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传奇
第三章 开了挂的运气(旧版)

一亩三分地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古代的农村晚饭吃得比较早,顾秋生回到自己狗窝的时候天还没黑。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就想家,想女朋友,想玩电脑。自己是个孤儿,女朋友也是青梅竹马的孤儿,两人决定了长大了就结婚。时间的轨道一直是这么走的,就在他买好了戒指,准备等到合适的时间求婚。几个朋友邀约国庆长假去爬山,顾秋生迷了路,莫名其妙的就到了这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一件一件翻着背包里的东西,一把开了封的小刀,还是京哥在电影里的同款。头灯一个,挥手感应型的,还亮着,只是光线了太弱了。手电是某宝上买的,续航100小时,还不错,这么久了还有电。一顶帐篷还算经久耐用,那个老板确实没有骗人。一个酷酷的户外水壶,里面还装了一点山上的山泉水。估计时间太久,水也变质了。牙膏还有半盒,牙刷上的毛断了半截,毛巾用到脱线。一筒快要用完的卷筒纸,上面和下面两用型的。

指南针这种高科技早就失效了,顾秋生随手扔掉,说不定可以提醒搜索队快点找到自己。一块普通的机械手表,指针还在走着,时间对不上啊。太阳都快落山了,手表上显示十二点。感冒药,消炎药,创可贴各买了两大盒都还没用到。

从背包底部掏出一个心型的盒子,里面放着一枚闪闪发光的钻戒,这是自己唯一的思念了。

那台号称国产第一的某为手机,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见了,可惜了里面满满的回忆。

穷,很穷,早知道就应该带上所有黑科技。狙击枪啊,自动步枪啊,用不完的子弹。到时候带领百万大军称霸全世界。

别人还用弓箭的时候,老子一梭子弹过去,让他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别人还在拿梯子攻城的时候,老子在千米之外,一粒花生米一个人头,打得你们愿意投降。别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时候,老子抱着脚丫子在玩王者农药,杀人杀到爽翻天。

哈喇子流了半斤,想法很美好,现实太残酷。别人穿越不是皇帝就是纨绔大少,自己也穿越,变成一穷二白的普通人。

到提着背包用力的抖了抖,掉下来一小半截红薯,仔细一看还长出一点小嫩芽。发财了发财了,果然是百宝袋(顾秋生对背包的临时称呼)啊。

再抖,没有东西掉出来。是不是需要意念,那我幻想着掉下来一台笔记本电脑吧,抖抖抖,毛都没有一根。是不是这东西太高级了,百宝袋里没有。那就来一本百科全书吧,里面记载所有黑科技,抖到手累了还是什么都没有。

顾秋生不信邪的把背包从里到外反过来,什么他玛的百宝袋,就一个加厚的帆布包。把背包扔到一边,现在不想看见它。

地上那摊原本清澈的哈喇子上多了一个小东西,一个黄色的小东西。顾秋生凑近了一看,又发了,居然是一颗玉米粒。看着那颗饱满的玉米粒,仿佛一大片玉米地在向自己招手。拇指和食指小心翼翼的从哈喇子里拿出那片玉米地,早知道就不应该把玉米全部烤完。留下一根,实现一大片玉米地的梦想至少缩短九成的时间,亏大了。

那小截红薯已经发芽了可以马上栽种,现在已经是入秋的季节,不知道红薯能不能生,玉米好像不是这个时候栽种的吧,只能把它留着。

天还没黑,找了个破了底的瓦罐,腐叶和黑泥混合放进瓦罐里,红薯也放进去。祈祷着老天不要赶尽杀绝,给条活路吧。

天黑了,该睡觉了。

古代的人们起得也太早了,天刚亮,顾秋生朦胧间听到了有人说话的声音。把头蒙起来继续睡,昨晚睡得太早,一晚上辗转难眠,到了早上就不想起床。

迷迷糊糊中被几个人拉到一个地方,打着哈欠,只听到好多‘苍蝇’在耳边嗡嗡乱叫。不管别人问什么,就嗯一声表示回答。

顾秋生不知道站了多久,又被拉回到家里那张睡了几天的硬板床。

老族长当着所有村民的面宣布制作精盐的时候,全村都沸腾了。老族长把利益划分出来,全村人真想把顾秋生供起来,再生父母也不过如此。

按照顾秋生的方案分配任务,老村长很快组织好人手。人太多了,主要是妇女,老村长只能安排多余的妇女收割剩下的小麦。

顾秋生一觉睡到午饭时间,起床,洗漱,出去蹭饭。突然望了这个时代的人基本不吃午餐的,一天只吃两餐。而且村里太安静了,一个小伙伴都不见,只好饿着肚子往村外走去。麦田里几个农妇在割着麦子,看到顾秋生走来,连忙停下手里的活计,说到:“多谢顾先生大恩!”

一句话就让人和人之间产生了距离,顾秋生的思想里人人平等。自己不要高高在上,高处不胜寒会没有朋友的。

这个妇女是一个小孩叫赵虎的母亲,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曾经见过两面。赵虎的母亲姓孙,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膀大腰圆,腿脚有力。赵虎应该是遗传了母亲的基因,一个不到十岁的男孩子,天生神力,百来斤的巨石随便举。小赵从懂事起就有一个梦想,做大梁国的骠骑大将军,有伟大的梦想还算是好事。

顾秋生曾经不只一次打击小赵,有勇无谋是做不了大将军的,小赵怒砸百斤巨石表示抗议。

“孙大姐还是叫我老顾吧,听着舒服。他们都去哪里了”

“那好,我也觉得叫老顾更亲切一点。一大早老族长就带上大伙去山里采矿盐了,要不了那么多人手,每家都出男人,村里的妇女就在田里干这些轻松些的活。”孙大姐的嗓门很大。

顾秋生听明白了,本来昨天的计划是收完麦子再开采矿盐的,看来老村长是等不及了。还是不放心一帮庄稼汉子,决定还是去看看。

时隔几天,顾秋生再次回到了曾经短暂居住过的地方,一片热闹的景象。开矿的直接用锤子砸,一部分碾碎了放到水里溶解。水源地就在附近,取水非常方便。溶解了以后用木炭过滤,反复几次。直接把盐水放到大锅里煮,水蒸发干了,剩下一层白白的结晶体。

老族长站在旁边指挥着,一顶草帽根本挡不住毒辣的太阳。一转身正好看到悠然走过来的顾秋生。

赶紧上前几步,拽住顾秋生的胳膊,往大锅边上扯,“老顾你看,这是我们煮出来的第一锅盐。”

顾秋生凑近一看,外表还像那么回事,捻了一点放进嘴里。嗯,味道不错,比不上后世的加碘食盐,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精盐中的精盐了,卖个好价钱肯定没问题。

“就照这种标准大批生产吧,埋头苦干。等到大家抬起头的时候,发现碗里不再是野菜和参了麦壳的稀粥,而是大鱼大肉。”顾秋生说着勉励的话语,就像领导视察工作。

村民发了狠的抡铁锤,敲打下去有点地震山摇的感觉。大火烧得越来越旺,大锅心里苦啊,这是要把我融化的节奏。

顾秋生刚才了解了一下,大家都没见过精盐只是听说而已。而市面上卖的都是粗盐,海水经过日晒而成的结晶,大粒的,含有特别多的杂质。人长久吃的话会得各种各样的疾病,古代的人短命也有这个原因。

目前市场上的粗盐大多数被盐商垄断,价格在一两银子一斗盐左右,一斗大概是二十斤盐。由于连年征战,又纳贡赔款,大梁的银子流通量非常低,所以铜钱是市场上流通最广泛的货币。一些偏远的地方还是以物易物形式存在,就连朝廷的赏赐里也用锦缎或者布料。黑市上,一两银子换成铜钱,可以得到一千七百多文铜钱,一个铜钱是一文钱。

食盐是个暴力行业,顾秋生现在想的不是赚大钱,而是让贫苦的人们都能吃上盐,这个思想觉悟有点高。低于市场价格出售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到时候可能会连累赵家村所有人的性命。

顾秋生居然没有考虑自己的身家性命。原因只有一个,一个过来人,怎么也有点主角光环吧。即使生死,说不定还能回到那个日思夜想人地方。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