子便说了,没关系,‘道’太遥远,但也不能说不解‘道’那就连日子也不过了吧?所以孔子提出了‘礼’。只要人们守礼,那哪怕不知道‘道’,你们依然可以过得很好。”

于昭阳停顿了一下,问:“我这样说,不知两位可有疑惑?”

朱标摇了摇头,朱元璋也对这样的说法表示认同。

于昭阳慢悠悠的说:“你们有没有发现,孔子的这些思想,对象是人啊!”

朱标有些疑惑:“难道这有什么不对吗?”

于昭阳继续说:“所以我的意思是,孔子在教化这方面,他是当之无愧的圣人!他的学说很伟大!

这千百年来,不论是举孝廉还是科举,这天下千千万万的官员都是儒家子弟。既然他们都尊孔孟,为何这世上贪官污吏,乱臣贼子,却层出不穷呢?”

朱元璋默不作声,朱标想了一下说:“那时因为孔子是圣人啊,那些官员又不是圣人!”

“难道错的只是人?难道儒家就没有犯错吗?”

“这……”朱标有些语塞。

朱元璋问:“难道你认为孔圣人错了?”

于昭阳哈哈大笑:“我哪敢说孔圣人错了,我说的是,儒家错了,可不是圣人错了。”

朱标觉得这人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指责儒家。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孔子说的。这也是天下所有官员最喜欢的一句话!你们可知缘由?”

朱标问:“为什么啊?”

“因为这句话太好用了!”

朱元璋有些好奇:“好用?”

“对!太好用了!孔子的治国方略,便是‘家国同构’!在一个家族里,三世同堂并不少见。孔子将国家视为一个放大版的家族,君主就是爷爷,官员就是父亲,而百姓就是孙子。爷爷自然是爱孙子的,那父亲也该是爱孙子也敬爷爷的。”

朱标想了想:“这不是很好嘛?有什么错?”

“如果只是爱,自然没有错。朝廷当然应该爱护自己的子民。可是,在普通家人里,难道就没有父子之间的争吵吗?难道爷爷就不会老糊涂犯错吗?当然是有的。

可如果爷爷犯错了,孙子难道还要教训爷爷吗?如果父子发生争吵了,父亲拿起竹编打一顿儿子,这有什么不对吗?

所以这些官员才喜欢这句话啊,在儒家朝廷里,我虽然不是爷爷,可也是父亲,是百姓的父母官!百姓不听话了,打就是了!多威风啊。再看同期的法家,法家体系中只有君主是人,不论你是官吏还是百姓,统统只服务君主一个人,官吏做的不好或者犯了错?杀了再换一批就是了。那官员该去找谁作威作福呢?官员们经过横向对比,看到在儒家朝廷里,自己居然能当爹了!那真是激动的眼泪都要流下来了。”

朱元璋一拍桌,怒喝一声:“混账!”

于昭阳吓了一跳,还以为是在说自己。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这群贪官污吏,拿圣人的话当借口吗!”朱元璋年幼时也饱受欺凌,了解元末朝廷的黑暗。经过于昭阳这么一说,也恍然大悟。

于昭阳又继续说:“所以说,孔子开口,将世间阶层定下了基调。圣人说的话,怎么会有错呢?当孔子成为了给官僚阶级赏饭吃的祖师爷,那你孔仲尼成不成圣,就由不得你想不想了,反正孔子已经死了。于是后世对孔子后人都大肆封赏,孔子嫡系长孙世袭衍圣公。真是做到了有我一口饭吃,便有你一碗汤喝……”

“够了!”

朱标有些听不下去了,平日里给自己授课的都是德高望重的大贤,怎么在于昭阳这变得这么黑暗呢?

朱元璋也回过味来了,这小子怎么对儒家这么大敌意?

“所以你认为家国同构不对吗?”

于昭阳一拍手:“当然不对!否则当初七国争霸,七国的君主们又不是聋子瞎子,如果孔子的构想真的那么合适,他们为什么不采纳呢?”

朱元璋问:“那为何后世的汉唐至今日的宋元又采用儒家治国呢?”

“这也是有依据的,秦二世而亡,世人发现,秦虽然统一了天下,但法家治国是无法长久的。于是汉高祖夺得天下之后,世人又开始寻找新的治国方法。儒家发现,他们等待许久的机会终于来了!暴秦焚书坑儒,将他们当猪狗一般看待,如今要是傍上了刘邦这根大腿,何愁儒家不兴啊!

在这种背景下,董仲舒就有话说了。我儒家好啊!陛下要是担心夺了天下得位不正,那就请看我的这“天人感应”说!陛下要是担心民间民心不稳,那就请看我的这“三纲五常”说!陛下要是担心朝廷失了法度,那我儒家

也有先贤荀子,他老人家可是教出了韩非子!所以陛下不要有什么忧虑!选我儒家就对了!

也不知是否是先秦对儒家太过针对,儒家触发了反者道之动。直接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直接说:‘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真是将诸子百家赶尽杀绝!而为了得到这来之不易的正统地位,儒家也付出很大代价,硬生生将独立天象赋予人的意志,将昔日的头号大敌法家一同包进了内核!”

这对父子听完,久不能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