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刚中状元,亲爹竟是朱元璋
33.报纸的大获全胜,使我衣袖三年香。【求鲜花。】(旧版)

呱呱上天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面对吴伯宗的感慨,朱琦选择一笑置之,他继续看向吴伯宗跟吴长达:

“现在事情我已经交代清楚,如果你们觉得事不可为,那我就再让其他翰林士子来负责此事。”

朱琦之所以选择吴伯宗两人来接受此事,一呢,是存了想要提携这两位旧友的心思,二呢,倘若报纸真的在大明打开局面,那就等于报纸掌握了大明的舆论权,这种东西在某些关键时候就是个大杀器,当然要握在自己手里才算放心。

“纪年,你都已经将提携的意图表达的这么明显,我们若是再推辞拒绝,岂不是辜负你一番好意,这件事情就交给我们吧。”

···

吴伯宗跟吴长达两人点头将这个差事接了下来,紧接着,三人开始商议起报纸的相关细节,最终,经过朱琦的仔细斟酌,首款报纸挑选最近在士林闹得沸沸扬扬的国事为主题,礼部侍郎朱琦为主编,礼部尚书陶凯为民誉主编,报纸名字也被朱琦命为“先锋日报。”

等到日暮时分,吴伯宗拿着先锋报的终稿来到礼部衙门,当在值房里看到正批阅公文的朱琦,吴伯宗有些忐忑的将报纸终稿递到案桌。

这是他们除编史以外的第一份差事,他们还真的担心会被搞砸。

所幸,

当朱琦仔细审阅过以后,对先锋报的大体内容还是比较满意,其中吴长达亲自撰写的海盐论,有两处独特见解连朱琦都感觉耳目一新,仓促整理出来的报纸有这些基本的雏形,已经相当不错。

但,朱琦觉得单单凭这些内容,可能还有点不够。

“这是我写的一首诗词,可刊登于先锋日报版面,想必会带来些许销量。”

朱琦将早就已经准备好的诗词递去,当吴伯宗看到诗词内容,不顾仪容的连连道好。

“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朱兄果然不愧为大明文魁,随随便便写首诗词,便是流芳百世的大家之作。

现在吴伯宗有朱琦亲手写下的诗词,凭借着朱琦文魁的名气,让他对报纸的销量也有了一定信心。

····

“你说他在捣腾那个报什么?”

皇宫里,朱元璋看向前来禀报的宦官。

“报纸。”

“报纸?他堂堂侍郎好端端的事物不去处理,去唆使翰林院的学子做这报纸做什么?”

朱元璋皱眉。

“禀陛下,因为朱侍郎觉得这报纸能够卖钱,今日朱侍郎拿着批条前往户部寻求拨款收获甚微,朱侍郎回来就动手捣鼓起报纸。”

“等等,你刚刚说朱琦户部拨款收获甚微,意思是咱家的户部又没钱了?”

朱元璋双眼一眯,思绪不知道已经飘向何方。

“这··奴才不知道,应当··大抵还是有的吧。”

“翰林院的那个报纸,有给咱家弄回来一份吗?”

朱元璋收回思绪,注意力重新集中到朱琦弄出来的报纸上。

“禀陛下,由于那报纸当时只有一份,加上翰林院要拿它去油墨厂印刷,奴才为避免引起翰林院警觉,就未曾将那份报纸拿来,陛下若是想看,奴才再去想想办法。”

“算了,等他们把报纸印刷出来,给咱弄一份即可,你先退下吧,等等,给朕去查查户部还有多少银子。”

等宦官走后,朱元璋眯了眯眼,朱标心里一凛,替户部尚书叹气,杨训文啊杨训文,你最好祈祷户部还有存银,否则咱也保不住你。

···

当翌日早朝朱琦遇到眉开眼笑的徐达跟愁眉苦脸的杨训文,朱琦就知晓兵部昨日在户部肯定收获颇丰,当在值房里看到吴伯等人连夜印刷出来的报纸,连陶凯都不禁夸赞两人办事得当。

在两人不辞辛苦的劝说下,应天府终于有不少的书铺跟嬴摊贩答应替翰林院售卖报纸。

就在礼部上下官员忐忑等待报纸首日销量,其余五部衙门幸灾乐祸时。

先锋报首日投放在应天府的五千份报纸在半个时辰内被售卖一空,面对络绎不绝前来购买报纸的学子,还有先锋报在应天府的快速爆火,吴伯宗跟吴长达果断通知油墨坊选择加印。

等到中午时分,朱琦那首为报纸填写的诗词已经传遍大街小巷,吴伯宗刊登在的海盐论也在应天士子间,各部衙门内小范围的引起一阵讨论。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这种风雅之词,也只有朱琦能够写得出来,来啊,本小姐要将这首词剪出裱起来。”

徐妙云捧着抢购的报纸,陶醉在淡淡的墨香之间,朱琦的词真的很好,她很喜欢,至于吴伯宗的那篇海盐论,她也细细的翻阅过,确实有些新颖之处,但更多的华而不实,总而言之,没有她家朱郎写的有才华,没有她家朱郎的词写得好。

“这海盐论的署名作者吴伯宗,可是辛亥年的三甲?咱家对他还是有些印象的,没想到他有如此才华,海盐论一文虽然在咱家看来有些空空奇谈,但其观点也算是别出心裁,这吴伯宗以后应该也是个能干事的。”

“朱琦这小子的诗词也写的不错,咱家最喜欢拥书百城南面王这句诗,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还是要多读书,你去关注关注,要是有最新的报纸,就都给咱家弄一份过来。”

朱元璋得知户部还有百万存银,在本该午间小憩的间隙心情愉悦的翻阅着宦官刚呈上来的报纸,朱琦弄出来的这个新鲜玩意拿来解乏是相当不错,他比较喜欢这里面的时政版块。

“不错,不错,这先锋报首日售卖,在短短的半日功夫就卖出万份,得钱数十两,已经是相当的不错,你等万万不可因为此等成绩就心生懈怠,一定要再接再厉。”

陶凯亲自跑到翰林院来勉励吴伯宗两人,纪年诚不欺我,这报纸真是一条不错的财源,正如纪年所说,只要假以时日他礼部定能够凭借着报纸获得衮衮巨利。

ps:求鲜花,求评价票,求各种数据。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