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小卒
第二十二章:黑龙卷轴(旧版)

三叶法师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主上,他们走了。”

相国府中,阙楼朝阳阁上,郭开负手而立,轻声道,“下去吧。”

报信的心腹躬身离开,郭开扭头看了看对面的太尉府,又看了看北边的赵王宫,叹息道,“这些武夫,怎么就这么执拗,廉颇是,李牧也是,当初先王立我为相国,廉颇不允,我两次出手才迫使他彻底远离邯郸,可是李牧呢,现在王上对他信赖有加,朝堂民间都十分敬仰,我又该如何做,才能保住相国之位,保住这偌大的家业。

秦国使臣不安好心,本以为是离间他们君臣,现在看来却是让我感觉到李牧的威胁,不过他有些话说的对,现在赵国需要李牧,只有他才能抗衡秦军。

那我呢,我什么都不做吗?”

左右踱步,一个晃到日头西斜,才顿足坚定地说道,“飓风过境,百草伏维,如果李牧他不做到一手把握朝政,一手把握军政,我说什么王上都未必会信,他毕竟也渐渐长大了。”

又沉默片刻,他走下了阙楼。

第二日一早,郭开沐浴更衣,换上朝服,去参加朝会。

但是这一天,他在朝会上罕见地没有攻讦(jie)李牧,反而是以未能与秦国使臣达成共识,导致对方自行离去为由,请罪!

无论赵王迁怎么劝说,他仍然坚持,最后被罚处半年俸禄,并且放弃了很大一部分权力。

李牧是忠臣,而且能文能武,对郭开的退让很不解,却也没有深究,不是不想,而是没有时间和精力。

赵国的情况他再了解不过,郭开愿意退让,他也终于有机会辅佐赵王整顿朝政,编训精锐之师,应对秦国后续的攻伐,邯郸不比代郡,事情要复杂得多。

邯郸城向南,很快就出了赵国边境,重入秦国占区,顿弱一行的计划是穿过河间郡、渡过河水、再从东郡南下,直抵han国都城新郑。

不过就在这时,一道黑龙卷轴的到来,给这趟平常的行程增添了几丝波澜。

“先生,王上密诏所为何事,学生可有权限知晓。”车离本来正在照例学习,不曾想影密卫悄然送来一道卷轴,什么都没说就有离开了,他忍不住有些好奇。

顿弱握着玉轴黑锦龙纹卷轴,没有回答。

车离很知趣地离开了軺车,坐到一辆堆了半车竹简的辎重马车上,继续自己的学业。

进入秦国境内后,通过顿弱的关系,他又弄到了不少书卷,平日里也不再骑马,就坐在马车上看书,同时慢慢积累内力。

任何时候,掌握知识的人未必都是人上人,但人上人必定是掌握知识的,只是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不同,有一些人就总喜欢举些‘特例’来反驳读书、学习、实践等等的重要性。

而车离今天在读的书,很特别,它是韩非的书,《五蠹》,蠹(du)是指侵蚀器物的小虫子,这一篇最后总结了五种危害国家的人。

不得不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都是非常值得钦佩和敬仰的。

五蠹一篇寥寥四千六百余字,但是**论今,有理有据,从未读过《韩非子》的车离只是看过一遍就觉得这是一篇永远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失去意义的著作,它所表达的思想和境界非常高。

不过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五蠹某种意义上就是韩非最厌恶的五种人,第一种就是儒士,但他自己却是出身儒家;第二种是辩士,尤其是纵横家,不过卫庄却是他的好友;第三种是游侠,他却又一手组建了流沙,尽管动漫里强行解释了一波义侠和游侠的区别,但从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出,哪种侠他都不喜欢。

这些东西并不影响车离对韩非著作的赞赏,对他这个人也更加亲近,但是很可惜,这样的人没有生在秦国,反而是最弱的han国,而且又是宗室子弟。

“可惜了,韩非如此大才却被困在小小的死局里走不出去,秦王若是有他辅佐,想必大秦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车离放下竹简,有感而发地叹息道。

这时顿弱忽然掀起竹帘,对他招呼道,“车离,你入内来,我有事与你说。”

车离从感慨中回过神来,内力运转,轻巧地换了座驾,坐在顿弱的对面,“先生可是有什么吩咐?”

顿弱点点头,又摇摇头,停顿好一会儿,突然问道,“韩非的著作你很喜欢?”

车离挑眉,不明白顿弱问这个干什么,不过还是如实回答,“学生确实很认可韩非先生在书中的观点。”

“嗯,那你觉得王上喜欢吗?”

“应该是喜欢的,大秦以法治国,虽然不能尽善尽美,不过应该是韩非先生最理想的国度了。”

顿弱点头,“王上确实喜欢,当初读完《五蠹》和《孤愤》,王上即慨叹道‘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得恨矣’,出使之前,本官提出说服韩魏燕三国重臣为秦效力,王上便钦点此人。

但是没想到,王上竟然对他看重至此。”

车离听到这里就明白了,语气肯定道,“王上想让先生说服韩非先生入秦,而不是暗中效力,在王上眼中,他的价值远远在一个内应之上。”

顿弱略显诧异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少见地露出一丝无奈和嫉妒,对,就是嫉妒,“如果只是这样一道密令,何须用到黑龙卷轴。

和这轻轻的卷轴一起来的,还有一样东西。”

能和黑龙卷轴一起来的,还能有什么东西,不过真正参与到其中,还是能感觉到一种难以言明的震撼。

对兵法开始系统的学习后,车离对军队开拔背后的东西更加了解,也知道它的分量。

尽管史书里经常听到一句话,‘得先生一人,可胜十万雄师’,但真正拿出十万人去邀请一位贤能的,也只有这一回了。

顿弱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控制的颤音,“是虎符,调动邺地大营十万将士的虎符。

我们先行,十万大军随后,如果不能说动,就大军威逼,如果还不应允,那就先灭han国。”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