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平叛,你领一千特种兵
第4章 沙场点兵,五万兵马枕戈待旦(旧版)

湖舟2021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朝堂之上。

朱元璋的话语振聋发聩。

在众人脑海里久久回荡。

所有人都想不到,朱元璋竟然会同意十二岁的朱檀带兵出征。

这在历史上,绝对算是旷古奇闻。

要知道,汉朝的霍去病19岁拜将。

三国周瑜24岁拜为水师大都督。

宋朝抗金名将岳飞,也是29岁才成为兵马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

而现如今,竟然让年仅12岁的朱檀领兵出征。

而且统帅五万步兵,这手笔,当真是闻所未闻。

其实,众人不知道的是。

朱元璋之所以这么做,完全做给胡惟庸看。

让他知道,这天下是老朱家的天下,不是你姓胡的说了算。

而之所以没有道破,自然是想看看胡惟庸还能怎么折腾。

等到收网的时候,就算是大罗金仙,也救不了他。

而今天在朝堂上。

李文忠说愿意为朱檀做出全力扶持。

正好暗合朱元璋的心意。

一方面防止中书省权力外溢,另一方面,还能解决心头大患。

简直是两全其美之策。

归根结底,谁去并不要紧,重要的是李文忠参与谋划。

那么这场战役,可谓是十拿九稳。

所以当李文忠提议让朱檀领兵平叛时,他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同时调拨五万兵马,更是为这次战争的胜利保驾护航。

至于十二岁的朱檀,让他见见世面就行。

难不成还真的让他调兵遣将?

换任何人都不会信。

朱元璋自然也不会信。

...

傍晚,丞相府。

涂节道:“丞相,学生有一事不明。”

“圣上今天驳了您的建议,反而让一个十二岁的小娃娃上场。”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视打仗如儿戏。”

“此举完全是自掘坟墓,他糊涂啊!”

“究竟是为何?”

胡惟庸连忙开窗环顾四周,确定没有锦衣卫后,冷哼了一声:

“还不是信不过咱们。”

“自从他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就不再把咱这帮淮西老兄弟放心上了。”

“任人唯亲,今天敢让一个十二岁的小娃娃上,明天不知道会做出什么荒唐之事。”

“到时候,我们大明危矣......”

说着,不禁长吁短叹,“忧国忧民”之色跃然于脸上。

看涂节跟着痛惜的样子,他接着说道:

“不过此时不可操之过急,鲁王兵败之后,皇上必然还来求咱。”

“到时候,我们就反将他一军,让他知道我们中书省的厉害!”

说着,他轻捋胡须,一副成竹在胸的神情。

涂节有些迷惑了。

他不清楚,胡惟庸为何能这么有把握。

笃定朱檀一定战败。

毕竟,从行军布阵,到兵马调度,还是由李文忠掌控。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怎么可能失利?

他再次询问缘由。

胡惟庸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粮草是由兵部调拨。”

“在他们作战中,我们只需要晚几天盖印。”

“那么军中粮草势必出现空档,到时候必将打乱作战计划。”

“那可是五万大军,断粮会引起军心大变。”

“军中发生骚乱也完全有可能。”

“皇上回来追查下来,我们只说鲁王不会用兵,不等兵部粮草调拨,直接领兵去战,造成大军溃败就行了。”

涂节听后恍然大悟,连忙斟酒:

“丞相真乃千古奇才,学生在这里敬您一杯!”

......

之后的几天里,朱檀寸步不离李文忠左右。

跟他学习指挥打仗的本事。

至于排兵布阵,里边包含奇门遁甲,天罡地煞,可谓是变化无穷。

每当李文忠讲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朱檀总是借口推脱,表示这次领兵五万,就算搞“人海”,也把那些叛军打趴下了。

并不肯学。

反而是跟着他学习一些下令,军旗指挥的这些粗浅技巧。

教了几天之后,他终于明白红旗进,绿旗退的含义。

反观李文忠,已经生无可恋。

后悔在朝野上信誓旦旦保证要给朱檀当后盾的言语。

有道是虎毒不食子。

朱檀失利,顶多被他老爹打一顿。

自己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最多落得革职罚俸的下场。

但五万军士,却将命丧敌手。

这才是对大明国力真正的重创。

想到这,他不禁双目垂泪,望着天空,似乎在责骂自己即将成为千古罪人。

但君无戏言。

此时再想让朱元璋收回成命,已然是不可能。

况且,这时候如果自己领兵出征,必然要请中书省帮忙。

这是在打圣上的脸!

朱元璋也是绝对不可能同意的。

所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无论如何,这次朱檀领兵领定了。

思索了良久,他终于决定,把行军打仗的步骤,全部列出来。

让朱檀照单执行。

同时委派自己的副手唐健做偏将,负责照应。

到时候,就可以抵消朱檀不懂指挥的弱点。

这样就能保证战争的胜利。

不过虽然如此,这种布局却缺乏了战场上最重要的核心——灵活应变。

如果不能因地制宜的进行决策。

就算胜利,也将付出巨大的人员伤亡。

不过总算能给朱元璋交差。

同时保全了朝廷的颜面。

虽然不是完美之计,但在当前而言,也是最合适的办法。

李文忠当下心意已决,看着天空的弦月,长舒了一口气。

突然,门吱呀一声被打开。

朱檀推门而入。

“表哥,借虎符来用用。”

朱檀声音依然稚嫩,把白白的手往前一摊,似乎如同要糖一样轻松。

李文忠惊呆了:“檀弟,陛下虽然把虎符的一半授予我,但大军未动,怎能把这些东西交予你?”

朱檀道:“你现在不给,迟早也要给。”

“早给晚不给,总是要给。”

“况且这次我是大元帅,用虎符练练调兵也不多。”

这几句话说的云淡风轻,完全不把这事放心上。

李文忠咬了咬牙,深吸一口气。

当即从一副锦盒当中,把虎符交给了他。

并再三嘱咐,军国大事,不得儿戏。

一定保管好,而且等待他的作战计划安排好之后,再进行调遣。

朱檀爽快答应,蹦蹦跳跳的走了。

......

第二天,李文忠还在睡梦之际,一位亲兵已经在门外大喊:

“元帅,不好了,十殿下点了五万大军,已经在城外沙场集合!”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