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天下第一绝士
第一章 刘玄德三顾茅庐(求收藏)(旧版)

夏一站

军事 |  三国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微风轻拂,竹影摇曳。

一派清浅的秋声中,秋虫低吟浅唱,缭绕入耳,妙音不绝。

倦怠的庭花初眠,馥郁芬芳,淡淡袭人。

袅袅的秋雾已经渐起,清润而灵动,舒卷间,早已悄然弥漫一方庭院。

微风吹过处,阵阵秋菊花香,穿过玲珑的花厅,飞檐的凉亭,流水的小桥,让人闻之忘魂。

远远传来的缕缕琴声,一种琴韵令人回肠荡气,那琴声如诉,如澄然秋潭,皎然寒月,湱然山涛,幽然谷应。

此时有三人牵马行在这山间小道,而这三人,外型各异,其居中者身高七尺有余,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只是两只耳朵稍大,双臂也较常人稍长一些,此人手中牵马,腰间跨着宝剑,乍看起来,显得格外英武。

在其左边一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腰间亦挂宝剑,显得威风凛凛。

至于右边一人,则是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长着一张黑脸,而脸上那两只眼睛看起人来,显得不怒自威。

此三人不是别人,正是如今的平原相刘备,以及其结义兄弟关羽、张飞二人。

“二弟、三弟,快听这琴音,定是伯礼先生已经归返,我等当速速前去拜会才是。”这时刘备听得琴音,连忙开口,接着转身又对身旁关羽、张飞继续叮嘱:“记住,待会见了伯礼先生,万万不可失礼。”

关羽并未回话,张飞却是开口:“知道,知道,俺张翼德最是明礼,二哥你说是不是。”

“是,是,这全天下的道理,都在你的丈八蛇矛上。”这时关羽笑着应声。

虽然关羽语气看似敷衍,但三人闻后,俱是脸露笑容,显得格外兄弟情深。

至于刘备刚刚所言的伯礼先生,名叫陆言,是这青州平原当地人,只是年少时,曾远行北海,拜大儒郑玄为师,如今已行冠礼,其师郑玄为其取表字伯礼,乃是喻言礼明教之意。

而陆言于北海求学时,其师郑玄曾言:陆伯礼,国之大才,其人,必为国器。

因此,陆言之名,在这青州之地,名传甚广。

只是世人不知,这陆言乃是天外来客,本是一千多年后的历史研究生,只因突发意外,穿越到了这汉末乱世,如今在这乱世之中,他已生活了三载。

而刘备正是闻得陆言之名,先后拜访了陆言两次,而今日已是第三次。

三人将马匹拴在了林中,徒步朝着陆言的隐居之所奔去。

三人奔走片刻,眼前便出现一座茅庐,而那茅庐之外,有一青年正坐于席上,轻抚琴弦。

刘备见此,领着关羽、张飞急忙上前,近前一看,只见这弹琴之人身近八尺,面如冠玉,身披鹤氅,仪容秀丽,貌比宋玉,一眼望去,就知此人甚是不凡。

这时有阵阵山风吹来,将那弹琴之人的长发吹起,刘备看着眼前一派幽雅悠扬的大好风景,顿时觉得心旷神怡,让人留恋忘返。

刘备并未上前打扰,直至陆言琴声抚毕,才上前拱手行礼:“在下平原刘备,携两位兄弟关羽、张飞拜见伯礼先生。”

陆言只是看了三人一眼,从这三人异于常人的长相中,瞬间知晓来人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桃园兄弟。

“惭愧,三位将军两次前来,言都未曾如面,今日前来,言又未曾远迎,还请三位将军恕罪。”陆言赶紧起身,朝着刘备三人躬身一礼。

关羽、张飞未向对诸葛亮那般言语对待陆言,毕竟这第三次,陆言未像诸葛亮那般卧榻假酣,且礼仪做的十足。

而刘备则是上前,赶紧将陆言扶起:“今日若是不能见得先生,恐怕要待来年才能再与先生会面,如今天可怜见,终于让备能得见先生,备心足矣。”

“多谢将军如此待言,不过在这屋外说话多有不便,虽然寒舍简陋,但还请三位随言入书房一叙。”陆言说完,又朝着身旁的书童喊道:“陆成,快去烹茶。”

陆言可不像诸葛亮,将关羽、张飞遣于屋外,而是将这二人同样请入了屋内。

如今自己欲投刘备,须要让他们知晓,自己之才,好让这二人日后心服口服。

待几人进屋坐定后,书童已将香茗送上。

陆言与刘备三人同饮一口,便开口问道:“将军相访,当有要事,言愿闻将军其志。”

刘备缓缓放下茶杯,口中唉声一叹:“自董卓篡逆以来,奸贼四起,天下大乱,纲常沦丧,苍生蒙难,我每日凌晨眺望南天,心痛如绞;

备身为汉皇后裔,当为汉室扶乾坤于既倒,救黎民于水火;只可叹,备德薄智短,既不能挽大厦于将倾,又不能使百姓受安宁;备素闻伯礼先生身负大才,所以,我三顾茅庐,诚请先生教我良策。”

陆言沉思须弥,这才开口:“董卓之后,诸雄并起,现如今天下诸侯已尽分这大汉诸州,将军若想平定乱世,还先需寻一根基之所。”

刘备听得陆言此言,满脸苦笑:“先生也言,天下诸侯早已尽分大汉之地,备除了这平原一地,去哪寻根基之所。”

陆言拿起茶盏,饮了一口后,轻轻一笑:“将军的根基之所,已在眼前。”

“先生这是何意?”刘备听得陆言之语,脸带疑惑。

“将军之前说今日见不到言,只能来年再见,若是在下所料不错,将军该是要去往徐州,助那陶恭祖以抗曹操,不知言说的可对?”

“不错,”刘备说到此处,脸上还带着些许愤怒:“曹操于徐州多有屠城之举,那些亦是我大汉子民,备虽然兵马不过数千,但备必去徐州,要阻那曹操暴行,救得徐州百姓。”

陆言仔细观察刘备说话时表情,见得乃是真心实意,毕竟如今曹操八万兵马攻伐徐州,刘备手上不过区区几千人,去了徐州,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历史上若不是有吕布于兖州作乱,而是让曹操继续攻城,恐怕刘备这区区几千兵马,就会于徐州战场丧失殆尽。

陆言起身朝刘备躬身一礼:“将军高德,在下敬佩之至,言已为将军寻得根基之所,只等将军去取。”

“先生所言,乃是何地?”

“徐州。”

刘备听得此言,从席上站起:“此事万万不可,备去徐州,乃是为了大义,是去救徐州百姓,岂能对徐州有所图谋,先生此言,备不敢行之。”

虽然刘备很想寻得根基之所,对陆言所说的徐州,自然也是心热,只是心中始终迈不过仁义那关,不想背后算计陶谦。

见到刘备这番模样,陆言却是微微一笑:这几年徐州屡遭战祸,使得陶谦身心俱疲,再加上其年过花甲,早已病灶缠身,若是言料的不差,长则三载,短则一年,这陶谦当卒矣。”

“只是…”刘备脸上仍有犹豫,最终还是开口:“那陶恭祖即使卒逝,但尚有两子,备又如何能夺其父家业。”

“将军放心,陶谦二子,皆乃碌碌无为之辈,那陶谦亦是知晓,这徐州乃是四战之地,将徐州交于此二人,日后这徐州必失;

而将军领兵救援徐州,对徐州乃是大恩,陶谦为其子日后着想,其卒逝之前,定会将这徐州让于将军。”

虽然陆言之语,勿需算计陶谦,便可得到徐州,但刘备脸上依旧带着愁容,唉声一叹:“可是如今徐州尚有曹操八万大军攻伐,备领着兵马前去,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恐怕这徐州最终还将被这曹操所得。”

陆言见此,却是一笑,胸有成竹说道:“将军勿忧,要退曹军,此事易尔。”

(求收藏、求鲜花、求评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