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在昏君的路上越走越远
第三十二章 福王(旧版)

十三醉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崇祯二年,继续苟,不能君临天下,绝不出去浪。

一个冬天,低廉的煤价迅速占领了市场。

顺天府统计,因为寒冷而冻死的百姓大幅度减少,煤炭功不可没。

一边创收,一边又能改善百姓的生活,朱由检对未来充满信心。

红薯、土豆因为新的储存方式,逐渐被百姓接受,远在河南、山西的百姓都跑到京师求购籽种。

延绥镇也没有辜负朱由检的重托,在曹化淳带领下,第一年吃上了饱饭。

还将土豆栽培技术传播到甘肃、宁夏两座边镇,给朝廷节省了大量军费。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囤积了大量食盐。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天津卫,和各大盐商暗中斗了几场,效果并不理想,一样囤积了不少。

让盐场掌柜不解的是,明明有上好的精盐,却不准投放市场,也不知上面的用意何在!

“皇爷,从福建招募的造船工匠到了,现在天冷,该如何安排?”

“一共多少人?”

“工匠只有七十多人,连同家人三百二十七人。”

“让他们现在皇庄安顿下来,这段时间尽量搜集造船需要的木材,开春后立马动工。”

“老奴领旨。”

“怎么还不走?”

王承恩悄声道:“有人把福王告到了顺天府。”

“所谓何事?”

“好像是强抢民女,还弄出了人命。”

“朕这个皇叔,一点都不让人省心,让锦衣卫下去查查。”

王承恩还没有赶到锦衣卫,大明社论门前跪着一双中年夫妇,不停的磕头喊冤。

小太监们起初还准备将两人迎进来,一听事关福王,不敢擅自做主,赶忙去请老秀才。

“请他们进来,这么冷的天,跪在外面怎么熬的住。”

老秀才都发话了,太监们赶忙将两人请进屋子。

“求大老爷给民妇做主,请大老爷……”

“两位请起来说话,我们这里不是衙门,没那些规矩,给他们熬点姜汤驱驱寒。”

“多谢大老爷,民妇的女儿死的惨啊!”

“夫人起来说话,不知二位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民妇先告到了顺天府,围观百姓说那样没用,让我们来找大明社论,说这里能替百姓说话。”

“两位先安心在这里住下,我会尽快让人去洛阳调查,要真如两位所说,大明社论会一直连载,直到案子了结。”

安排好夫妻二人,老秀才起身去了皇庄,想探探当今圣上的底线。

聪明人办事,从来不会把自己陷进去。

来到皇庄,还不等他开口,朱由检已知道他来意。

“陛下圣明,学生确实为此事而来。”

“先生觉得此事有几分可信?”

“学生猜测,多半是府中下人所为。”

“那就是和福王没有关系了?”

“那倒不是,一个御下不严的罪名跑不了。”

朱由检陷入沉思。

惩治藩王并不是一时冲动,这些日子反复思量,要革除弊端,只能从软柿子下手,各路藩王就是不错的目标。

自从被朱棣消去兵权,各路藩王除了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已经没有了镇守一方的能力,还成了大明朝的一颗毒瘤。

经过二百多年繁衍,宗室人数几十万,都要靠国库供养,以大明朝如今的处境,哪里还供养的起。

与其等着被叛军一个个屠杀,还不如弄回京师养老,不但替天下百姓减去许多负担,还能充斥内帑,何乐而不为。

也不是朱由检心狠。

就拿福王来说,河南叛军四起,他也不舍得拿出一两银子募兵,最后全便宜了李自成。

被叛军抓住后,还被做成了福禄宴,下场何其惨烈。

要动一位藩王,并且还是自己的亲叔叔,其他人去了大概会敷衍了事!

可朕才说了要苟下去,难道要冒险去一趟洛阳?

朱由检犹豫了半天,他也想亲眼看看,福王究竟是不是和历史上传说的一样。

先去锦衣卫弄了个千户身份,顶着寒风,一队骑兵连夜出了京城。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