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刚中状元,亲爹竟是朱元璋
34.纪年,是咱们的好孩子。【求鲜花。】(旧版)

呱呱上天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经过吴伯宗跟吴长达两人数日的不辞辛苦,报纸的最高日销已经达到二十万份,先锋日报已经成为士林朝野间的必读刊物,通过报纸赚取的银钱已经达到两万余两,而随着报刊渠道的增加也会日渐累计。

对于朱琦这种能文能武能工能商的全才,陶凯恨不得每天将他供起来,他辛辛苦苦省吃俭用大半年,不过替礼部攒了五万两而已,而朱琦只用了不到十天的功夫,就足足抵用他省吃俭用几个月。

以至于陶凯对朱琦想拨款修缮海南公学的态度也从由袖手旁观变成热忱上心,不但允诺刊物钱财首先拨款海南,还把自己辛辛苦苦攒的银钱拿出来给朱琦凑了三十万整数。

“陛下,礼部右侍郎正在宫门外朱琦求见,说有关海南公学事宜上奏。”

中午时分朱元璋正跟马皇后用膳时,接到宦官禀报。

“陛下,妾身已经好久没见到那孩子了呢。”

自从朱琦从漠北归来被擢升为礼部右侍郎,马皇后为了避免打搅到朱琦的工作,也惶恐朱琦察觉出什么,数次按耐住想要去见他的念头,一直都安分待在宫里,除了例行的朝会,便未再单独见过朱琦。

现在他来了正好。

“宣。”

“臣礼部右侍郎朱琦参见陛下,参见娘娘,参见太子殿下。”

自己这次来得真的有点不凑巧,陛下他们一家正在用膳。

“给文魁添双碗筷,再让御膳房炒两个荤菜,再弄个烧鸡,文魁,过来坐。”

朱琦顺着宦官搬来的椅子坐在朱元璋左侧,右侧则是马皇后,这种座位安排,让朱琦有些受宠若惊,当御书房添加的菜肴端上,朱琦有些惊喜,这些都是他最喜欢吃的菜肴,陛下他们也喜欢?

“先吃饭,吃完饭再跟咱慢慢说。”

随着朱元璋开动筷子,朱琦也不再客气,夹起快烧鸡一尝,登时两眼明亮,这御膳房的烧鸡竟然比应天德胜楼做得还好。

中午的御膳主食就是应天府摊贩售卖的寻常烧饼,也不知道朱元璋是从哪里弄来的厨子,普普通通的烧饼硬是让朱琦吃出了湖广的家乡味道。

“纪年,来,吃个鸡腿,吃饱才有机会为大明殚精竭虑啊。”

马皇后将鸡腿亲自夹到朱琦碗里,这让朱琦受宠若惊。

看着朱琦狼吞虎咽的模样,马皇后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别的孩子跟自己父母吃饭不过是最普通的事情,但在老五这里却是一种很奢侈的事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跟着这孩子相认。

当朱琦陪同朱元璋一家吃完饭,朱琦净手完后,知晓他们有公事要谈的马皇后借口回殿小恬离去。

“不知陛下可知海南公学已摇摇欲坠一事?”

“此事咱家当初也提曾鲁提过两嘴,海南公学有些地方荒废确实不假,但纪年要说摇摇欲坠倒不至于。”

“非也,陛下,这是臣命礼部仪制司整理出关于海南省公文的现状,还请陛下陛下过目。”

朱琦在朝堂里摸爬滚打这么久,早就已经深谙朝堂为官之道,在上级面前小事当做大事来说,大事当做天塌下来说,否则难以显示自己的功劳。

果然,

当朱元璋看完眉头皱紧,

他以前只听说海南的公学已经有些荒废,想要户部拨款前去修缮,当时户部没钱他也就将此事摆到旁边,谁曾想海南公学的局势已经如此险峻。

“所以,纪年前往户部撒泼要钱,甚至不惜唆使翰林院自降身价售卖报刊赚钱钱财,都只是为了海南学子?”

“瞒不过陛下,臣自接手礼部从仪制司知晓此事,便夜不能寐寝食难安,学子是我大明立国根本,现在海南士子求学受挫,这是在动摇我朝国本啊,所以臣才会绞尽脑汁来弄取修缮钱财。”

“现在礼部还差多少银钱?咱家命户部给你补上亏空。”

“陛下,杨尚书持家度日也不容易,银钱的事情礼部已经能够自己解决,臣现在之所以面呈陛下,是想从陛下这里请一道谕旨。”

“有关海南公学的?”

“陛下英明,因为修缮海南公学需耗费白银高达近百万两之巨,为避免海南各处贪墨,臣想请陛下命巡按御史前往海南代天巡狩,监督公学修缮事宜。”

巡按御史虽为明朝正七品,却有纠劾百司,提督各道,先斩后奏职权。

拨往海南的款项,虽是修缮各地公学所用,但那些地方官员少不得中饱私囊,朱琦请朱元璋遣御史前往海南督查,不说这笔银子到时全能落到实处,但有巡按御史代天巡狩,海南各省的地方官员也会少收敛一些。

“咱大明若是能够多些像纪年这般的官员,咱家每天也能够轻松一些,这件事情咱准了,你尽管放手去办,咱家这就拟旨发往御史台。”

···

现在朱元璋看朱琦是越来越满意,能文能武,做事周到细致,主要是纪年心里是真的兜着大明百姓,紧接着,朱元璋试探道:

“纪年啊,你现在也已经算是事业有成,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找寻你那亲生父母啊。”

ps:求鲜花,求评价票,求各种数据。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