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平叛,你领一千特种兵
第3章 胡惟庸竟然想抢兵权!(旧版)

湖舟2021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这句话出口之后,整个大殿陷入一片寂静。

此时的朝臣,大体分作三部分。

一部分是胡惟庸的死党,无论如何也要追随于他,誓死效忠。

而另一部分,则是见风使舵之辈。

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权力的倾轧,一旦风向不对,随时调转船头。

这帮人,可谓是老狐狸。

剩下的一小撮人,自然是刘伯温生前的浙东旧部,和淮西帮水火不容。

而胡惟庸这一番话,明显触及了朱元璋的逆鳞。

在朝诸臣面面相觑,并不敢多发一言。

朱元璋补充道:“目前六部事宜已经过于繁多,大都督府的事务,自然不能再劳烦爱卿了。”

言下之意,你中书省手不要伸太长了。

咱还不想让你管这事。

但此刻的胡惟庸坐拥整个明朝的权力中心。

如此好的机会,怎么敢轻易放弃?

他猜准了朱元璋找不到第二个人。

所以他可以借为皇上分忧之语,顺利扩大自己的权力范围。

只见他匍匐下跪,对朱元璋说道:“能为皇上分忧,是我们整个中书省的福分。”

“臣在此叩请皇上,请允许中书省暂辖大都督府事务,让文忠将军安心平叛。”

“凯旋之日,我们必当箪食壶浆,为大将军庆功!”

说着,再次叩头。

整个大殿,都陷入一片寂静。

那些见风使舵的朝臣,鬓角已经冒出密密麻麻的汗珠。

他们知道胡惟庸胆大,但是想不到已经狂妄道如此地步。

连大都督府的事务也想插手。

要知道,大都督府是大明的最高军事机关。

掌握全国军队,既有统兵权,又有调兵权。

可谓是虎符在手,天下我有。

而朱元璋之所以把这个位置交给李文忠,自然是因为二人的关系。

说的直白一点,交给外人,他信不过。

自古军权和行政,都有一条明确的分界。

各自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谁要是敢越雷池一步,则是触犯了君王的大忌。

搞不好还会有杀身之祸。

而胡惟庸现如今,竟然在朝堂之上,公然向朱元璋索要军权。

这种情况,当真是旷古奇闻。

丞相的权力和皇权,在此时形成了公然的对立。

大家都在等待,谁会说出下一句话。

如果朱元璋率先开口。

那么在这次“斗争”中,胡惟庸就拿下的绝对的主控权。

虽然目前来看,胡惟庸没有造反的迹象。

但既然敢插手大都督府的事务,那么未来会有任何行动,谁也拿不准。

一时间,形势陷入僵局。

大殿里安静的连一根绣花针落地,都可以清楚听到。

正在此时。

一个并不高大的身影,从皇子队列里闪出。

“父皇,儿臣远率领兵马平叛,为朝廷分忧!”

声音虽然稚嫩,但颇为铿锵有力。

胡惟庸心中猛然一紧。

这是谁要坏他的好事?

难不成半路杀出了“程咬金”?

在朱元璋的众多皇子中,最有带兵经验的,自然数燕王朱棣。

而此刻,他正和老丈人徐达在镇压叛军。

朝中刚好无人。

其他皇子又都没有带兵经验。

所以今天说出中书省暂辖大都督府的话,原本是朝前计划妥当。

谅朱元璋找不到第二个人,才敢如此发言。

但突然有人说要出战,当真是超出了他的预料。

他回头一瞧。

不禁差点笑出声来。

这不是最不靠谱的老十朱檀么?

这又是闹哪一出?

上星期的“仙丹”,毒性还没解?

这就要去领兵打仗了?

此时在朝众臣,也心中暗暗嘀咕,是不是朱檀又要整什么幺蛾子。

而胡惟庸则默不作声,等待朱元璋说话。

如果没猜错,被朱檀这么一闹,朱元璋将彻底无语。

最后中书省必然成功接下李文忠的兵权。

这离他成为“千古一相”,将仅剩一步之遥!

当下,他心中已经乐开了花。

而面相,依然是忧国忧民之色。

果不其然。

朱元璋听到朱檀说话之后,不禁勃然大怒。

他强压心中的怒火:“檀儿,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儿,退下。”

朱檀道:“父皇,儿臣愿领兵一万,扫灭叛军,为您分忧!”

朱元璋怒道:“混账,你当领兵打仗是儿戏?敌军三万,你领一万平叛?”

“来人,把他拖出去,重责三十大棍!”

话音未落,侍卫已经涌入大殿。

要知道,若在平时,朱元璋对他的胡闹,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想着年龄不大,还有调教的余地。

所以根本不在意。

但这里是哪?

是商议国家大事的奉天殿!

群臣面前,皇族威仪不容得一丝亵渎。

大明属开国之初,如果任由皇子胡来,那么老朱家的江山怎么坐得稳?

只有当着众人的面,把朱檀重责,才能服众。

至于他刚刚大病初愈,身体再添新伤,那也是无奈之举。

回来想办法和郭宁妃交待便是。

所以当下朱元璋决心已定。

必然要完成对朱檀的责罚,然后继续商议朝政。

眼看侍卫要把朱檀拖出大殿。

太子朱标已经率先跪下,叩请朱元璋收回成命。

紧接着,其他皇子跪倒一片,纷纷为朱檀求情。

朱元璋想不到,一向荒唐的朱檀,竟然有这么多皇子为他请命,当真是刷新了三观。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自古皇子反目成仇,往往是争权夺利。

而朱檀的作风,从里到外透露了不靠谱。

所以没有人把他当做敌人。

遇到这事,只要太子带头,其他人必然跟着请命。

还落得个顾念手足之情的美名。

何乐而不为?

朱元璋道:“你们想造反么?都给咱退下!”

朱标叩首,涕泗横流:“父皇,希望您能念在儿臣顾及手足之情,饶了檀弟一次吧。”

“檀弟向来行事如此,朝野上下无人不知。”

“请您再给他一次机会,儿臣愿与檀弟共同侍奉宋濂老师左右,学习四书五经,相信檀弟必将改邪归正。”

“儿臣再次叩请父皇收回成命,宽恕檀弟妄语之罪!”

其他皇子也纷纷附和。

朱元璋正待发怒之际,李文忠却上前一步。

“陛下,臣以为派十殿下平叛可行!”

朱元璋先是一愣,眉头继而紧锁:

“说说看。”

李文忠道:“十殿下贵为鲁王,未来要到山东就藩,此次正是锻炼之机。”

“山东历来天灾甚多,地方多有起义造反之徒。”

“而这次,正好让十殿下进行磨砺,好将来镇守一方疆土。”

“为保殿下马到成功,臣愿鼎力相助,为陛下分忧——”

话说完,李文忠俯首叩头,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四周。

朱元璋面容冷峻。

沉吟良久之后,说道:“就依你言,咱允你调拨五万兵马,只许胜不许败。”

“倘若战场失利,你和朱檀一同问罪!”

李文忠道:“遵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