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行旅
第三章 弦歌知雅意(旧版)

钟潇

女生 |  都市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书房在二楼的西侧,距离我的房间只有几步远,可谓史上最短通勤路程。房间中央一架盘旋的楼梯通往楼上,四壁安放着顶天立地的书柜。进门左手边布置成了茶室,配以手书的四字横幅;右手边是工作区,显示器、扫描枪,两侧恍如隔世。朱朱姐带我进去的时候周南已经坐在电脑前办公了,这位海归的工科硕士正在大材小用地调试着新的图书管理系统。接下来的几天,当我跟这位新搭档渐渐熟悉起来的时候,王佳木正忙着向所有人交待,大到端午中秋的节礼,小到一蔬一饭,有的人被他追着说上好久,也有的只是寥寥几句。这天下午,终于轮到我和周南“高科技二人组”,他敲门进了书房,走到桌前,略一思考,对着我们说:“不要太劳累”,我们回了句“好”,又听他说道“你们也是”。

没想到前一句是我们自作多情了。更没想到的是,整个院子里最后被叮嘱的不是我们二人,而是坐在飘窗上读书的小婉。他几步过去,就着小婉的手看了看封面,然后问道“是什么书?”

“《波多里诺》,嗯,言情小说。”小婉一脸认真的回答。

“写什么的?”

“言情小说能写什么,无非是——‘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

“既然是久别离,还读它干什么。”他从小婉手里接过书直接合到几案上,“回房间睡一会,客人约了三点钟到,没人提醒你休息的时候,你自己要自觉。”

小婉边乖巧的点头边应了句“好”。

如果不是刚刚查完《波多里诺》的内容简介,在场的三个人都要被她糊弄过去了。当然,我和周南是真的不懂,至于王佳木,或许他和我们一样不懂所以相信了,也或许他什么都清楚可还是心甘情愿的相信了。

接近三点,先是几阵狂风呼啸而过,紧接着天色骤变,本是澄净的湛蓝色天空一眨眼变成了沙尘暴降临前的灰黄,没几分钟,天色便如“三太子南天门展皂雕旗,日月星宇宙乾坤间全不见”。楼上楼下传来“嘭嘭”的关窗声,我们开了灯向窗外看,窗户却像镜子一般映照着屋内的场景,完全看不到外面的情况。又过了一会,不知是雨滴还是冰雹乒乒乓乓地砸向玻璃,如果当时想起来架上台摄影机拍下“山雨欲来”的几分钟,绝对可以无缝衔接进史诗级的灾难大片。

在我们专注于这场狂风暴雨期间,王佳木带进来三四位客人进了书房,我的注意力完全被其中一个年轻的男孩子吸引了,倒不是我多么颜控,而是他确实长了一张让周围人黯然失色沦为背景的明星脸,加上个子很高,哪怕是在一两百人的人群里也足以迅速脱颖而出。几人落座后和王佳木轻声寒暄了几句,“明星脸”便和另外两个人轻车熟路的上楼找书,他举手投足之间温文尔雅,颇有几分儒者风范,兼有外貌加成,实在无法不让人心生好感。楼下只剩下一位看起来和林青歌年级相仿的女孩儿,目光如炬,一身衬衫式连衣裙简单合体,给人一种洞察世事的印象。

王佳木转身从架子上拿出了两包大红袍,按下开关开始烧水,小婉也从卧室起身来了书房。一进房门,她先叫了声“师姐”,然后问道:“还有谁来了?”

“其他人哪有师姐我这么惦记着你,大老远的跑过来。”

“你一个人过来的?”

“可不就是我一个人过来的。”

“你一个人,取了两包茶,要是照这么过,我的家底儿早就败光了。”一边说着,小婉一边从茶案上拿起茶叶扔回给王佳木。

“放下!”另一位佯装厉色道:“我就要一个人喝两包,你师姐大老远的从西北过来,你连口茶也不给喝,像话吗?”

“有刚送到的明前茶,我得想着孝敬师姐呀!”

这对师姐妹的关系看来十分亲近,小婉叫我和周南过去,给我们介绍:“沈晴沈师姐,金城大学文学院的老师,去年刚刚毕业,著作等身,好多学校抢着要。”

“我身高40公分是吧?还抢着要,抢着要我能去那鸟不拉屎的大西北?”

说话间,壶里的水开了。王佳木不知什么时候取来了六七个玻璃杯,一小只茶罐。小婉待水温稍降,亲自给我们泡茶。端的是狮峰龙井,一枪一旗,水入杯中,根根不倒,汤色浅淡,却沁人心脾,楼上的几个人听到谈话声纷纷下楼,一一跟小婉打了招呼。几句闲聊后,我知道了“明星脸”名叫“楚天阔”,不禁感慨上天总是将美好的事物集中在小部分人身上,好看的人连姓氏名字都不会拖后腿。

我们坐着品茶,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沈晴突然拿起茶罐,笑着打趣:“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话里话外是带着些调侃的,其实我的心底也一直有些疑问,沈晴的这句双关同时正好戳中了我的好奇心。

可惜两位当事人充耳不闻,谁也没有要承认或是要辩解的意思,其他人更是不敢接话。

“对了”,沈晴可能是想打破刚才尴尬的局面,继续说道:“今年国学院进了位青年教师,听说本科学的是……”后面的话还未出口,她突然顿了顿,口气全无刚才的揶揄之意,故作高深道:“听说以前搞的是经世致用的学问,谁想到一头扎进咱们这故纸堆里掉书袋。”

冷门专业圈子本就不大,人才引进的名额也不多,国学院的人当下心中了然,一个体量纤细的女孩儿问道:“是吕晓飞老师吗?”

师姐点了点头,“这位吕老师的履历可不一般,国内普通一本院校毕业,没有任何工作经历,结了婚生了孩子,前几年突然在波士顿拿到了博士学位,镀了层金。到现在我也没见过人家发的文章,也没有什么人才引进的名号,回来直接入职国学院,这才不到半年吧,副教授。”

在场的人一时失语,大家都觉得有哪里不对,但又说不出究竟是哪里不对。沈晴师姐透露出的秘闻的的确确将所有人的注意力从刚才的尴尬中转移出来,但一时无奈之下的急智,效果很难称得上显著,新一轮的沉默表明:毕竟将来都要在这一行里混饭吃的,讳莫如深总比夸夸其谈要安全得多。

良久,小婉突然眼神一转,“姓吕啊,虽说不是多罕见,可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碰到的,我记得京师大学文学院有位做比较文学的吕与叔先生,名气很大,算是当代极少数享有盛誉的一批学者了。”

沈晴接到:“两代中西学,一对父子兵。”

我忍不住忿忿问了一句:“那吕先生干嘛不直接把孩子安排到京师大学?”

沈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人主之子,骨肉之亲,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人家吕先生见过多少风浪,早就明白这种情况下父子同台,可成不了佳话。”

小婉继续说:“况且国学院现在乌烟瘴气的一团,他们副院长是位‘当代郭沫若’,除了写诗做学问比不上,人品方面丝毫不落下风。凭他那想人之所想的性情,都不用吕先生主动提起,早就把流程落实的明明白白。京师大学就是个筛子,个头够数的自己留下,不够数的国学院接着。留着的是人才,筛下去的可不就是人渣嘛。”

楚天阔脸色有几分异样,他是国学院土著,难免为自己母校的老师鸣不平:“林师姐对国学院的事情也清楚,是去旁听过我们学院的课,还是‘运筹微博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掐指一算算出来的?”

“有幸拜读过你们几位老师的著作,专业性没看出来,马列文论倒是用的出彩;我先前还以为现在人文学科里能称得上是绝学的不过梵文、音韵学几门而已,到了国学院老师的书里,甭管什么文论、美学、道教研究,个个都称自己做的是‘绝学’。看来国学院立志‘为往圣继绝学’,再过几年就要改名成’绝学院’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