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劣质系统
第7章 徐晃、蔡琰(旧版)

白色遮羞布

军事 |  三国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徐晃,字公明,河东人士。初从杨奉,后降曹操,五子良将之一。

张鲁闻得其名,立从结交之心转变成招揽。大喜道:“可是河东徐公明否?”

“正是。兄台识得我?”徐晃诧异。

“虽不识,却久闻其名。举众皆言河东徐晃,武艺超群,战阵无双。”张鲁夸道。

“兄台谬赞了。”徐晃拱手道:“还未请教?”

“鄙人汉中张鲁。”

“汉中太守张鲁?”徐晃顿时热情减半。

张鲁见他模样,自知其故,还是因为自己名声太坏,在外顶着‘米贼’称号,出了汉中就不大被人待见,于是打着哈哈道:“徐兄可是因‘米贼’之说?”

徐晃端起酒喝了一口,不置可否。

张鲁继续道:“徐兄有所不知。原本五斗米教毫无基本(根据地),入教所交粮米无非也是新米养旧人罢了。自我入汉中以来,关中流民更是多有逃难而往者,而我却妥善安置,食宿分文不取。徐兄可知这其中耗费几何?”

见徐晃若有所思,张鲁继续道:“不过还好汉中富庶,这几年来兢兢业业,如今已逐步取消五斗米入教之定例。”

“当真?”徐晃不敢信道:“若是如此,粮从何来?”

“我欲将汉中子民以五百为单位,归为一屯。由政府提供农具、种子,收成官八民二。”

“屯田之法早已有之,并不新鲜。且百姓所得太少,必然哗变!”徐晃嗤之以鼻。

张鲁笑笑道:“现如今亩产不过三四百斤,若官府所提供种子能亩产千斤,且四季皆可种植呢?”

徐晃长大嘴巴,不敢相信。

张鲁再道:“若是每屯之中设有食堂,百姓吃饭都不要钱呢?”

徐晃嘴巴已经大得可以放下鸡蛋,半响才道:“真能如此?”

“如今已开始初步实施,待得两三年必能实现。”张鲁肯定道。

“若真能如大人所说,百姓可算是有福了!”徐晃抱手道:“徐晃一介莽夫,先前多有等罪。”

“无妨。”张鲁摆摆手,又叹气道:“两三年,只要两三年时间,我定能让之前所言不虚。”

“大人何故叹气?”

张鲁正是要引他来问,又叹一口气道:“我平生之愿便是让天下百姓食有所安,奈何益州刘璋常有来犯之心,如今又不得能人相助,城防难守,空谈救民!”

徐晃站起正色道:“徐晃不才,愿为大人牧守三年。”

徐晃这话还是很有意思的,虽然信你七分,却不全信。你若三年之内达不到所描绘的蓝图,到时候我要走,也不算叛主。

张鲁大喜,忽悠半天,就等你这句话。急忙站起扶着徐晃手道:“能得公明相助,吾事济亦!”

席罢酒散,徐晃约定三日之后再来相寻。

张鲁送走徐晃,自思:好吧,看来百姓这面旗帜还是好使,以后招揽人才还得用这招!不过吹牛半响,汉中那边除了给阎圃二十多口袋土豆种,好像还啥都还没开始干。

看来这方面事情得抓点紧了。

可伶的生存币啊,也不知顶不顶得住!

拿下蔡琰!拿下蔡琰便有大把的生存币!

~~~~~~~~~~~~~~~~~~~~~~~~~~~~~~~~~~~~~~~~~~~~~~~~~~~~~~~~~~~~~~~~~~~

次日,兴平二年第一天(195年)。

张鲁带着三两亲随,随着杨松找到蔡府。

敲开门,走出的是一位十四五岁的丫鬟。

小丫头扫了一圈众人,看到杨松赫然在列,娇怒道:“怎么又是你?不是跟你说了不见么!”

“姑娘,这次是我们大人亲来,还请再通禀一次。”杨松上前笑嘻嘻道。

“说了不见就是不见,皇帝老子来了也不见。”说着就要关门谢客。

小姑娘年龄不大,脾气倒是不小。张鲁上前抵着门,拿出一个信封递了过去:“还望姑娘将此信递给你家小姐,若还是不见,我等绝不再来。”

小丫头犹豫半响,最终还是接过张鲁书信送到书房,等待着自家小姐下逐客令,却不成想蔡琰命她将人带至大堂。

张鲁将众人留在庭院,独自一人进门来见蔡琰。

侍女叙上茶。

蔡琰道:“有劳太守大人挂念,两次来访,小女子不胜感激。”

话毕却久不见那胖子太守应话。向他看去,只见那人正傻傻盯着自己在看,居然发起呆来!不由低下头去,脸红道:“还请大人自重!”

这时张鲁也反应过来,用手擦了下嘴角,看到衣袖没湿,拱手道:“在下失礼了,还望小姐勿怪。”

张鲁的发呆完全是因为激动和被蔡琰的美貌所惊呆。

二八年华,俏脸淡妆,气质不凡,堪比仙子!

蔡琰不愿与这登徒子纠缠这个话题,转口道:“大人两次传信皆言我父托梦与你,难道真有此事?”

古人信鬼神,这与身份、才情无关,当时认知水平罢了。

张鲁知道又要开始编故事了,能不能忽悠住蔡琰却是没底。正色道:“确有其事。”

“父亲不托梦予我,却要托梦给你,是何道理?”

“可能是我五斗米教法力通玄,更得神仙青睐。”张鲁说起慌来眼都不眨一下。

“那父亲说了些什么?”蔡琰不置可否。

“中郎大人在梦里说今年三月开始,长安必然大乱,天子都将会被波及,平民更是难免。中郎痛哭流涕,恨不能以身报陛下。”

“父亲一生忠诚汉室,半身不得志。董卓强行征召,身不由己,却落的这般下场......”蔡琰想起父亲的死,垂泪道。

“蔡中郎为国为民,有情有义,可恨那王允逆施横行,不辨是非。”张鲁拉近关系同仇敌忾道。

“父亲还说了什么?”蔡琰止泪问道。

“中郎还说希望我将小姐接到汉中居住,以免受兵灾;另书房中古籍得来不易,望小姐能妥善保全。”张鲁瞄一眼蔡琰,见她还是不完全相信。心一横决定赌一把:“中郎为了让我取信与你,念了一首词于我,说你听后定然无疑。”

“何词?”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蔡琰听到前面几句,脸上先是一愣,紧跟着又一红。此词她却是知道的,这是早年她娘思念爹爹而作,也只有她和爹娘三人知晓,却不想爹爹居然告诉了他。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