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之孟尝君
第4章学宫轶事(旧版)

往来拔茅

军事 |  历史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孟尝君田文在回归靖郭君府之后再次来到稷下学宫,这次他终于近距离接触到了惠子、淳于子、孙膑、苏秦…这样的天下名士。

在这些知名辩士的指点下,孟尝君的学识增长可谓一日千里,在与苏秦的交流中他深深的被苏秦合纵连横的策略所吸引,也震惊与纵横家那纵横捭阖的战略思维的宏大。

原来苏秦出山的时候最初是力推连横的,当他觐见秦惠文王时将自己的连横策略和盘托出时却并没有打动当时的秦惠文王,从后来秦国的战略来看,秦惠文王并不是没有看上苏秦的连横谋略,而是因为秦国当时还不具备东征的时机,他首先的目的是西取巴、蜀,稳固自己的后方。

苏秦在秦国花光了自己变卖家产所得来的全部资金,一次次的向秦国一众高层兜售自己的战略布局,最终没能够成功。

当他最终衣衫褴褛的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到东周都城洛阳的家里时,得到的却是所有人的嘲笑,包括自己的父母妻子都不赞成自己的做法,自己的嫂子更是无情的当面嘲笑他。

于是苏秦便离开自己的家,在田间的地头上结一草舍,仔细的研读在出山时师傅鬼谷子送给他的几本书,重点阅读姜子牙留下的阴符兵法,修炼师傅传授的推演揣摩之法,为了能够完全的进入其中,甚至用上了“头悬梁、锥刺股”的方法,在当时成为了又一个被取笑的把柄。

但是“头悬梁锥刺股”却成为后世读书人奉为用工的典范,通过与苏秦的交流,使得孟尝君对苏秦连横谋略的由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就这样,孟尝君田文在苏秦的指导下,也逐渐的修炼出了苏秦的揣摩之法,就是靠着这揣摩之法,苏秦得以身挂六国相印,成为了六国共相。

也是这套揣摩之法,使得孟尝君在后来与各位门口交往时使得大家都认为孟尝君亲己,而愿意为之卖命。

在与孙膑的交往中,孟尝君学到了在军事上如何做到保持清醒的头脑,就如同在第一次围魏救赵中孙膑所说的,两个拳头在对决,要想解开,第三个拳头加入进去只能是使对决的拳头变成了三个。

这就是围魏救赵的精髓,不去盲目的陷入纷争,而是通过声东击西,攻其不得不救来解开这场纷争。

在稷下学宫里有一位滑稽派的学术泰斗对孟尝君田文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人就是淳于子淳于髡。淳于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论多么严肃庄重的事情,到了他这里都可以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呈现出来。

虽然幽默诙谐,却又让人感觉不到唐突的意思,而且淳于子终其一生都在享受生活,只知道及时行乐,一生既没有娶妻也没有生子,但是当他去世的时候却有无数人给他送别,还有美女在侧。

淳于子这种生活的态度教会了孟尝君笑看风云的心态,也使他能够与自己和解,不再受儿时苦难的影响,同时也不会过于在意自己那只有不到1米五的身高的影响。

这些能力才是决定孟尝君此生能够实现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也就是在孟尝君16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魏国大将庞涓再一次发动了针对赵国的战争,齐国再一次展开了一次围魏救赵。这一次齐国大将与齐相邹忌共同任主将,靖郭君田婴任监军,孙膑任军事。

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陵之战,这次战争由于邹忌与田忌的个人恩怨,几乎全部葬送了齐国的军队,在孙膑出奇制胜的使用了增兵减灶的疑兵之计,才最终成功的骗过了庞涓,最终反败为胜,庞涓也兵败自刎。

这场战争使得统治战国70余年的魏武卒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由于邹忌与田忌的内斗,造成了邹忌的远走楚国。

这次战后,靖郭君田婴的地位来到了齐国第一大将的位置,其综合实力同样超过了邹忌,只是还没有失去相国的位置。

齐威王看着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田婴如此优秀,打算把薛城这个地方分封给靖郭君田婴,使得田婴也成为一方诸侯。

田婴非常高兴,在家里大摆宴席,而孟尝君田文这时候却劝父亲不要太大意,事情并不一定会这么顺利的。

果然,临近的楚国听说了这件事,楚国此时当政的楚王乃是楚怀王,楚怀王知道了齐威王要把薛城分封给儿子靖郭君田婴,非常生气,准备攻打齐国,这使得老迈的齐威王产生了动摇,事情赤赤未能落实。

田婴的一个门客公孙闰就来求见了田婴,他告诉田婴道:“君上,现在能不能得到封地,不但在于齐国,还更在于楚国。”

“下臣愿意出使楚国,劝说楚怀王,让他想要把封地给您的心情比齐王还迫切。”

田婴赶紧站起来握住公孙闰的手说:“有劳先生了,婴相信先生必定会马到成功的,此事就拜托先生了。”

公孙闰来到了楚国差,通过给楚怀王的宠臣靳尚送去了百金,得以见到了楚怀王,在楚怀王的王宫里,公孙闰对楚怀王说:

“大王,鲁国、宋国都来侍奉楚国,而齐国从来不来,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强大而鲁宋弱小的缘故。”

“大王难道只认为弱小的鲁国和宋国对楚国有利,难道不讨厌齐国的强大对楚国有害吗!大王!”

“如果齐王把土地分封给了靖郭君田婴,齐国的国力就会削弱,难道这不是楚国的福音吗?”

听到这里,楚怀王也就放弃了阻止齐威王分封靖郭君薛城的事,最终靖郭君田婴如愿以偿的得到了薛城的封地。

田婴在齐国的地位已经愈发的稳固了,于是就把自己做为稷下学宫的主官的工作让给了孟尝君田文来做了,毕竟经过了稷下学宫多年求学的经历,已经让孟尝君与稷下学宫里的各路士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关系,别人已经无法替代了。

孟尝君田文,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拥有了自己的平台,以后能否继续向上发展,就看自己今后在稷下学宫的表现了。

田婴被封为了薛公之后,在齐国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于是就设法抓到了当时邹忌为了栽赃田忌而差点葬送齐国整个大军的人,直接把他带到了楚威王的面前。

而这个人刚好曾经是邹忌的门客,楚威王对此事也是知晓的,于是就非常生气,直接处死了这个人,并且罢免了邹忌的相国之位。

只是大家都不知道的是,邹忌的这个门客,最初也是去过稷下学宫的,只是到底在里面和当时的学宫主官田婴有没有利益关系,已经是死无对证了。

总之,这件事之后,薛公、靖郭君田婴正式成为了齐国的相国。

田婴做了相国之后,就对齐威王说:“五官是齐国所有国政的部门首脑,所以五官的簙书父王每天应当检查并多次查看。”

齐威王点头说道:“你说的太对了。”于是开始每天检查一个官员的事情,刚刚检查完第一轮,过去五天的时间,齐威王就厌烦了。把这些事全部交给了相国田婴来做。

田婴也得以能够独揽了齐国的国政和军政大权,在齐国的地位空前高涨,但是也就是在这一年,老迈的齐威王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齐国的太子,田婴的异母哥哥继位做了齐国的国君,也就是齐宣王。齐宣王在做太子的时候就知道邹忌和田忌之间的矛盾。

田忌之所以被迫离开齐国去楚国,完全是因为邹忌的阴谋,于是就召回了田忌,重新执掌齐国的军政大权。

而相国靖郭君田婴在军中的影响力被严重的削弱了,毕竟田忌可是掌管齐国军政多年的大将,在军中的势力并没有因为离开齐国几年就随着消失,因此重新归来后短时间内就重新抓稳了军政大权。

齐宣王初登王位,也打算大干一翻,有一天齐宣王在王宫里召见来自稷下学宫里的颜斶,对着他喊道:“颜斶你上前。”颜斶听了不但没有上前,反而对着齐宣王也大声叫道:“大王您上前。”

齐宣王看见颜斶如此驳回自己的面子,心里就非常生气,面现不悦。左右一众大臣也都责备颜斶:“大王是一国之君,而你颜斶,只是区区一介臣民,大王唤你上前,你也唤大王上前,这样做成何体统?”

难道你就不怕犯下杀头的大罪吗?颜斶却和颜悦色的说:“如果我上前,那是贪慕权势,而大王过来则是谦恭待士。”

“与其让我蒙受趋炎附势的恶名,倒不如让大王获取礼贤下士的美誉。”齐宣王却仍然生气,怒形于色,斥道:“究竟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

颜斶听了不卑不亢的回答说:“自然是士人尊贵,而王者并不尊贵?”齐宣王就纳闷的问:“你这话怎么讲?”

颜斶不紧不慢的回答到:“以前秦国征伐齐国,秦王颁布的命令是这样的:‘有敢在柳下惠坟墓周围五十步内打柴的,一概处死,决不宽赦!’”

“又下令:‘能取得齐王首级的,封侯万户,赏以千金。’由此看来,齐国活着的国君的头颅,还比不上已经死去的贤士的坟墓,由此可见士人比大王尊贵多了。”

齐宣王听了哑口无言,但内心却极不高兴,又没有办法反驳,脸上像吃了苍蝇一样难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