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1987年夏天开始
第6章 挣钱的门路(旧版)

箬箬

都市 |  都市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谢楠没有下车。

她一只脚踏着躺椅,伏在车把上,秀眉上扬,对易飞的态度和语气非常不满。

两天没见,这家伙似乎和以前有点不一样了。

中考的时候,她就发现易飞有点怪异,怪在哪,她也说不清。

就是觉得和以前有点不一样。

现在看他那摊在躺椅上的坐姿,那口气,那眼神,明显一副欠揍的模样。

她当然没打算真地揍他,就算他摆出一副欠揍的样子,她也不会揍他。

不为别的,因为她是易飞的师姐。

尽管这家伙总是叫她名字,他唯一叫自己师姐还是他拜师的那天。

“练气功?你是说谢奶奶练气功去了?”易飞坐起身问道。

“嗨,她本来不想去,更不会练,王奶奶非得拉她去看看,我奶奶才不信这个。”

谢楠对街上练气功的人嗤之以鼻,做为战斗英雄的师父都不会,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会气功,那才是笑话。

她觉得公园里那些练气功的人,她能打倒一大片。

莫名其妙的一群人,摆一个莫名其妙的姿势,不是傻瓜是什么。

她也信有什么特异功能,反正她没有见过。

易飞皱着眉头,嘀咕一句,“练气功……”

不可否认,八九十年代最活跃的全民运动就是气功。

可以媲美二十多年后的广场舞。

广场舞大部分是老年人,这时候的气功涉及到青中老三代人。

说起来,还是气功更普及。

据前世后来统计,整个华夏练气功的人数达到6000万,也就是说几乎每二十个华夏人中就有一个练气功的。

易飞认为,这个数据统计并不准确,真正练过气功的人应该不止这个数。

练气功的人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市里,在城市里的比例更高。

农村包产到户快十年了,绝大部分的农民兄弟除了辛苦打理自己的耕地,也逐渐走出村子,开始探索在城里务工的道路。

临东市的大街上也时不时出现找活的民工身影。

气功,这种高大尚的活动在农村并不太热,农民更关心的是改善生活问题。

临东市市区人口三百万,按这个比例,练气功的起码二三十万人。

易飞眼前一亮,他要挣点快钱,就着落在这些人身上了。

前世的经验告诉他,只要你跟上得潮流,看得出商机,先知先觉就能赚大钱。

当初他只所以过的狼狈不堪,就是因为总是后知后觉,跟不上潮流,几次能赚大钱的机会他在几年后才知道。

二十年后,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更令他眼光缭乱,无所是从。

当然,先知先觉不容易,有多少人能预测未来?

现在的易飞,他能!

他不是预测,他是经历过,比预测靠谱得多。

易飞坐直身子,低声说:“谢楠,别去找零活了,能有什么零活,还不都是一些装卸的活?一天累死累活的能挣几个钱,我有一个挣钱的好门路。”

谢楠别的没有,倒是有一把子力气。

她所说的零活,无外乎到供销社找一些装卸工的活。

易飞跟她去过一次,两人把两百袋化肥从卡车下搬下来码在指定的区域,挣了十块钱。

少吗?不少了,这还是人家看他们小小年纪就出来挣钱,多给了两块钱。

如果不是那天他们实在找不到临时工,还不用他们呢。

易飞一看就没有成年,万一出点什么事,他们可不好交待。

谢楠从自行车上跳下来,把车支好。

她进屋和冯青山、毛毛打声招呼,拿个小板凳出来,找个阴凉处坐下。

“你有什么挣钱门路?”

尽管两人同班同学,但在谢楠眼中,这个还一脸稚气,比自己矮了半头的漂亮男孩就是个小屁孩。

他能有什么挣钱门路!

瞧不起装卸的活?以为装卸的活好找?溜达一天找不到活的时候占多数。

供销社更愿意找民工干活。

价格便宜,还不会了麻烦。

谢楠家就靠谢奶奶几十块钱退休工资和市府发的一点补助,生活状况不比易飞强到哪去。

至少易飞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

福利院就是有困难,也饿不着院里的孩子。

市府也不可能看着福利院的孩没饭吃。

易飞小声说:“能不能挣到钱就看你的了,我问你,有没有办法从老李那里把学校的油印机借来?”

老李名叫李长玉,是十七中后勤部的主任。

谢楠用拳头轻轻敲敲额头,有点为难。

“老李这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小气的很,油印机是他的宝贝,平时老师印个资料都不太愿意,从他手里借,恐怕有点难。”

易飞无奈地说:“所以我才找你啊,如果你都借不出来,别人就更没指望了。”

全校和老李最熟悉的学生就是谢楠了。

李长玉是退伍军人转业的,对她这个烈士的女儿自然照顾有加。

学校平时考试的试卷,除了他们年级的,印发的一些资料一般都是谢楠刻的。

她每刻16开的一页,给三毛钱。

这是校长和李长玉对她的照顾。

谢楠知道易飞是孤儿后,主动提出让他也刻一些,正是在油印室共同工作过很多次,两人才成为朋友的。

也正因为如此,易飞认识了她师父陈一凡,才拜了师,成了谢楠的师弟。

谢楠狐疑地看着他,“不是,你不是说你有挣钱的门路吗?怎么和油印机扯上了?”

借来油印机,怎么挣钱?

“我要印一些小册子来卖,肯定能挣钱,挣大钱!”

易飞在说“挣钱、挣大钱”的时候,加重了语气。

这时候,几千块钱毫无疑问是大钱。

谢楠不为所动,她杏目圆睁:“你不是想印那些手抄本来卖吧!你不想上学了,想去七里庄吗?”

七里庄是临东市拘留所。

这两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学校开始流行一些手写的小册子。

老师突袭很多次,总有漏网之鱼。

就在考试前不久,班主任突然让大家到外面集合,然后反锁教室在里面翻,还翻出好几本呢。

那次易飞的书包也被翻得乱七八糟。

谢楠不确定,易飞手里是不是也有那种手写的小册子。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