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1987年夏天开始
第4章 不同的梦想(旧版)

箬箬

都市 |  都市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三天的中考顺利结束。

易飞一直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看来这一世不会是前世的重演。

他将在十五岁,前世人生拐点的时候,重新开启自己的生活。

开启一段新的人生。

易飞感觉中考考的不错,象考前预计一样,考上市重点临东二中没有问题。

初中毕业是人生第一次重要抉择的时候。

小中专考不上,技校不想读,上高中考大学是他唯一的选择。

前世,他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出了意外。

易奶奶对他充满了期望,渴望福利院也能出一个大学生。

冯爷爷倒无所谓,他考不考上大学不重要,重要的是把针灸学好,别让易家绝学断了传承。

现在是时候考虑以后的生活了。

早饭时,毛毛悄悄和他说:“哥,你放心地玩一个暑假,然后好好上学去,冯爷爷一月给我开一百块钱的工资,足够我们生活了。”

她说这话的时候,声音压得很低。

让哥玩一个暑假这话,万万不能让冯爷爷听见。

毛毛知道,冯爷爷一定会逼着哥练习针灸,可是哥不想当医生,也不想学针灸。

就象她也不想闻那些药材一样。

毛毛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不惜余力地供哥读书,上大学。

她觉得自己是个无用的人,那就去支持哥成为有用的人。

易飞中考前,她偷偷跑到离青山诊所不远的关帝庙,在关爷爷泥像前跪了一个小时。

几年前,被砸碎了的关帝泥胎又被人重新铸起来。

她默默祷告,如果哥能顺利考上高中,考上大学,她愿意折寿十年,或者更多一些年也没有关系。

毛毛忘不了十多年来,无论何时何地,永远挡在她前面的哥哥瘦削的身影。

她更忘不了,在他们八岁的时候,因为她,哥放弃了重新有家的机会。

他们八岁那一年,从省城来的一对中年夫妇想领养易飞。

易飞提出的条件是,领养他必须同时也领养了毛毛。

那对夫妇没有领养女孩的打算,何况毛毛一脸病容,他们放弃了。

冯青山,青山诊所唯一的老中医。

已经七十岁的他尽管头发和胡子都已花白,但仍面色红润,神采奕奕。

鹤发童颜形容的就是他这样的人。

他医术高超,是临东市有名的神医!

冯青山是易遥儿童福利院院长易遥的师兄,他的医术正是学自于易遥的父亲易济堂第十七代传人易键彰老爷子。

易济堂早在三十年多年前,易键彰老爷子去世,易遥把大部分家产捐出去,在易家别院建立易遥儿童福利院后便不复存在。

传承了六百年的易济堂终于断了传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次年,冯青山辞去临东市中医院院长的职务,买下福利院对面的院子建立了一个小诊所。

他没有取名易济堂,而是取名青山诊所,既合他的名字,也合门口那条叫青山大道的大街。

最重要的是,他觉得只有五间门面房的小诊所不配叫易济堂。

冯青山也有一个梦想,就是有生之年重建易济堂。

可是他都七十了,连个正式徒弟都没有,别说重建易济堂,眼看着易家中医学就要断了传承。

他想收易飞为徒,可这小家伙明确表示他不想当医生,最后只勉强答应跟他学易家针灸学,还是易遥半哄半逼的结果。

易家绝学针灸学不能也断了传承。

年初,毛毛辍学后,冯青山便雇她在诊所抓药,一月一百块工资。

如果易飞不是重生者,拥有几十年生经历的话,也许就这样了。

一百块钱确实足够他们生活了,吃住又不花钱。

易奶奶也说过,只要他上学,福利院就会一直供他。

易飞也有一个梦想,就是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毕业后回来帮易奶奶把福利院撑下去。

福利院是奶奶的命根子。

现在不一样了,他怎么可能让一个才年满十五岁的少女供自己读书。

那也未免太寒碜了点。

易遥儿童福利院的孤儿一般到十六岁就会离开,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到外面谋生,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送到国家设立的福利院。

这也是两世,二贵他们都离开去深市的原因之一。

他们十六岁,到了离开的时候。

福利院资金周转并不宽裕,易飞不想易奶奶继续供他读书。

他过了年也十六岁,也该离开福利院了,他不想破了这个规矩。

易飞翻了个身,从敞开的大门看到冯青山坐在诊桌后面,认真地给病人把脉,毛毛仍趴在抓药的柜台上翻看那本不知看了多少遍的杂志。

冯青山除了偶尔会逼他学习针灸外,对他的生活基本上处于不管不问的状态。

他相信,易飞能打理好自己的生活。

干什么能挣些钱呢?易飞翻了个身,再次变成面朝上。

灼热的阳光从雨搭的缝隙中钻进来,刺得他眼睛生疼。

最好是挣些快钱,再过两个月开学后,他还是想认真学习的。

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想考上大学。

既然一切重来,那就有必要改变上一世的生活状况。

前世的易飞单身一人,周书文并不是每天都住他那里,她大部分时间和她儿子周小树住在海边的一幢别墅里。

他们两人的关系有点复杂,象恋人,象亲人,更象在孤独寂寞的晚上抱团取暖的过客。

易飞每天下班后喜欢躺在床上看小说,也看过许多重生、穿越文。

小说的主角一般都带有系统,金手指,这几天他也试了几次,连个屁都没有,在这个世界他就是个普通人。

和前世十五岁的时候相比,除了多些人生经历,没有差别。

他也意识到,也许那三十年的人生经历,就是最好的金手指。

他知道这个世界未来发展的趋势,更关键的是他知道未来几次发大财的机会。

总归能抓到一次机会,福利院就不会倒闭。

易飞搜索繁杂的记忆,1987年的时候,物质还比较匮乏,物流很慢。随便摆个摊也能挣一些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