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王牌:开局100%本垒打
棒球场的设施(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球场设施】

牛棚

牛棚(英语:bullpen)一词来自于美国职棒大联盟,是球场边中继投手或救援投手下场之前热身的场地。根据球场的不同,牛棚的位置也有所不同,有些球场是在内野的界外区旁,也有些是在外野区的围墙之后。通常先发投手在先发前也会在牛棚作最后的热身。

牛棚的名称由来最知名的典故是出自于1910年代时,一家名为“BullDurham”的烟草公司在很多球场的投手练习区上方悬挂着他们的广告看板。而这家公司在当时提供50美元的奖金给能打到看板的打击者,另外,若打者在挂有广告看板的球场击出本垒打,则可获得一盒烟草。1910年时,在近150个有BullDurham看板的球场中,所有看板共被击中85次,而该公司也发出4,250美元的奖金及超过10,000磅的烟草。而由于投手练习区接近BullDurham看板及该公司的赞助,加上投手练习区像是圈养家畜的围栏,久而久之,投手练习区便被称作为牛棚。

记分板

记分板是用来纪录比赛进行时比数、安打数、投打间的好坏球数及出局数的设备,通常置于中外野正后方。

早期的记分板是由木板所搭造,在更新讯息时需由人工以手写、贴上纸片或其他记分牌的方式完成。使用这种方式在一场比赛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及时间来完成更新讯息。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现代的记分板开始有不同的型式出现,像是以灯泡、发光二极管(LED)及电磁系统来控制记分板。其中电磁系统的记分板可以利用翻页的方式快速更新讯息,在1980年代时由于成本较低且容易维修而开始大量被采用。但由于职业球队常进行夜间球赛,而电磁记分板本身不会发光无法提供较佳的可见度,加上LED系统并未造成电力上更大的消耗。于是电磁记分板也渐渐的被取代。

1997年起,日本职棒的12支球队主场开始全面采用电子灯号来显示记分板的讯息,显示的讯息除了传统的好坏球数、出局数及得分数外,还包括有打击顺序、守备位置、裁判姓名、投手球速、打者打击率及本垒打数、球场风速等等各种资讯。

球员休息区

球员休息区一般位于内野沿着一垒线及三垒线的界外区。在美国职棒比赛中,由于主场是由球队所在的都市所决定,故在美国职棒规则中,并无规定主场球队休息区位置。

在台湾的职业棒球由于并无真正的主客场,因此实施所谓的假性主场制度,先攻队伍的球员休息区在三垒侧;而先守队伍的休息区则是在一垒侧。

球场围墙

球场围墙是用来隔开球场与观众席或球场外之用,包括外野的本垒打墙与内野界外区围墙。取决于场地情况,围墙通常由水泥或铁丝网制作。然而,由于球场上球员接球时往往会冲撞上围墙,因此许多球场的围墙会在混拟土表面以发泡材料制作防护垫。

在日本,曾发生跟外野围墙相关的意外运动伤害有:

1977年4月29日,横滨大洋队对大阪阪神队在川崎球场对战时,阪神队外野手佐野仙好在9局时因追逐左外野飞球不慎撞上外野本垒打墙,而使头盖骨骨折昏迷,一星期之后才脱离生命危险。

2001年6月20日,西武队对近铁队在川崎球场对战时,内野手平尾博嗣因追逐一垒侧飞球时冲撞上界外区围墙,而引发腿部复杂性骨折。

观众席

棒球场观众席通常为阶梯型,国际棒球总会(InternationalBaseballFederation;IBAF)规定,主办单位在办理国际正式比赛时,比赛场地需可容纳万人以上同时观赛。

照明设备

历史上第一场夜间棒球赛是在1880年9月2日,该场比赛是在美国的波士顿举行,是由北方电力公司(TheNorthernElectricCompany)提供的三座100呎高的照明设备。

而为因应越来越多职业运动的夜间比赛,许多球场都已经有夜间照明设备。根据日本JIS标准,职业球场的内野需有1500~3000lux的照度,而外野平均需有750~1500lux的照度。

【人工草皮】

人工草皮是1960年代由当时的北卡罗莱纳大学纺织系主任大卫·钱尼(DavidChaney)所研发,是以环氧树脂所制成,主要是在用于室内运动场,由于保养方便、不需定期修剪洒水。1980年代起,许多欧洲球会开始在足球场上使用。在棒球场上,人工草皮较易形成高弹跳球,且球滚动的速度也较天然草皮快,使得守备选手的反应时间缩短,处理球的难度也相对增加。

但人工草皮表面远比天然草皮硬上许多,在选手在快速的移动或扑接时的动作,由于反作用力的关系,会对踝关节及膝关节造成运动伤害。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安德鲁·道森(AndreDawson)。安德鲁·道森由于长年在蒙特利尔博览会队的人工草皮球场打球,并为膝伤所苦。1986年球季结束之后,为了转到芝加哥小熊队天然草皮的WrigleyField打球,他自愿降薪以延长自己的职业生涯。

【室内球场】

室内棒球场的英文为Dome,原意是指拱形圆屋顶或半球形建筑物,而因东京巨蛋的昵称(BIGEGG)之故,故外型似蛋的室内体育场也被称作为巨蛋。1965年时,美国休士顿的巨蛋(AstroDome)是世界上第一座巨蛋球场,在启用时曾被喻为“世界第八大奇景”。而日本也在1988年时正式启用亚洲的第一座巨蛋球场—东京巨蛋(TokyoDome)。1989年加拿大多伦多启用的天顶巨蛋(SkyDome),则是世界上第一座可自动开闭式的巨蛋。但在1990年代之后,北美地区便不再有任何室内棒球场的兴建。

而由于巨蛋球场的造价及维护费用昂贵,除棒球赛外,通常也兼做其他体育赛事或音乐表演的场地。如东京巨蛋曾举办篮球、美式足球、职业摔角、综合武术、K-1赛事及音乐表演等等,同时体育馆内也有一座主题乐园,名为东京巨蛋城市(TokyoDomeCity),有云霄飞车、摩天轮与一些商店、餐厅、野球体育博物馆。

而由于其多功能式的规划,许多球场设施都需采可移动式,诸如:

升降式投手踏板:投手丘在棒球运动以外的其他活动比赛时无法摆置,因此设计可上升固定之铁制平板来改变球场使用型态。

可移动式观众席:为因应不同活动,场地周围多设有可移动的席次,以供棒球赛或其他不同活动使用。

可收取式人工草皮:为因应不同活动的场地,所铺设之人工草皮可根据活动内容铺设或收纳。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