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传奇
第四章 民富国强(旧版)

一亩三分地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官方的换算一两银子等于一千文钱,一斤粗盐可以卖到五十文。五十文钱已经是赵家村随便一户人家半年的生活费了。

所以顾秋生打算把价格暂时定在三十文一斤上,产量上去的话,价格还会低。也就是说这个价格不会涨,只会降,直到把食盐变成供求相等的关系。

如果价格定得太低,会把其他盐商逼到杀人的,得不偿失。

第二天,三个精壮的赵家村村民背了大概十斤盐走去县城的路上。老族长的儿子赵芳,赵虎的父亲赵高,还有一个叫赵英杰的中年男子。由于长期背朝黄土面朝天,吃不饱,穿不暖,皮肤黝黑,外人一看就知道是庄稼汉。

“芳哥,你说老顾为什么才定三十文一斤的价格,这也太低了和白送有什么区别。”不只赵英杰心中有疑问,赵高也很想知道。

“其实刚开始我也是不同意的。后来听了老顾的话,我真是受益匪浅。当时老顾说:大梁的百姓都很穷,赚穷人的钱和喝他们的血吃他们的肉有什么区别。后来还说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个人富裕没什么意思,要让大梁的百姓共同富裕才是众乐乐。”赵芳回忆到。

“老顾是值得尊敬的人”赵英杰话很少,很精辟。

“我记得老顾说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读过书的人就是不一样,说的话都有道理。”赵芳低沉的声音像是在模仿顾秋生当时说这话的神情。

“英雄,你听懂了吗?”赵高问到。

“没听懂,但是很有哲理的样子”赵英杰说到。

“就这十来斤盐,还要搞什么限购,老顾到底是怎么想的。一下子卖完不是更好吗,我们可以尽快回去再生产一些。”赵高嘟囔着嘴。

赵家村位于定西城下辖齐县管辖,定西城位于长安城以西三百多里。长安城四周有四个城拱卫,分别是定西、定北、东都、南都,后面两个州城已经属于关中平原以内。

定西城以西两百多里是兰州城,这里位于梁国边境。由于常年受蛮族劫掠,兰州城人口稀少,经济瘫痪,走在街上见到最多的人就是梁军。

兰州逃难来的商人,士人,一些地主全都挤进定西城。使得定西这座靠近边疆的州城比起定北城又好一些。

今天是集市,街道上卖的,买的,看的,显得络绎不绝。赵芳等三人寻了一个空位,摆在地上,打开袋口,就开始吆喝: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走过南闯过北的,游过山玩过水的。新产品刚刚到,全国各地只有这知道。要看质量行不行,当场实验做证明。真金不怕火炼,好盐不怕当面检验。赵家村出产极品精盐,只要三十文一斤,每人限购一斤。

这样的广告标语在后世听到到耳朵起茧,在这里却是新鲜玩意儿。赵芳面前很快围了一群人,大家对那袋洁白到没有瑕疵的颗粒指指点点。口口相传之后才知道这是盐,精盐,然后震惊了,才卖三十文一斤。

赵芳见人群围得差不多了,才停止吆喝。取出一个竹勺从袋子里舀出来一点盐,拿在手上给大家看清楚。“先尝后买,不咸不要钱”

赵高准备了十几张荷叶,赵英杰身边放着一杆秤(梁国专用)。

突然出现这么高级的东西,场面顿时有点安静,一下子又变得吵吵闹闹。不和谐的声音当然在质疑这些食盐是不是真的,会不会有毒。

总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个中年模样,一身下人服装的男子大胆站出来。先是用手指捻了一点食盐放进嘴里,然后闭着眼睛静静品尝。猛然睁大了双眼,说了一句犯众怒的话:“我全要了!”

还没等围观群众反对,赵芳已经开口到:“这位大兄弟,我们只能卖给您一斤”,围观群众顿时松了一口气

中年男子看着赵芳坚定的眼神,一句话不说,甩出一袋铜钱。赵高拿起一张荷叶,笨拙的装着盐,麻藤一绑递给赵英杰。

赵英杰过称,秤头很高,“多的算是荷叶和麻藤的重量,大兄弟您拿好。”

这时候赵高也数够了三十枚铜钱,把钱袋递给中年男子,“兄弟给多了一枚,我已经放在钱袋里了,您拿好。”

吃称头这种事古来有之,但是看到卖盐的三个人所做的一切,群众很相信他们没有被骗。

中年男子艰难的挤出人群,匆匆离去。

低于市场价格的精盐很快被抢购一空,装食盐的袋子都被翻过来抖了几次。三百枚铜钱,三个人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赵高背在身上感觉浑身充满力量。

“芳哥,你吆喝那几句挺有意思的”赵英杰说到。

“老顾教的,快点回去吧。高子,你累了就让我背一下”赵芳伸手想拿下赵高背上的铜钱。

“不累,我还有力气”赵高喘着粗气。

赵英杰很无语的看着,提着小称绕过两人,自己往前走。

再来说挤出人群的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齐县县令刘源的管家郑钱。桌面上摆着那荷叶包着的精盐,刘县令瞪红了双眼,手指也舔到发痛。郑钱躬身站在旁边,满脸唾沫星子也没敢擦。以为会有点奖励,谁知道被自家大人大骂一顿,按照刘县令的意思,一个人只能买一斤,叫上府里的下人过去,十斤都把它买完啊。

郑管家当时没想那么多,只是来邀功而已,现在想想真是悔不当初啊。

“卖盐的是什么人”刘县令问。

“好像是赵家村”

“立刻派人去查探,不要有任何动作,回来告诉我确切的消息”刘县令说到。

“是”

当刘县令在屋里思考下一步的时候,赵芳三人回到了赵家村,这一次可以说是满载而归。老族长带领几个比较有名望族中长辈亲自迎接,就在老族长家的小院子里摆上了一桌酒菜。赵高把一袋东西往地上一放,嘭!哗哗哗的声音发出来,众人就知道这是钱,一麻袋的铜钱视觉效果很好,很有冲击力。

还是赵芳首先汇报情况:“好卖!………”

赵高在旁边大口喝着开水,先顺顺气,赵英杰见赵芳说不出什么话来,立即打断到:“我们刚去,拿出来一点点,有个人尝了一下就说要全部买完。我们没答应,按照老顾的意思,每人限购一斤。不到半个时辰,那袋子盐全部卖完。当时那个情况啊,我们已经叫大家排队了,但是队伍太长,后面的怕买不到就出高价抢购。我们守住了战线,坚持卖三十文一斤。其实我是想问,我们为什么不卖贵一点,这样赚得更多。”

“对!我也同意卖贵一点”赵高顺完气,手里撕扯着一只野兔腿。

大家都沉默了,村子里肯定想多赚钱,看着顾秋生都不说话。顾秋生也知道出的这个主意让大家一时难以适应。大家都是成年人,有自己思考的能力,把话摊开了说,有问题有意见可以当面说。藏着掖着,故作计谋高深的样子,很容易产生矛盾,产生猜忌。组织了一下语言说到:“大梁现在缺盐少盐,很多老百姓吃不上盐。甚至一些经历过灾区的百姓吃不饱饭。可以说现在大梁是内忧外患,国内灾祸不断,国外又受蛮族侵扰。按照目前的价格,我们卖盐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并且所得的银钱大多用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个价格维持不了多久,到时候我们还得降低,二十文,十文,五文。让大梁的百姓都能吃得上盐,吃好盐,有一句话大家记住:民富国强!”

呃….老族长以前听到的是国富民强,这怎么反过来了?出于对老顾的信任,没有反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