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情总局,会议室。
副局长张光年神色严肃,目光扫过在座的人员。
这些人中,有军情局的干员,也有冶金单位的一把手,还有装甲研究方面的顶级专家。
张光年首先看着一位年过花甲,神色刚毅的老人道:“刘院士,谢谢你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还请你将实验情况和大家说一说。”
刘院士是军方保密研究单位的项目带头人,主攻的研究方向就是装甲材料。
在收到安全局那边转交的材料后,军情局第一时间就将这份材料,交给了相关保密单位进行验证。
而负责这份材料验证的,就是刘院士。
听到张光年的话,刘院士点点头,看了一眼众人,道:“三天前,我收到军情局送来的材料,第一时间进行了理论分析,因为这份材料细节相当完整,所以当时就得出结论,这份材料极大概率是真的。
但为了更加严谨,我联系了相关单位进行试制,材料中所有成分配比,甚至工艺细节,都有相关说明,试制难度并不高,只用了一天就得到了成品,并送去了检验。
检验结果证明,这种新型装甲材料,不论是强度、塑性、还是韧性等相关指标,都是我国现有最好装甲材料的十倍以上。”
说道这里,刘院士愤怒的拍着桌子道:“这是一起严重的泄密事件,这是对国家的犯罪,这种人一定要枪毙。”
像刘院士这样的老一辈,哪一个不是默默的为国家奉献了大半辈子,最是见不得这种吃里扒外的家贼。
张光年安抚了一下刘院士的情绪,随后看着在座的人员,严厉的道:“听了刘院士的说明,相信在座的各位也清楚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我们必须要把这个泄密的人给找出来。
今天我叫你们来,不是要你们给出什么建议,也不是要同你们商量什么,而是告诉你们,必须无条件服从军情局的安排。
之前我听说,有些人私下指责我们军情局乱来,扰乱了你们你们单位的秩序,对于军情局的要求阳奉阴违,今天我把话撂在这里,这件事军情总局会全权负责,各单位全力配合,不配合的、阴奉阳违的,不论是谁,都给我以通敌罪名到军情局走一遭。”
“好了,我的话到此为止,杨中校留下,其他人可以离开了。”
张光年说完,在座的众人都松了一口气,个别对号入座的,后背更是冷汗淋淋。
先起身将刘院士送到门外,张光年再次回到会议室。
“杨泽”
“到!”
“那个自首的嫌疑人现在在什么地方?”
“报告首长,现在正关押在审讯室。”
“听说他要见领导,带我去看看。”
“是。”
军情总局有专门的刑讯处,离开会的这栋办公楼还有一定的距离。
由张光年的警卫员驾车,杨泽坐在副驾驶上,带着张光年来到关押于飞的审讯室。
于飞是主动自首的,所以并没有遭到刑讯逼供,不过一些疲劳审讯是免不了的。
但因为有系统在,于飞并不怕疲劳审讯,他会累会困,但是同样的问题,哪怕问一万次,也是差不多的结果。
每次审讯,于飞都会一个劲的强调两点,一是材料是真的,二是他要见高级别的领导。
军情局的审讯人员,在这里得不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只能将信息上报。
于飞其实心里也挺害怕,怕坐牢,更怕别人不重视。
好在前来审讯的人,级别越来越高,让于飞心里稍微有了点底气。
当于飞第一眼看见张光年的时候,心头莫名的一震,突如其来的直觉告诉他,这就是他想要等的人。
来人五十来岁,龙行虎步,身材健硕,双目炯炯有神。
看身边人对他的态度,于飞再次确认,对方一定是个大人物。
具体大到什么程度,于飞并不知道,但肯定比中校高。
因为他身后那个人,于飞见过不止一次,知道对方是个中校。
张光年也是第一次见到于飞,但是这个年轻人给他的感觉却很不一般,尤其是他的眼神,完全不像犯罪嫌疑人,坦然、坚定、而且眼中有光。
张光年寻思一阵,找了五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心中有信仰。
这个结论,让张光年感觉简直难以置信,明明对方就是一个待审的犯人。
一老一少就这么对视了一阵,谁也没有开口。
慢慢地,于飞的嘴角出现了笑容,而且越来越大。
“那材料是不是很棒?”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