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大禹
第二十八章(旧版)

光之语

玄幻 |  东方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官制改革完成之后,大禹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起初是无法正常早朝,改朝议为宫议,天官大冢宰益,只能天天到禹的寝宫汇报工作,接受大禹的指示。其他的朝臣,有了凑议,也只能到大禹的寝宫凑报。如果需要征询相关朝臣的意见,大禹就临时招见,在他的寝宫商议。但是,时间长了,大禹在寝宫议事的能力也下降了,只能由天官大冢宰寝宫代政,大禹躺在床上听着,有了不同意见,就招手,让益近前听喻。最后,大禹连听政的心情都没有了,全身疼痛难忍,大禹就只好诏示天下,退位监政,由天下储君天官大冢宰益承继帝位,临朝执政。

益承继帝位,临朝执政之后,还要随时接受大禹的监政。这样一来,益想有一番作为,但处处受制于大禹,也难发挥作用,只能按部就般地开展工作。

启担任天下兵马司政之后,定名为夏官,接受天官大冢宰益的领导。益承继帝位后,启就接任天官之职,同时还要兼任夏官,对此,益很有意见。益求见大禹,向大禹提出,由姬氏部落大君接替启的夏官之职,负责天下兵马司政工作。大禹没有同意。大禹说:“我刚刚称病退位,天下尚未稳定,人心各异,更需要天下兵马司政稳定过渡,不宜操之过急,还是让启兼管兵马司政更有利于天下稳定,可以防止生变。”听了禹的说法,新帝益也不好反对,只能接受了禹的意见。

益承继帝位后,启很少向益汇报工作,只有益问询之后,启不好当着众臣的面反对益,只能不情愿地在朝议中回禀益的问话,回答的内容很简单,只是向益通报一声,根本就没有征求益的意见。每一次,益只能当着众朝臣的面,要求启朝议后细细凑来。启答应得很干脆,忘得也很干脆,根本没把益的要求当回事儿。

有一次,赢氏部落告发地官私自改变纳贡规定,要求赢氏超标准缴纳狐皮,而且还要清一色的白狐皮。赢氏部落缴纳的白狐皮少了一件,地官就追加赢氏部落纳粮千石。赢氏部落是益的亲族部落,就把这件事报告给了益,要求不要追加一千石粮食的纳贡。益接到赢氏部落大君的凑折,就把启找来,让启说服地官不要追加赢氏部落纳贡一千石粮食。启就答应了。过了一段时间,赢氏部落大君来朝觐见益,益询问此事,赢氏部落大君就如实告诉益,那追加的一千石粮食并没有减掉,赢氏部落如数上交给了地官。益听了这见事,觉得很没面子,对启和地官都不满意。朝议时候,益就当着朝臣的面,质问地官,为什么要超标准收取赢氏部落的纳贡。地官回答益说:“各部落纳贡的标准,已经不能适应当朝的需要了。朝庭的开支越来越大,需要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先帝禹和一部分老臣,体寒多病,向国库询要上好的毛皮御寒。因此,国库征贡时,就向各部落加征了狐皮。赢氏部落没有按加征规定上缴毛皮,因此追加了他们一千石粮食作为惩罚。所以,国库缴收各部落纳贡时,并没有减掉赢氏部落被追加的一千石粮食。”听了地官的回答,益没有说什么,他只是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这个事情过去后,益对启的意见更大了,只是碍着大禹,不能当着朝臣的面说什么。

退朝之后,益就把启召到宫中,质问启为什么没有按益的要求办,答应的事儿为什么不办?责备启不守君臣之道。启就回答益说:“纳贡的事在先,他知情在后。他去找地官的时候,地官已经开始缴贡了,大部分部落都缴纳了。唯有赢氏部落,依仗是益的亲族,没有把地官的规定放在眼里,没有按要求纳贡。如果不追罚赢氏部落,恐怕别的部落会效法赢氏,弄不好,就要天下大乱,无人纳贡。”

益说:“地官纳贡可以。但是,超标准纳贡必须报告,由朝议裁定,不能由地官自己做主,更不能不让天下大君知情。天下大君益都不知情,地官的眼里还有君主吗?还有君臣之道吗?还有王道教化吗?”启说:“地官超标准纳贡,也是奉先帝禹的要求办理的,也是为了天下老臣的需要办理的。地官超标准收缴贡品,只是多缴了几张皮子,并没有超越天官大冢宰的权限,我是有权力批准的,不必当朝裁定。至于没有让大王益知道。也是我的意思,不关地官的事儿。”益听了启的回答,也无话可说,不能追究地官的责任。如果益追究地官的责任,就要触犯先帝大禹的尊严,还要伤及老臣。再者,天官大冢宰有权力在一定范围内拟定纳贡标准,这是前朝的惯例,益也无话可说。只是,启没有按益的要求办,也不回禀益,令益很生气。益在接受大禹的监政传唤时,把启没有及时向益报告的事儿说了。大禹就说:“为官者,要名正言顺,职责清晰,谁的事儿谁办。凡是官员职责权力范围内事儿,就让他们办去。为君者要总揽全局,把握方向,防止天下生乱,黎民受苦,不宜事必躬亲。”听了大禹的话,益只能表示尊重。

经历了这件事儿之后,益的威望受到了影响。再加上启和他的亲信们四处传言,说益偏袒亲族,处事不公,违反帝君之道,益的影响力就开始日益下降了,就连他身边的三公,都开始刁难益。只要是益提出的意见,稍不合自己的心意三公们就反对,导致益对什么事儿都无法定下最后的决心,往往决策滞后。有一次,伊氏部落和姬氏部落闹了意见,都向益状告对方,要求益惩处对方。由于姬氏部落是自己的亲族,姬氏大君与益是发小,是死党,大家都知道,益害怕别人说三道四,就迟迟拿不出处理意见。益征求三公的意见,三公就说,事关大王的亲族,别人不好参与,还请大王自己定夺。结果,处理不及时,双方打了起来。为了这事儿,启还专门调用驻军平息了部族骚乱。结果导致,朝臣说益寡断无谋,部落说益不负帝王之责。在接受大禹的监政传唤时,益还受到了大禹的责备,弄得益更加地没面子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