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百货商店
第14章 万恶的八股文(旧版)

双皮奶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王也火了。

准确来说是姨妈巾火了...

三天的时间,百货商店的生意,出奇的好。

完全没有了刚开业的寡淡。

三日营收,足有十万文之多。

武植每日傍晚查银,累的头晕眼花。

王也看着系统面板上显示的进度条,如今已经是1级小贩(100/1000两银)。

这其中尤数姨妈巾,销售火爆。

四九城人口约有小60万,女性地位虽然不比男性,可作为流水的开销。

这姨妈巾的价格,王也在犹豫是不是在降低几分?

要知道有些穷苦人家的孩子,1钱的银子,对她们来说,可是1个月的粟米钱了。

“系统,你能计算出最佳价格下的销售率么?”

统计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最佳类比价。

什么意思呢。

就是指,某个物件的价格,在某个价位下,有最佳的销售。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雀巢咖啡。

在刚进入天朝的时候,销售奇差。

这主要可能因为天朝人的口味不比欧美,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一塌糊涂的价位设定。

导致雀巢咖啡的销售在1998年的时候,一度被麦斯威尔甩掉好几条街。

没有做好市场调研和广告营销,也是难逃其咎。

而王也现在要做的是,如何调整出最佳类比价,让价格下降,让销售上涨。

【宿主,当前四九城的人口,准确为66万7000人,女性占比约为38%,每年同比涨幅在10%左右,建议销售价格下降20文,如果开启周边城市的销售,可在下降20文】

下降20文啊?

1钱银子=100文。

“成,听你的。”

早间,武植起了个大早开门。

街道上有叫卖枣糕的早点。

明朝万历年间的人民生活,已经颇具风采。

艾窝窝,搽穰卷儿,松花饼,四喜,烧麦啥的,纷繁驳杂。

王也看的流口水。

一个买了一样,和武植在门口吃着。

武植一口一个搽穰卷儿,吃完,手随便在身上抿了抿,借着初晨的日头,仔细看起来。

却不料,王也上来,就把他手中的《论语》和《谷梁传》撕了个精光。

“师父!你...这是作甚!这可是圣贤书籍...学生爱护还来不及...”

王也施施然道。

“我是你师父不?”

“是...”

“那你听话不?”

武植不知道王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得应道:“是...可是...”

这《谷梁传》《礼记》《论语》等等,乃是科考出题范围内的读物。

就学生而言,就是他们的《圣经》,是吃那一口免除赋役的家伙事。

如今王也一把撕掉,武植自然委屈的很...

“会试想必还有十几天,这几日,你只看我给你出的题,其他的一律不得看,不得听,不得背!听见没有?”王也双手背后。

那样子,颇具几分师者的风范...

“啊?师父,您..这可是押题?”武植内心震惊。

押题由来已久。

古时候莘莘学子奔赴考试,总有押题的传统。

这押题的机构,明清最盛,俗称‘书院’。

而往往担任书院押题老师的,都是些有了名气的进士或者是举人。

他们对学生的科考尤为注重,除了熟读四书五经外,八股文的格律,对致,步骤等,更为苛刻。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

这种毫无营养,只是为了通过八股考试,科举中试的方式。

被明朝演绎出了一套完整的商业链...

简而言之就是,书院出资找名师,而名师拿钱办事,办什么事呢?押题。

除了押题,还负责教导学生。

有点类似,现在的高考补习班的意思。

而且...

这书院还分大中小班...

“系统,查一下,大明今年会试的内容。”

【好的,宿主稍等】

【查到了,会试题目如下】

王也看着脑海中一大串的破题,承题,直呼脑袋大。

这题目之刁钻,也是够凶残的了。

简直是丧心病狂。

拿笔一边抄心里一边把这祸害华夏千年的八股文给埋汰个透透。

这八股文最开始,只是一种写议论文章的推荐格式。

它本身是无有还坏之分的。

但是奇怪的是,到了后面,科举考试规定,必须采用这个格式,这就有点脑子有病了。

此举,也遭到了很多知识分子的反对。

以至于出题人的范围,全部都在四书五经的原文中。

而且,八股文要求学子用孔子、孟子的语气,乃至平仄对仗,从起股到束股,一气呵成。

这他吗就是变着法的坑学生啊。

最恐怖的是‘截搭题’。

举个例子。

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紧接着出题人,会在下一章节书写道‘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这本是杜甫的两句诗。

可你知道出题人怎么出么?

他会把第一句的后两个字,和第二句的前两字,出一个题,那么这个题目就是《死骨荣枯》...

你以为这样就完啦?

出题人会让你写出自己的理解...

来来来,你告诉我,怎么理解?

让人震惊的是,对于这种近乎于天书的题目,很多学生也硬是生掰硬凑给写出来了...

这何止是摧残啊...

王也越写越气,这群酸儒臭书生,简直是祸国殃民!

书写结束,递给武植。

“喏,从今天开始,给我死记硬背!背不会,磕巴一下,100个板子!”说完,气呼呼的退出大明了...

武植目瞪口呆的看着押题的题目。

感觉自己这些年白学了...

...

这几日销售疯狂,王也随即又进了几批货。

当他再次把100枚,种数稀罕的万历通宝递给伶姨的时候,伶姨简直疯了...

“王也,你告诉姨,你这...你这老古董是从哪弄的...怎么还越来越多了...”

“啊,没事,伶姨,我从家里翻箱倒柜找到的,可能我是祖上留下来的...”

伶姨尽管觉的这事蹊跷,可也没在多言。

王也只是吩咐伶姨,一周卖十个,一个月卖四十个。

若是一时间全部倾销在市场,恐怕这通宝的价格,会大幅度的贬值。

物以稀为贵嘛。

晚上,进货回来。

王也看着进度缓慢的开荒,大手一挥,用了100的信用值。

直接把本是荒芜的天地,开垦完毕。

【恭喜宿主,100亩田地如今已经是良田,可进行种植】

【鉴于宿主,勤勉有加,提前开启钓鱼功能】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